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请听档案说 > 声音 > 声音档案馆

声音档案馆——浙江记忆 | 【听抗战老兵说】马相生:“幸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来源:浙江省档案馆

  1928年,马相生出生在浙江嵊州一个贫苦的长工家庭。1945年初,日军在浙东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马相生亲眼目睹同村阿婆被残忍杀害,自家房屋被付之一炬。满腔怒火在他心中燃烧,当新四军路过嵊州时,年仅17岁的他毅然加入,成为了一名吹号兵。

  起床号、集合号、冲锋号、防空号…… 每一种号声都关乎生死,容不得半点差错。1945年6月,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新四军为打通沿海交通线、收复失地,对盘踞宁波的日军发起攻势。

年轻时期的马相生(来源:上城统战)

  某一天深夜,战士们借着月光与薄雾掩护,悄然逼近城门。当行至距城墙约300米处,日军岗哨惊觉,探照灯如白昼般亮起,枪声骤响。马相生趴在潮湿泥泞的战壕里,心跳如擂鼓,手心沁满冷汗,但他死死攥着军号,当连长一声令下冲锋,马相生猛地起身,激昂嘹亮的号声瞬间撕破寂静夜空。

  马相生原声档案:“晚上刚刚要冲锋,吹冲锋号,一发炮弹打过来,负伤了。就送到医院里去了,这里...这里...(都有弹片)。”

  号声如同一把利剑,划破敌军防线,也让他成为日军火力的“活靶子”。霎时间,密集子弹如雨点倾泻,一块弹片无情击中他肩膀,鲜血染红军装。他强撑着身体,将号嘴紧紧贴向唇边,用尽全身力气吹奏。队友们循着号声,端着刺刀、扛着炸药包奋勇向前。马相生在战壕里坚持吹奏,直至昏迷过去。当他苏醒时,宁波西门已插上新四军红旗,敌军防线被成功突破。

马相生手臂受伤的地方(来源:上城统战)

  不久后,马相生在山东泰安的战场上,得知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那一刻,他和战友们欢欣鼓舞。马相生原声档案:“当时宣布日本投降以后,大家当然是高兴的。”

  但很快,解放战争的枪声再次响起,他先后参加了孟良崮战役、苏北战役、莱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一场接一场的硬仗,马相生身边的战友牺牲无数,如今想到战友们,他仍抑制不住地哽咽流泪。马相生原声档案:“(解放战争的时候)我们一个连,一百六七十个人,只剩下...只剩下12个人!”

  解放战争胜利后,他又参加了抗美援朝,在零下40度的朝鲜战场,险些失去右脚。马相生原声档案:“经过三天三夜,到了佳木斯。(脚)烂了这么多,医生说马上要帮我锯掉,我不肯锯,我说你帮我锯掉,我怎么回部队去?他说你不锯,不锯一条腿保不牢,连一条命都保不牢。”最终,虽然腿脚保住了,但右脚失去了5个脚指头。

马相生缀满军功章的军装(来源:上城统战)

  历经战争的伤痛,马相生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他说很多战友已经长眠,而自己有幸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崛起。他要用自己亲历的历史,告诫年轻人。

  马相生原声档案:“幸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地上长出来的。是千千万万的烈士,流血牺牲换来的,千万不能忘初心,要牢记使命,这个任务,现在落在了你们身上!”

马相生走进社区讲述历史(来源:上城统战)

  而今,梧桐摇曳,军号无声。马相生一生的烽火足印,早已化作山河间最深刻的铭文。他诉说的,不仅是过往的血泪与荣光,更是一个民族不灭的精神火把,其光灼灼,恒久照亮吾辈征途。

编辑: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