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档案馆展陈:临安乡村老门头展览

来源:临安档案馆

点击图片看展览

  吴越文脉,绵延千年,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潮起潮落,浸润了江浙一带的灵魂。

  坐落于浙西边陲的临安,西揽黄山云雾,东接天堂风韵,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积淀了深厚的吴越文明。这里的古镇古村、古树古道,乃至一砖一瓦、箪食瓢饮,都是吴越文化繁华盛景在当代的见证。

  游走在临安星罗棋布的村落,不经意间,一幢幢老屋会闯进你我的视线。尤其是那一座座老门头,或精致、或优雅,那似曾相识的雕件和门楣,都会让我们领略到吴越文明的辉煌和典雅。 

  饱经风霜的老门头,在蓝天的映衬下闲适而清晰,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缕缕温馨。凝视着老门头,那一个个年迈而又熟稔的身影,总让人泪眼朦胧。那里有父辈的守望,游子的梦想;那里凝结着聚散的美好与凄婉,那里是童年的摇篮。伴随着老门头的栉风沐雨,我们度过了童年与少年的懵懂岁月,也曾编织了许多充满绮丽的梦想。

  物换星移,光阴似箭。人们对老门头的思念,恰似青藤一样爬满心坎,那一抹眷顾的情怀,仿若水草一般在心湖里蔓延,日夜张扬。

  回望一座座老门头,它们,如同一座座博物馆,既是历史的凝固,也是未来的期望。细细品读,它们犹如动人的乐章,存储了那个时代最完整的密码。一句句吉祥的言语,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有良好家风的训示、有时代洪流的烙印……乡村艺人更是把传统文化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以其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指点江山,堪称民俗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

  “山花烂漫、风月无边、诗书门第、万象更新、河山壮丽、鹏程万里、钟灵毓秀、紫气东来、竹苞松茂、惟善德馨……”或赞建筑奇迹、或记山水美景、或显人文理想、或播治家格言……门额书法虽只言片语,望之却巍然大观,与古建筑的雕梁画栋自然地融为一体,相映成趣。着墨不多,却寄托了主人的信仰与坚守,承载着一个家族的辉煌岁月。

  漫步在临安乡村,身临一些颇具年代感的老门头,那独特而迷人的气质,似乎能够带领我们触摸到吴越文明的历史气息。正如荷兰建筑大师雷姆·库哈斯所说:“建筑,或许还是老的好。”

  漫步天目大地,驻足那些旧时光,探寻临安老门头的前世今生,就像一次一次猎奇,让我们越来越热爱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一帧帧美图,凝结着临安人的脉络骨血和百味人生,这就是烟尘俗世中的真实临安。或者,就是《临安乡村老门头》的缘起。

  让我们用另一种方式打开吴越临安的百年风景。

  总有一座老门头,惊艳了时光,惊艳了你!

  1、江桂祥民居,建于清代,距今200年历史。该古居座落于昌化古县城的南面、昌化镇东街的南门头。坐北朝南,建筑面积463.35平方米。横向座落,由三个天井院落组成。每个院落呈四合院式,分前后两进,屋顶均硬山造,七檩抬梁穿斗混合式。正立面砖雕门楼,门枕石上雕刻花卉图案,雕花保存完整,石雕镂刻有“绳其祖武”四字印痕,因年代久远,字迹已不清晰。

  古居原为商会,门前原是商业街,路面存有卵石铺成的梅花鹿图案。

  2、邵氏香火堂,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建筑面积394.39平方米,为木结构仿古建筑,前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屋顶硬山造。正立面檐柱下部均为石柱,上部为方木柱,雕刻有人物、狮子等。门头上有“博陵郡”字样,文字浑厚有力。每年农历初四,香火堂都要举行邵氏延续了300年的传统祭祀活动。建筑现为玉山村文化礼堂,属临安市级文物保护点。

  3、方家厅屋,建于清代,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建筑占地275平方米,坐东朝西,为二进屋。正立面,石库斜门,砖雕门楼。门楣上雕圆形麒麟。门框两侧墨底白描委角方形图案。门头上有文字“兰桂腾芳”四字,遒劲有力,再上面有文字“凤毛济美”,俊逸潇洒。厅屋布局规整,内部构件造型精致,整体保存较好,具有文物保护价值。

