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请听档案说 > 声音 > 兰台青年说

“诸暨一百”老字号档案里的“数字密码”

来源:诸暨市档案馆

 

讲解者:金芝娣

  您正在收听的是诸暨市档案馆编号ZJYB-2024的声波档案,今天我们要打开的,是几件会说话的百年商号信物。

上世纪70年代诸暨一百商店外景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诸暨一百商店销售部门内景图

  1978年:褪色票据上的指温

  您见过会讲故事的购物小票吗?在诸暨档案馆里,有一摞特殊档案——1978年"一百商店"的手写销售凭证。褪色的蓝墨水上工整标注着:永久牌自行车,调试三次方交付。这张泛黄纸片,藏着老诸暨人“放心在一百”的初代承诺。六七十年代耳熟能详的“没有到一百,就没有到诸暨”的佳话已悄然从我们流逝的岁月中消失了,而由此演变成的“质量兴店、诚信经营”经营理念、“放心在一百、满意在一百”的服务宗旨已深植于百姓心中。

上世纪80年代诸暨一百商店销售部门内景图片

上世纪80年代百货公司所属销售门店员工服务证及内部食堂饭票

  1984年:木算盘里的光阴

  1984年更名“第一百货商店”时的移交清单显示,创始团队留给新经理三件传家宝:缺了珠子的松木算盘、磕掉瓷的搪瓷杯、贴满补丁的服务意见簿。档案里还夹着字迹模糊的便签:算盘可以缺珠,良心不可缺斤两。这个磕掉瓷的茶杯可不简单,杯身“满意在一百”的红字经40年仍鲜亮如初。更动人的是杯底刻着“传三柜”。这是当年“传帮带”的传统,老师傅退休前要在工具上刻传承编号,现在传到第27任店长小陈手中。

上世纪90年代诸暨一百商店外景图片

2007年改制前的一百商店销售内景图

  2007年:合影背面的誓言

  这张泛黄合影摄于2007年老楼拆除前夜,17位老员工举着“永远的一百”横幅。照片背后的铅笔字仍在低语:今夜打烊后,张会计带着我们第38次盘点货架,李师傅摸了半小时老收银台,明天这里将变成现代化商场。2007年6月,诸暨一百积极响应诸暨市委市政府旧城改造重大决策,历经57年风风雨雨的诸暨地标性建筑“一百商店大楼”在此次旧城改造中消失在当地百姓的视线中。同年8月,在原“东湖菜场”基础上进行全面改造,以“品质生活、时尚享受”为经营理念的现代化百货商场——“诸暨第一百货”,于2008年年底正式亮相。

2008年12月新开业的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第一百货”外景图。

2008年12月新开业的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第一百货”内景图。

  2020年:账本里的春天

  这份盖着红指印的保供账本,记录着2020年2月的特殊时光。每天凌晨4点的采购清单详细到惊人:沈大姐糖尿病特需无糖饼干3包,城西隔离点婴儿奶粉品牌及段数……翻到末页有行小字:今日亏损1823.5元,但王大爷说能在封控期吃到鲜肉粽,值了。 当时配送员小赵的电动车仪表盘显示,他两个月跑了绕地球1/4圈的距离。

  如今,当您走进智能化的一百供应链中心,电子屏实时跳动的数据流,正与那张1951年票据上的算盘珠遥相共鸣;扫码支付的叮咚声里,依然回响着搪瓷杯与老柜台碰撞的清脆。从“一担挑子”到百家门店,变的是一百集团与时俱进的业态,不变的却是刻在骨子里的承诺。这,就是老字号最动人的“数字密码”。


编辑: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