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馆藏精品”图片展在义乌市档案馆正式开展。展览包含了18张精品馆藏图片,如明代崇祯年间地契、乾隆年间粮户执照、宣统年间师范学堂毕业文凭、民国中央银行钱币、民国时期《正义报》、1953年行商营业证等等。
宣统年间师范学堂毕业文凭
展厅中展示的宣统元年(1909年)带有慈禧懿旨的官立初级师范学堂文凭是迄今为止我馆馆藏的义乌教师队伍最早获得的师范文凭。这张文凭四开报纸大小,内容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内容是一篇慈禧太后的懿旨,通篇字体为红色。懿旨四周有金色双龙装饰,顶端有“上谕”二字。懿旨是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即公元1907年12月31日)内阁奉上谕颁布,上用慈禧尊号全称:“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全文共852个字,系手写石印。这段懿旨的大体内容为:国家兴贤育才,采取前代学制及东西各国成法创设各等学堂……懿旨中还要求“此旨即著管学各衙门暨大小各学堂一体恭录,一通悬挂堂上,各学文凭均将此旨刊录于前,俾昭法守,钦此”。下半部分内容为毕业文凭正文,与现代毕业证书不同的是,这张证书上面记载了该生在校学习三年内的每学期所有科目的具体成绩。
1953年行商营业证
展厅中还展示了迄今为止我馆馆藏的由政府发放的最早的一份行商营业证,发证时间为1953年10月5日。从证书填报情况来看,这份营业证的经营者是朱洪伦,男,27岁,义乌县洪牌乡陶界岭人。独资经营,允许经营地区为“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及本县廿三里”,资本额100万元(旧币)。业务范围:杂毛、杂货、田料、茶叶、豆腐皮、杂皮,发证机关是义乌县人民政府工商科。证书名称是“行商营业证”,序号为“商行字第017号”。证书长10.3公分,宽14.3公分。这份证书与以往收集到的有诸多不同之处,如:由义乌县人民政府直接发证,有县政府的大红公章,而且有县长的私章,照片左下角还有县人民政府钢印;其他证书一般是由工商部门发放,且都有时间限制,有效期一般只有几个月,而此证只是要求“本证每年换发一次,到时不换即行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