  4、郑齐来民居,建于晚清。建筑坐北朝南,砖石混合墙,木头门窗,有天井。墙上多处有图案花纹。门头上有“桂馥兰馨”字样,因年代久远,风吹雨淋,字迹已不太清晰。民居现已无人居住,稍有修缮。

  5、阮江民居,建于1906年,为当时户主阮江所建。房屋具有典型的微派风格,总体保存较好。正立面为砖石墙,门头有金鱼腾跃的图案,上面有文字“竹芭松茂”,文字上方绘有八卦图,整个门头饱满生动。窗户为拱形装饰,别具一格。据说,阮江是大户人家,家业兴旺。还说他家谷仓养有两条蛇,一次长工去舂米把蛇偷走了一条,此后这户人家便渐渐败落。民居现租给天目村委成村老年活动室和避灾安置点。

  6、徐丽萍民居,建于民国时期。民居年久失修,只留有门头一面墙,墙面涂层已剥蚀。门头可见,上面有“厚德载福”字样,文字雄健有力。

  7、杨川帅氏宗祠,建于清代,占地243平方米,坐北朝南,门外有两座石狮,正立面为砖石结构,门头上有精美墨绘,丰富生动,中间有文字“贻厥嘉猷”,苍劲有力。整体建筑保存较好,有一定文史价值,现被列为杭州市级文物保护点。

  8、朱民权民居,为清代建筑,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143平方米。四合院式,屋顶硬山造,面阔三间,进深两进。门厅明间为三间三檩,施垂花柱。青石构筑天井,厢房与座楼间设弄,山墙处辟门。座楼七檩穿斗结构,月梁、雀替雕刻狮子、雀鸟、花卉,格扇窗有蝙蝠及小花雕刻。正立面为石库门,门头上有文字“溢桂福兰”,笔力劲健。

  9、坎上15号民居,建于清末民初,101平方米,该民居坐东北朝西南。正立面呈双落翼式,三合院,正屋三开间,二层楼,五架梁穿斗式。中间为天井,青石构筑,左右两侧为厢房。建筑西南侧为主入口,石库门,门头上有文字“瑞霭吾庐”,因年代久远,字迹渐已模糊,上面有墨绘,细致精美。该屋整体格局较完整,至今仍有人居住。

  10、该房屋建于清代,已完全倒塌,现仅剩正大门一片残墙,门头清晰可见,上有各类石雕、砖雕图案,十分精美,具有较高的文史价值。但有部分图案遭人为破损。门头上有文字,但年代久远,砖灰剥蚀严重,字迹模糊不清。

  11、胡氏祖屋,建于清代,为合院式建筑,它保留着明代以前家祠和民居合建的历史特色。

  祖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75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四进,三天井四厢房。正立面,石库门,门头上有墨绘,精美细致,上有文字“永锡尔类”,雄浑有力。

  12、王氏宗祠,建于清代,距今300余年。宗祠坐东朝西,面积约350平方米,房子结构分堂前、中堂、后堂,三进两天井,徽派建筑。大门为八字墙,门头上方全是精美木雕。八字墙上写着“崇德承先,名后报功”八个字,体现了王氏家族的家风、族规。2015年进行了大修,现为临安区级文物保护点。

  13、戴氏祖屋,建于清代,坐东朝西,占地239平方米。四合院式,分前后两进,两天井,四厢房。正立面呈双落翼形,石库门,门头有砖雕,墨绘。雕刻精美细致,墨绘生动形象,上有“克绳祖武”字样,文字雄健有力。该民居布局规整,用材考究,具有文史价值。

  14、帅家祖屋,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占地113平方米。三合院式,面阔三间,两厢房,一天井,马头墙。正立面呈双落翼形,方石柱门框,斜开。门头上饰有砖雕墨绘,丰富生动。中间文字“南屏声翠”清晰可见,门头上有类似“八卦”的图形。民居布局规整,格扇窗雕刻梅兰竹菊四君子,具有清代地方民居的基本特征。

  15、虹桥251号民居,建于民国时期。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30平方米。三合院式,正屋进深一进,前设一天井,左右两厢房,天井用石板构筑,四周廊柱施牛腿,雕刻人物故事。立面外墙呈凹形,石库门,砖砌门楼,门额题有“和气发祥”字样,因年代久远,字迹已不清晰。

  16、乡愁记忆馆,建于清代,距今有近200年历史。整体建筑保存完好,翘角飞檐,具有明显的徽派建筑风格。正立面为砖石门,门头上有简单雕饰,上有文字“桂馥兰馨”,因年代久远,砖石剥蚀严重,文字已模糊。

