王莺:给学生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人物名片】
王莺,1970年出生于杭州,西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曾担任杭州市天长小学语文教师、杭州市小营小学校长,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等。
父亲写给王莺的信
“你读了师范,从现在起,就要立志做一名光荣的合格的人民教师,作为自己毕生的理想。教师的职业是非常崇高的,人们经常称他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因为如此,所以对教师本身的要求也很高。因为教师在道德品格上要为人师表,在学识上我们常说的,如果要给学生一瓢水,自己需要有一桶水。说起教师这职业,你真的与她非常有缘。你爷爷早年就读东南大学教育系,当了一辈子的老师。陶行知是他的老师,为践行陶先生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给你大伯的名字取名为行知。现在你大伯也在浙江师范大学任教。我是医生,但这几年在从事医学教学工作,也算得上半个老师了。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认真听课,刻苦研读,当然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父字
90.1.28
这是1990年,王莺从杭州师范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父亲写给她的一封家书的节选。王莺说,自己与教育或许从爷爷那一辈开始就结缘了。那个时候中文系毕业的大专生都被分配到中学任教的,王莺在中学实习期间却有自己的想法,她觉得越小的孩子心灵越是容易塑造,她希望做那个可以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老师。当时,正好杭州市天长小学科研室在招聘教师,她报名参加,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
擦干眼泪 笑着做个孩子王
毕业时刚20岁出头的王莺,成为了天长小学5年纪的语文老师。那时候的王莺留着娃娃头,自己还像个孩子。课堂上,孩子都等着看她出洋相。让令王莺没想到的是,这个“洋相”来得这么快。第一天上课,孩子们闹闹哄哄,并不怕这个新老师,有些男生还用挑衅的眼神看着她。王莺一时之间有点紧张,没有任何教学的经验的王莺,为缓和自己紧张的心情,先给同学发资料。没想到,资料还没发完,就有男生故意拉长了声调起哄,“这是什么练习册啊?”接着全班由窃窃私语变成了哄堂大笑。王莺故作镇定,仔细一看,天呐,自己竟然把单元考试练习册发了下去。看着乱哄哄的教室、起哄的学生,王莺再也忍不住了,在第一堂课开始后的第十五分钟,她跑回办公室,大哭了一场。
刚参加工作时的王莺(第一排左数第三)
“我自认为自己在读书期间还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学生,我那受得了这样的语言和眼神。”王莺没有想过自己的职业生涯是这样的开场。
但擦干眼泪,她知道自己必须找到方法。于是,她不停翻阅资料,不断向身边的前辈请教,如何才能走近学生。多年以后,王莺听到一位来自新疆的年轻教师说的一句话:“走进一个人的心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就是打开你自己的心扉。”她突然发现原来年轻时候的自己就是这么做的。
王莺喜欢写日记,所思所感,字里行间镌刻下的是每一日的岁月。她想到了一个办法,当她第二节课走进教室时她对孩子们说,“我说一周内语文学习进步最快的孩子,你有一个特权,你可以随意的翻看我的日记。”
这招真的很灵,孩子们全部端端正正坐在了课堂上。之后的每一个周五,总会有一群嬉闹着的孩子把其中一个孩子推进王莺的办公室,翻开她的日记本。当这个孩子从办公室出去,孩子们赶紧围拢来,打听着老师究竟写了什么。
“我也用了一点小小的伎俩,我就把我前一天如何倾心地备课,希望孩子们能给我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可是我看到的却是一张张冷漠的脸,那种无奈,那种苦恼,我都流淌在我的日记当中。”
于是,每周看日记的孩子成了王莺的小喇叭,向其他同学传递着这个年轻老师的喜、怒、哀、乐,她的无奈和脆弱。很快,王莺发现课堂纪律越来越好,每当有人想调皮时,总有旁边的同学用胳膊肘捅捅他,“王老师,昨晚刚哭过”、“王老师也挺不容易的”、“王老师备课很辛苦的”。慢慢的,孩子们走近和理解了她,支持和爱护着她。
“我们说适当的示弱也是一种艺术,就是你一弱学生就强,他就想来关心你,帮助你。学生用日记和我做交流,他们觉得一个老师在他们面前都可以这么坦白,他们又有什么话不能和老师说呢?”
