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奖:丽水——浙西南的那抹“红”

来源:丽水市博物馆 钟瑰铭

  在浙江西南一隅,有着省内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它,就是被盛赞为“秀山丽水、天生丽质”的——浙江丽水。

  红色,是丽水的底色。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10.55万平方公里的浙江大地上,唯有丽水,是省内唯一所有县(市、区)都是革命老根据地的地级市。

  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曾在这里留下了战斗足迹,缔造了“浙西南革命精神”。

  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丽水这片革命热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这里留下了太多的红色印迹,等待寻访;有着太多的红色故事,值得传颂;也饱含太多的精神财富,需要传承。

  行走在这片热土,一个个红色坐标、一张张红色名片,正默默诉说着烽火岁月里珍藏的浙西南革命往事。

  回溯——红色记忆

  丽水城区厦河村(现莲都区大猷街135号),一幢普通的三房小院,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这里至今流传着一位“王老板”的故事。

  时间回到1939年3月,这间三房小院迎来了一位做生意的青年租客,名叫王志远。他还在城里大众街上开了一间卖杂货的“兴华广货号”,大家都叫他“王老板”。而他的真实身份,是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丽水成为浙江抗战的大后方、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省委机关也秘密地从温州迁到丽水。为了隐蔽,刘英和爱人丁魁梅,与交通员王德珊的母亲和女儿,乔装成一家四口,住在这里。“兴华广货号”,就是我党当时在浙江最重要的地下交通联络站。取名“兴华”,也正暗含了振兴中华之意。

  那时敌人、特务到处搜捕共产党,危险无处不在,但刘英毫不畏惧,始终潜伏在这里。白天,他是兴华广货号里的王老板;晚上,他闭门在家,借着昏暗的煤油灯,小心抄送、传递上级的指示、情报。就这样,他夜以继日秘密领导着我党全省的地下革命工作。

  刘英在丽水的2年多时间,浙江的地下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党员数量从2000多人发展到2万余人,这也为浙西南革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期间,刘英与妻子丁魁梅还喜得爱女刘小英。但他担心照顾女儿会影响革命工作,就忍痛将刚出生不久的女儿,送到妻子的天台老家。可没曾想这一送,竟成了刘英和女儿的永别。

  1942年2月,因叛徒出卖,刘英在温州被捕,国民党反动派惊呼“胜俘敌十万!”但无论敌人如何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刘英始终坚贞不屈。同年5月18日,刘英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永康方岩,时年37岁。

  “幼时不知路,今日上坦途。赤身献革命,决然无返顾”。这是刘英刚参加革命时写的诗句,也是他用生命践行的誓言。

  如今,大隐隐于市的“兴华广货号”,仍然保留着八十多年前的旧貌,伫立在丽水闹市中,静静诉说着这一段红色故事。

  2011年,丽水市政府在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刘英旧居),修建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经过十多年的建设,这里成为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成为浙西南大地上,铭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文化的历史坐标。

  活化——红色资源

  刘英旧居、兴华广货号旧址、黄景之律师事务所旧址……一个个红色坐标、一张张红色名片,都铭刻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像刘英一样的革命先辈还有很多,是无数个他们牺牲了自己,才成就了我们的现在。

  今天,历史的重任落到了我们的肩上,我们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做新时代的“挺进师”,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

  近几年,丽水正积极保护开发区域特色文化遗产,并尝试通过这一个个了解红色革命历史的窗口,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在重温党的成长历程中,把我们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可歌可泣的光荣史,深深扎根于人民心中。

  其中,丽水市博物馆便秉持着“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在全省首创了“文物密室探案”系列活动。在文物活化利用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与尝试。

  丽水市博物馆在本地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基础上,巧妙结合了当下最受年轻群体欢迎的剧本游,采用“沉浸式与大剧本”结合的方式,选取历史意义重大的事件改编成剧本进行演绎,生动刻画了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充分彰显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2022年6月,丽水市博物馆正式推出了青春丽博——文物密室探案之无名英雄活动。这既是献礼“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是丽水市博物馆进一步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拓展革命文物利用途径。

  2022年8月,青春丽博文物密室探案之兴华广货号(红色微话剧),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兴华广货号正式开演。话剧以“兴华广货号”为核心,撷取展示中的几个经典场面,通过生动的舞台形象,以艺术的手法演绎那段峥嵘岁月。而这种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话剧舞台的举措,也为省内首创。

  2022年12月,“青春丽博文物密室探案系列之密报风云”(红色微话剧),又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景之律师事务所正式开演。演出当天,参与微话剧的演员们身穿民国服装,声情并茂地演绎了烽火岁月里的革命斗争故事。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烈们对革命忠贞不渝的信念,和他们为了崇高理想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

  传承——红色精神

  历史的风云,在记忆中涌动,在传承中闪光。革命岁月里点燃的那抹红,必将在浙西南大地上永久闪耀!

  如今,丽水市博物馆研发红色剧本游、红色微话剧等,正是一种在红色文化宣传中不断突破自我,向年轻受众靠拢,聚力打造青春丽博的创新举措。

  将丽水本地的红色史实,加入实景剧本游的沉浸式互动形式中,在大大增强活动的趣味性与吸引力的同时,也能让玩家身临其境的加深故事印象,真正做到通过文物讲故事,通过故事传文化,通过文化看时代的多层次教育和传播目标,更带给观众丰富层次的游戏体验,让参与者以沉浸式戏剧体验的方式,在剧本游中汲取红色知识和精神力量。

  丽水市博物馆还为此专门引入专业团队来研究创作剧本游、开发红色微话剧。在保证专业度的同时,在形式上贴合年轻人的兴趣。特别是红色微话剧“边走边演”的模式,吸引不少参观者跟随,“追剧”队伍越来越大。

  此外,丽水市博物馆对于文物史实的融入做了大量细致的筛选,除了考虑创新度,还要确保政治的正确性和历史的准确性。前者需要年轻创作者大开脑洞,后者需要学者专家提供学术支持,保证了博物馆在跨界创新的同时兼具趣味和深度。

  通过这些新尝试与新举措,不仅能让丽水本地人对丽水增加更深刻的红色印象更能让外地游客对丽水红色故事增添崇敬之情,用鲜活的演绎形式让玩家接受红色教育,让红色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浙西南革命精神,是丽水最可宝贵的精神资源和历史财富。“红绿融合”发展,丽水走在前列,顺势打响了“红色浙西南 绿色新丽水”区域品牌。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丽水将深刻把握“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丰富内涵,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使其真正成为丽水最鲜明的精神地标。

  勤劳勇敢的丽水人,一手传承革命历史之“红”,一手托举生态经济发展之“绿”,“红色浙西南、绿色新丽水”的品牌光芒,映在绿水青山间,折射出闪闪金光。“红绿生金”的精彩蝶变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践,开启了新时代浙西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新纪元。(钟瑰铭 丽水市博物馆)





编辑: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