  17、下峰民居,建于清代,坐西北朝东南,占地550平方米。四合院式,分前后两进,面阔五间,进深两进一天井,两厢房,楼屋。屋顶均硬山造。正立面,石库门,门头上有墨绘,精美细致,门头文字已不可见。牌科大门辟于右厢房山墙处,斜门,青石门框。下峰民居布局规整,保存较好,牛腿、花窗雕刻精美,在下峰村传统民居中具有代表性。

  18、胡氏宗祠,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上千平方米。正立面为石库门,大门两边有青色石鼓,深邃威严。门头上有雕刻,精美细致,中间有文字“胡氏宗祠”,苍劲有力。“鼎昇门”是附属于宗祠的牌坊。整体建筑2012修缮恢复。据说,200年前,河桥胡氏在这所老房子里开办了镇上最早的药店。店堂里写着“但愿世人无病,不怕药架蒙尘”等对联,所卖的中草药都是自行采购,并且 严格遵循“炮制务精、货真价实、老小无欺”的宗旨。当时12岁的胡雪岩跟着父亲来到河桥,既做客,又学做糕饼。后来胡雪岩成为红顶商人,在杭州开办了“胡庆余堂”,据说他的经营理念都与他小时候在胡氏宗祠耳濡目染有关。

  19、“逸庐”是河桥老街上的一幢民居,建于民国初年,是中西合璧型的小洋楼。楼房占地180平方米,坐北朝南。高三层,阔三间,矮围墙,小庭院,地铺黑白鹅卵石菊花图案,门前有水沟通过。门头比较有特色,呈拱形,门楣上原有文字“逸卢”,如今已不见。

  20、龚家汤黎明民居,建于清代晚期。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86平方米。二进院落式,面阔三间,分前后两进,二天井,四厢房,均硬山造。天井周围檐柱施牛腿,月梁牛腿雕刻丰富,有龙纹、人物故事、蝙蝠、花草等图案。正立面石库门,门头上最初字样已不清。民居布局规整,保存较好,具有一定文物保护价值。现为“龙马村文化礼堂”。

  21、新四军纪念馆,建于清代,原为新四军苏浙军区某部临时指挥所。该建筑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17平方米。门头上有瓦片屋檐,上面有雕刻,刻有人物、花草,人物栩栩如生,花草精美细致,具有观赏价值。1945年,新四军曾两次撤离到横岭村均在这幢建筑整休。建筑现为横岭村文化礼堂。

  22、走马楼建筑,建于1870 年。该民居坐北朝南,四合院式,分前后两进,屋顶硬山造,木石结构。正立面为石库门,门头上有“依仁游艺”字样,文字雄健有力,上面还有类似八卦图形。建筑保存相对完整,至今依旧作为住宅而具有实用价值。

  23、咸氏故居,建于清代,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196平方米。 三合院式,面阔三间,带两廊厢,中间一天井,屋顶硬山造。天井四周檐柱上施牛腿,雕刻人物故事、花卉等图案。正立面石库门,门前设五级台阶,门两侧有石狮一对。

  24、黄理潮民居,建于清朝,典型圆弓型石门,门头墙上刻有“铁门裡”三个大字,原门材质为铁门,在2018年修缮时改为木门。铁墙门里民居众多,最多的时候有7大户,人口70余人。

  25、章家民居,建于民国八年(1919),距今100余年。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49平方米。院落式,由前院和主房构成。主房四合院式,设天井,屋顶硬山造,三开间。正立面为石库门,门头上有墨绘,细致精美,有“礼门义路”字样,文字遒劲有力。民居布局规整,格扇门窗雕刻丰富,具有一定的文物保护价值。

  26、沈卯生民居,建于清代,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15平方米。三合院式,正屋面阔五间,硬山顶,封火马头墙。正屋和厢房的檐柱上都置牛腿,牛腿雕刻有仙鹤、孔雀、人物、花草等图案,内容丰富。四周用青石条围筑成长方形。正立面为砖石门,因年代久远,门头字迹已不可见。

  27、邵氏宗祠,建于清代,坐东朝西,占地面积426平方米。宗祠由前后两进组成,前进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屋顶硬山造;后进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硬山顶。正立面檐柱下部均为石柱,上部为方木柱,明次间檐柱施牛腿,雕刻有人物、狮等,梢间前砌八字墙,有较丰富的砖雕及石雕。由于邵氏的尊贵荣宠,唐昌邵氏家族盛极一时。如今每年农历正月初四,都要在邵氏宗祠举办邵氏娘娘的祭祀仪式。

