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请听档案说 > 发布 > 新闻纵览

请听档案说:缙云县“缙档拾光”档案体验活动首批圆满举办

来源:缙云县档案局、缙云县档案馆

  为深化提升全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缙云县档案局、档案馆精心组织“缙档拾光”档案体验活动,着力打造“缙档拾光”宣教品牌,第一批体验活动于“6·9国际档案日”在县档案馆成功举办。活动依托县档案馆良好的硬件设施和齐全的功能区块,以“走进档案、了解档案、守护档案”为主线,特设知识讲座、展厅参观、实操体验三大板块,邀请了15家单位分管领导和档案员参与,通过沉浸式、互动性、分组别的项目设计,为参与者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档案文化盛宴。

  知识筑基:业务讲座科普档案

  活动伊始,参与者首先来到三楼多功能厅参加“缙档拾光”档案业务讲座,了解如何做好机关单位档案工作。讲座内容深入浅出,系统阐述档案工作职责、档案的门类和归档范围、档案整理、档案安全管理等基础知识。生动讲解之余,辅以精心制作的文书档案归档流程演示视频,“讲看结合”,使抽象的档案概念变得直观易懂,为后续的实操体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对话时空:展厅探秘见证历史

  讲座结束后,参与者移步二楼展厅。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依次参观了六大主题展区。历史档案区陈列的清朝《缙云县志》、花户细册、民国《育婴堂征信录》《右文馆志》等珍贵档案,无声诉说着缙云的历史故事;宗谱档案区丰富的宗谱,勾起了参与者对家族根脉的溯源兴趣;方志成果区展示了地方档案编研的丰硕成果,彰显档案服务社会的价值;档案业务区通过“实物+说明+图片”全景式呈现文书档案从组件到装盒的全流程;档案设备区则展示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迭代演变;老照片区泛黄的影像,定格了老城风貌、风土人情与历史瞬间……参观者驻足流连,感慨“档案是活着的历史”。

  多元探索:各类实操争先上阵

  在电子文件在线归档技能体验区,指导人员详细讲解了缙云县数字档案协同管理系统(1+10+N)的操作流程、电子文件的结构特点与归档要求。随后,档案员上机实际操作,从采集接收、数据著录到在线归档、质量检查,完整模拟了电子文件归档的全流程。“边学边做”的方式,让大家深刻感受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高效与规范。此次培训也为缙云县数字档案协同管理系统改造提升和馆室一体化工作提供了技能支撑。

  文书档案归档技能体验区是实践的重头戏。“看,这份文件属于‘永久’保管期限;那份文件正文、附件、收发文单要放在一起,保持文件的有机联系……”在这里,指导人员带着档案员体验文件筛选、分类排序、页码编制、编号著录、整理装订、填写目录、装盒上架等全链条环节。档案员指尖翻飞,勾针穿梭间,蜡线勒紧将散乱的文件逐渐变得规整。通过“一人一档”实战演练,掌握归档整理规范。活动将枯燥理论转化为生动实践,有效解决基层档案员“不会整、整不准”的痛点。

  活动还设置了丰富的其他门类档案技能体验。科技档案归档体验中,县档案馆新馆项目基建档案的呈现解读让档案员耳目一新,兴趣盎然地体验了图纸扫描和折叠等项目。在数码照片归档技能体验区,档案员学习了数码照片档案的归档范围、筛选标准、编目方法和存储要求并进行实操。档案抢救修复技能体验区让大家了解到破损档案修复的复杂程序与重大意义,极大地增强了档案保护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参与者无不感叹修复工作的“匠心”与“使命”。

  为追求更好的体验效果,活动采取“小班化、多批次、全覆盖”的形式,今年计划安排7个批次,后续90多家单位将分6个批次陆续开展。活动以“理论+实践”“观摩+操作”模式,通过对电子文件、文书、科技、照片等不同门类档案的归档体验,为参与者构建起系统的档案知识框架。创新的体验形式,有效激发了参与者了解档案、重视档案、支持档案事业的热情,为缙云培育“懂档案、会档案、爱档案”的专业人才队伍打下了良好基础。“缙档拾光”档案体验活动也必将提升缙云的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形成“全民共建、档案共享”的浓厚氛围,进而推动缙云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编辑: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