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请听档案说 > 声音 > 声音档案馆

声音档案馆——浙江记忆 | 【听抗战老兵说】胡兆富:只要有我这条命在,就不能丢掉伤员

来源:浙江省档案馆

  “我决心,要么我自己牺牲了,我自己不死,我能爬都要把伤员救起来,只要有我这条命在,我不能丢掉伤员,打仗战争部队死不怕的,就怕受了伤丢掉了。”

胡兆富军装照(来源:常山县档案馆)

  这段珍贵的原声档案来自于老兵胡兆富。胡兆富,1926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1943年入伍。先后参加过抗日游击战、鲁南战役、开封战役、洛阳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这些历史课本中的著名战役,胡兆富全都参加过,并荣立特等功两次、一等功七次、二等功八次、三等功五次,荣获“三级战斗英雄”“三级人民英雄”等称号。

  胡兆富可谓命运多舛,15岁时父母双亡,靠给地主做长工度日。1941年,日军进村扫荡,乡亲们倒在血泊之中,死里逃生的胡兆富毅然踏上寻找游击队之路,于1943年加入泰宁抗日游击队,从此投身革命。初入队伍,因为有小学五年级文化,胡兆富还兼任卫生员。

胡兆富(左)和战友(来源:胡兆富本人)

  胡兆富原声档案:“那就是打游击,就破坏敌人的交通,就打击敌人,搞迫击战,挖铁路挖公路炸桥梁,把敌人的交通给破坏掉。”

  1944年,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胡兆富所在的泰宁抗日游击队更名为八路军鲁南军区警备旅。胡兆富因作战英勇、能力突出,被提拔为卫生班班长。抗日战争中,他所在的部队活跃在山东省内,成为抗日战争敌后战场中重要的一支队伍。

  胡兆富原声档案:“日本人都是机械化,我们是两手空空的,什么都没有。打游击,没有正式的地方,大部分都在夜里活动,每天都在山里。”

胡兆富的人民英雄奖章颁授证明书(来源:常山县档案馆)

  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他们在山里昼伏夜出,胡兆富也在战斗中口腔被子弹贯穿,留下终身伤痕。但正是无数如他这般战士的浴血奋战,迎来了1945年日本的无条件投降。然而和平未至,解放战争爆发。1947年—1948年,胡兆富随部队参与多场关键战役。在洛阳战役中,国民党守军工事坚固,突击队伤亡惨重,排长牺牲、班长重伤。危急时刻,身为医疗人员的胡兆富拿起冲锋枪,带领队伍冲锋,指挥炸掉两个大地堡,缴获武器,为胜利奠定基础,也因此荣获特等功。

  胡兆富原声档案:“发起攻击不能停的,一直向前冲的。有壕沟,在沟里往前冲的,迂回包围他们,拿他们的碉堡,我们在外面攻占,然后有爆破人员,我们炸药包给炸掉的。我们冲锋的时候都是张着嘴巴的,我这个耳朵是震聋的,打仗震聋的。”

胡兆富头顶凹陷处也是在战争中留下的伤痕(浙江城市之声记者拍摄)

  1958年,胡兆富转业到浙江一家地方医疗部门工作。自此,那段戎马倥偬的岁月也被他一并封存。上世纪60年代,胡兆富主动申请,到当时浙江血吸虫大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常山县,支援血吸虫病防疫和治疗。

  从1963年到岗,至1985年离休,胡兆富在衢州市常山县人民医院工作了整整22年,期间多次放弃当领导的机会。令人动容的是,他将半生军旅、26 次立功授奖的辉煌经历深藏心底,直至2019年7月,浙江省常山县在进行退役军人信息核对时,一份普通档案引发了不小轰动,这位离休医生竟是一位战功赫赫的战斗英雄。

胡兆富(右)在常山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房工作照(来源:常山县档案馆)

  如今,99岁高龄的胡兆富,面对荣誉依然淡然。胡兆富原声档案:“为人民能做点事情,我不要整个一官半职的,我不愿意做这个领导,共产党员应该为群众做点事情。”

胡兆富(右)与妻子姜振平合影(来源:常山县档案馆)

  这句朴实的话语,是胡兆富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深藏功名数十载,以淡泊名利的品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特别鸣谢常山县档案馆为本期内容提供珍贵档案)

编辑: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