  28、研里民居,建于清代,坐西朝东,占地面积291平方米。四合院式,中间为天井,天井四周用长条青石构筑,中间嵌小石花,图案精美。左右两侧为厢房。厢房用格扇装修,绦环板浮雕戏曲人物故事。屋顶硬山造,屋面为小青瓦,两坡顶,封火马头墙。正立面砖石门,因年代久远,门头字迹已不可见。民居格局保存完整,现列为临安区级文物保护点。

  29、章荣耀民居,建于清代,距今200余年。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四合院式,楼屋,两进,两厢房,一天井。屋顶均为硬山造,梁架七檩穿斗结构。梁架上雕刻花草图案,饰垂花柱。正立面为砖石门,门头上有精美墨绘,中间有文字“革命到底”,清晰可见,之前的文字已被刮去。

  30、株柳96号民居,建于民国,依街而建,坐西南朝东北,占地274平方米。合院式,前后两进,屋顶硬山造,二级马头墙,面阔五间。正立面拱形石门,门上有一冠形楣框,中间文字因年久剥蚀已不可见,楣框上有一圆窗。整个正立面装饰独特、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建筑特征。

  31、洲头199号民居,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79平方米。中西结合式四合院,楼屋,两进,两厢房,有天井,屋顶硬山造,封火墙,墙基用青石砌筑,墙体转角处有墨绘。正立面为石库门,中间有文字“桃李门墙”,字迹工整。次间开马蹄形窗,内嵌钢筋栏,上设西式窗楣。民居布局规整,建筑样式在当地民居中具有特色。现为临安区级文物保护点。

  32、刘家民居,建于清代,为走马楼式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01平方米。由庭院、前厅、后厅、 厢房、偏房构成庭院,砖砌围墙。天井方形,井沿条石铺筑,两侧厢房。建筑的门窗呈尖、弧形,西洋式。梁坊上均有精美雕刻。门头上呈拱形,有浮雕装饰,下面有“溪山小筑”字样,文字圆浑灵动。

  33、舒氏宗祠建于明代,有300余年历史。正立面为石库门,恢弘大气。门头有特色,上有浮雕,雕刻有人物、鸟兽,精美细致。宗祠还有一个雅致的名字“怡怡堂”,“怡怡”为兄弟和睦之意,每年重大节日在此举办祭祀活动。建筑保存完整,具有文史价值。

  34、夏士玉民居,建于明代,距今300余年。建筑坐西朝东,占地410平方米。合院式,前后两进,走马楼,屋顶硬山造,马头墙。正立面青石门,上面有文字“杭余临抗日联合中学旧址”,此民居曾办过“杭余临抗日联合中学”。民居布局规整,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牛腿、格扇窗雕刻精美,在临安境内传统民居建筑中具有代表性。

  35、郤寅南民居,建于清代,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270平方米。三合院式,面阔三间二弄,砖砌白灰墙,屋顶硬山造,一级马头墙。内设一天井,天井四周廊下施牛腿,雕刻人物故事、莲瓣、花卉图案。正立面为砖雕门楼,小青瓦,勾头滴水,中间浮雕“明德惟馨”四字,下墨绘八卦纹,两侧饰方形垂莲壁柱,壁柱两侧为象鼻砖雕。

  36、刘金富民居,建于清代,距今180余年。粉墙黛瓦,马头墙、镂空木窗棂,以及精心雕刻的梁柱,呈现出徽派建筑风格。正立面,砖石门,门头上有墨绘,精美细致,文字“德厚克昌”清晰可见。

  37、俞家二弄33号民居,建于民国,坐西南朝东北,占地面积320平方米。四合院式,中间为天井。天井青石铺就,四周廊柱施牛腿,镂雕松树、花草等图案。外墙正立面装饰采用中西结合式,正门上方为尖顶,橘红色底案,雕刻狮子戏球,双狮回望状。底层窗饰半圆形边框,亦为橘红底。檐下青砖叠置,墨绘小花图案。整体建筑风格独特,雕刻精美,原貌保存完好。

  38、顾兆枝民居,建于清代,民居坐北朝南,面积168平方米。四合院式,面阔三间,内设一天井。一楼窗户为格扇窗,雕刻蝙蝠、龙纹等图案。正立面为砖石门,门头上有墨绘,因年代久远,剥蚀严重,中间文字难以辨认。

