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奖:红色斋郎,永不褪色的挺进旗帜!

来源:庆元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县档案馆 陈海燕

  家里的老人们总偏爱谍战片、战争片,看完一部,又接着换另一部,不曾间断。偶尔的聊天,不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行为开展批评、痛斥,就是对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进行、赞美、肯定,要是电视剧正好播放到敌人准备偷袭红军的画面,电视前的两位恨不能化身交通员,前去告知,以防止红军部队可能出现的损失。晚间,与平常照旧,和家里的老人一起坐着看电视,看的是《粟裕大将》,说起想去一趟斋郎,到最近的地方,去看看粟裕大将指挥作战的地方,于是,趁着周末,我们踏上了斋郎这片红色热土。

  车轨在大山之间蜿蜒,烟雾缭绕中,远望斋郎村,犹如碧绿苍穹中的一抹亮,泛着温润的色泽,不争不抢,遗世而独立。一进入村口,红色气息铺面而来,迎风招展的红旗,古朴厚重的城墙,高耸入林的瞭望台,地势险要的防御“天梯”,庄严肃穆的纪念碑,挺拔静立的纪念亭,泥墙土瓦的红军作战指挥部,还有一株株静默站立的百龄大树,清澈见底的弯弯细流,红与绿交相辉映,山与水相得益彰。

  老人们对红军故事,红军老物件、老物品情有独钟,久久流连在红军指挥部的展厅而忘返,跟随当地讲解员的步伐,我们细细参观布置展厅,回望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刘英、粟裕的带领下,发生在这里的战斗故事:1935年初,红军挺进师向浙江进发,从进入福建、浙江边境开始,就不断遭到福建、浙江两省保安队和地主反动武装的围追堵截,损失惨重,不少同志也产生了消极畏难情绪,表示不愿意在浙江打游击,士气极度消沉。为此,选择有利战机,重创敌人,鼓舞士气,改变被动局面就非常必要。通过前期的充分了解,挺进师认为庆元斋郎村是一个能打、能守,能走的好地点,因此,果断的将战场选定在斋郎村。4月23日,红军挺进师先头部队进驻斋郎村,深入分析来犯之敌,广泛发动群众,建设防御工事,做好兵力部署,引敌深入。28日凌晨,战斗打响,红军完成了水口、岙头淤的防御战,进入牧牛场的主战场,红军挺进师和浙江保安第一团发生激烈战斗,敌人发起多次进攻,都被红军一一击退,战斗持续了七八个小时,后敌团长李秀被打断一只手仓皇逃命,残敌也各寻生路、逃之夭夭。此次战斗,斋郎战斗以500多的兵力击溃敌人3000余人的进攻,毙伤敌人300余人,俘虏敌人200多人,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4挺、长短枪150余支和大量子弹,被粟裕大将誉为“关键性一战”。从此,挺进师成功打开了进入浙西南开辟革命根据地的通道,在江山、浦城、龙泉、遂昌、松阳五县之间,建立起纵横百余公里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挺进师发展到近千人,扩编为5个纵队和2个独立支队,加上地方工作人员约2000人,另有地方武装千余人。各种革命群众组织普遍建立,王村口等地还建立了苏维埃政府。挺进师初步实现了党中央交付的任务,在浙江站住了脚跟。

  听着斋郎战斗的故事,看着一件件老物件,老人们眼里含光,他们也是历经那个时代风雨洗礼的人。外公说起他还年轻的时候,遇上国民党反动派抓壮丁,作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为了避免被抓,经常连夜躲到了山上,一躲就是好几天,无论狂风下雨、寒冬腊月,饿了就挖野菜根,遇到下雨就披着蓑衣静等到天亮,比较受罪的是遇上严寒,常常一双脚踩在地上都没了知觉,手更是僵硬的不能弯曲。外公说,作为本地人的他在山中的躲藏几日,尚且如此艰辛,何况是远到而来的红军挺进师,他们对地形不熟,缺乏必备的生活物资,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紧逼,大部分时间都是山中穿行,他们渴了还有溪水可以凑数,饿了,如何找野菜,野菜的分量又够不够呢?要是遇上下雨,唯有一身湿衣,一双草鞋,以及泥泞的道路,更不要说寒冬了。

  回程路上,夜色已经渐渐降临,望着一座座向后急速跃去的大山,脑中总浮现一个画面:大山深处的羊肠小道中,一群穿着满是补丁、扛着枪支弹药的红军战士,他们的面孔或年轻或苍老,他们的眼神或警觉或敏锐,他们的身姿或稳重或刚毅,但他们的步伐总是一致,坚定、有力,无论寒冬烈日,无论刮风下雨,始终朝着革命必胜的方向。他们穿过丛林,越过溪流,翻越大山,来到群众居住的地方,为了争取群众的支持,他们用生疏的手势比划着,用蹩脚的方言沟通着,用铁一般的纪律赢得了民心。在群众的帮助下,红军有了本土交通员、游击队员、秘密交通站,一次次及时掌握敌军情报,一次次躲过敌人的偷袭,一次次保存下革命的火种,革命的浪潮席卷各地。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红军战士们奋起反抗,用机智谋略一次次击退敌人的进攻,用血肉之躯一次次抵挡住敌人的炮火,不怕牺牲、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有了现在的盛世繁华。

  “这盛世每一天,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我也将见你未见的世界,写你未写的诗篇....”车内回荡着耳熟能详的《如愿》,歌词饱含着对先烈的缅怀以及传承的执着,吟唱间,心绪起伏。革命的战火已经离我们远去,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这繁华盛世,我们该做些什么,来爱这,革命先辈为之奋斗、为之拼搏,为之付出宝贵生命而得来的今天。

  我想,我们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不忘来时路,才能奋进新征程,而历史是最厚重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是迷失方向时的清醒剂,我们要加大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学习,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我想,我们要热爱生活,“生活之美,在于以热爱的心去发现和创造”。春意盎然、山花烂漫,岁月静好、生机勃勃的今天,正是革命先辈的负重前行、所愿所盼,缅怀先烈、感恩先辈,我们要热爱生活,正如歌中唱的“我将爱你所爱的人间,愿你所愿的笑颜”。立足工作,要爱岗敬业、敢于担当,立足生活,要积极乐观、团结友善,立足学习,要态度端正、孜孜以求,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我想,我们要不惧挑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何做到不负先烈,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唯有挑战自我,拼荆斩棘,争做行业领军人,续写时代篇章。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想到达更远的地方,现在就要出发,前行路途中,或面临失意,或遭遇障碍,或碰壁失败,也可能会有伤心、懊恼、沮丧,但以自信作为情绪稳定的良药,用毅力克服困难和挫折,凭勇气击败恐慌与畏惧,必能超越自我,书写人生新篇章。(陈海燕 庆元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县档案馆)

编辑: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