就这样,王莺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孩子们很快升入了六年级。当时的小升初,杭外是杭州最好的学校,而王莺的班里最后有7人被录取,刷新了整个天长小学的记录。
名师出高徒 九年磨一剑
王莺常说,自己是幸运的,到天长小学以后接手的第一个班起点就非常高。这个班原来的语文老师是著名特级教师杨明明,与她搭班的是数学特级教师杨威华,而班主任更是全国优秀班主任郭红。这一切都给了刚毕业的王莺无限压力,但也激发了她的斗志。除了压力,也有幸运,带王莺的师傅是著名特级教师,时任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的副会长张化万。
带出第一个班级的好成绩让王莺收获了自信。之后的日子她变得更加繁忙,领导对她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天长小学原本就是杭州市的窗口小学,时常会有各地的学校来参观学习,语文公开课的任务就落到了王莺的身上。
“就一周有时候会要上三次公开课。那是什么样的节奏?那时候星期六上午还上班,星期六下午开始备课。星期天备完了星期一上完,天哪,星期三又等着你,星期五又等着你。所以你还有什么时间去想别的事,你有时候说的梦话都是课堂的语言。有时候就把自己关在教室里,一会做学生,一会儿做老师,有时候真的没有时间钻研教材,我就哭丧着脸向校长去求饶,向师傅去求饶。”
总压之下必有勇夫。王莺不断总结经验,吸取经验,最终自己琢磨发明了一套方法——照搬经典。
1995年,浙江省的区县级教育局局长会在天长召开,要让王莺上一堂课,要充分展示天长的课改实验成果。王莺记得很清楚,她上的是《詹天佑》。
“我把全国各地特级教师有关詹天佑的那种经典的设计,都挪凑到我的课堂当中。天长的学生非常优秀,再加上那种经典的设计,所以当天课堂状况非常棒。 各地教育局长对我的课赞叹不已,我也非常开心。”
课后,王莺笑眯眯的走向自己的师傅张化万,心里想着求个表扬。但他没想到的是,张老师的脸拉得老长,他说:“王莺同志……”一听“同志”二字,王莺就知道大事不妙。果然,张老师严肃地问:“这堂课有多少东西是你自己的?你的独特设计在哪里?学生的这个问题你要怎么回应?你的口头禅是什么?……”接二连三十几个问题,让王莺一下子陷入深思。
王莺说,从那个时刻开始,她才从之前顺风顺水的工作状态中走了出来,才真正的开始学会来审视自己的工作和心态。
以这件事为起点,王莺学会了自我反思。王莺凭着爱琢磨,肯专研,很快,被区教研室盯上了,他们来找天长要人,希望王莺去做教研员。但校长不肯放,于是王莺在天长一干就是9年,从一个青年教师成长为了浙江省特级语文教师。
王莺在备课
热爱教研 全情投入培育青年教师
1999年,区教研室再一次向王莺发出邀请,希望她能去担任教研员,这一次她接受了邀请,投入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中。中间有4年,王莺被教育局选派到杭州小营小学任校长,但在她的个人要求下,她再次回到了杭州上城区教育学院,从事教研工作。
“过去的这十几年实际上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我一直做着我最喜欢做的事,每天可以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我们区里的老师校长们交流碰撞。我觉得每一次的这种交流都会让我们教育从业者共同成长。”
王莺说,这么多年的教研工作中,她最欣慰的是能将自己的所得所想分享给年轻的教师们,让更多热爱教育的年轻人能够少走弯路,给更多的孩子更好的教育。
【专家点评】
每个人或许都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恋,其中的快乐、幸福、甚至是痛苦,都会使生活变得五彩斑斓。既然爱,就要不顾一切,唯有付出,才有收获。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王莺正是用打开自己的心扉的方式走进了学生的心。她说一个好老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走近学生,如何才能走近学生,自然是全身心地去爱你的学生。她还说,教学教学,就像是和学生谈一场长长久久的“恋爱”,让彼此带着爱成长,还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呢?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实践中,她让教学走出了传统的“教”与“学”模式,成为一种双向的互动式的学习,不仅得到了学生的喜爱,自己也收获了满满的爱意。
一位真正优秀的老师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无限大的可能,只有老师明白了该怎么做,学生才能成长得更加快乐、更加健康。真心希望老师和学生都能在教学中感受到爱,一起收获,一起成长。
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俞红霞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城市之声 浙江省档案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