  39、方忠伟民居,建于清代,坐北朝南。正立面为砖石门,门头上有墨绘,绘有梅、兰、竹、菊图案,细致精美;门左上角和右上角绘有一对飞鱼,生动有趣;中间有文字“瑞气盈庭”,字迹潇洒灵动。

  40、董氏宗祠,建于清代,正立面为木门,门头上有精美木刻,丰富生动。门两侧有“忠孝礼义”四个大字,突显了宗祠的宗旨。现为临安区文物保护点。

  41、骆雪根民居,建于清代,坐南朝北,占地390平方米。合院式,两进,四厢房,两天井,楼屋。屋顶硬山造,马头封火墙。青石构筑前天井,两侧厢房面阔各三间。天井周围牛腿雕刻人物故事、马、花卉等。正立面石库门,檐下砖雕墨绘。中间有一个大大的“公”字,苍健有力。立面左右两侧开圆窗。民居保存完整,雕刻丰富、精美,具有一定文物保护价值。

  42、周氏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堂号“惇德堂”。整个建筑坐东北朝西南,占地241平方米。建筑为砖木结构,保存完好,面阔五间,由前廊、前厅、天井、厢房和后厅组成,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作为周氏家族文化的载体,周氏宗祠代表着家族的威望和地位,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荣耀,诉说着家族的渊源和传统,是周氏家族敬宗睦族、正俗教化、推崇宗规的重要场所。

  43、姚发明民居,建于清代,坐北朝南,距今100多年。典型徽派建筑,翘角飞檐,一级马头墙。正立面砖石门,门头上有墨绘,绘有大小麒麟图案,还有山水花鸟,栩栩如生。

  44、龙岗镇龙井村文化礼堂,建于晚清,坐北朝南,周边环境优美,建有戏台。正立面砖石门,门头有砖雕。砖雕内容因年代久远,已渐模糊。2017年开始修缮。2018年修缮完工。现为村民文化活动主要场所。

  45、阮养民民居,建于清代,距今有150年历史。房子砖木结构,有阁楼、天井。正立面,石库门,门头上有浮雕,内容似“龙潜虎伏凤翥鸾翔”,雕刻栩栩如生。侧门亦有门头,雕花刻字,字迹因年代久远,已不清晰。现在户主阮养民仍在此居住。

  46、彭祖祠,建于清代,坐落在八百里景区休闲中心位置,坐北朝南,总面积420平方米。建筑面宽15米,进深28米,中间有天井。整个彭祖祠前后有彩绘48幅,其中月梁上有雕刻作品三幅, 还有数不清的牛腿上既有雕刻,又有彩绘,绘有人物、花卉、鱼虫、走兽、书简等等,形象传神、逼真。正立面为木门,木门上方有“彭祖祠”字样。

  47、俞德财民居,建于清代,距今100余年历史。正立面为砖石门,门头上有墨绘。所绘花草树木,精美细致;所绘人物,栩栩如生。门头上有文字“锡尔纯嘏”,因年代久远,渐已剥蚀。

  48、民族日报社纪念馆,建于清代,占地面积473平方米。纪念馆原为何家祠堂,面宽三间,前后两厅,东西短回廊,中为天井,马头墙、圆筒瓦,堂柱粗大,画栋雕梁,为江南祠宇风格。1988年,确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至2000年,对濒危的旧址建筑进行全面修缮。2004年9月,民族日报社纪念馆落成开放。

  49、曾家众屋,建于清代,坐北朝南,翘角飞檐,马头墙,呈现徽派建筑风格。室内木结构,雕花基本完好,六合院屋内中间有天井。正立面石库门,门头上有墨绘,绘有花草、人物,精美细致,中间文字已不可见。

  50、钱王铺村大会堂、茶厂旧址,建于1964 年。主建筑坐北朝南,由院子、2 栋房子组成。院子设围墙大门,东西2 栋房子前后墙相连,大小结构相同,均为悬山顶、三角形木桁架、9 檩,外墙隐出壁柱。东面一栋,正立面门头上墨书“钱王铺茶场”五字,上面有五角星浮雕。钱王铺村大会堂、茶厂旧址作为村庄内少有的历史建筑,是村庄文化、精神的载体,对于村内的文化传承具有重大意义,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编辑: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