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烟雨南湖觅初心

来源:平湖市档案学会 浦健峰

  走入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嘉兴,与我迎面而来的是勾画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画卷,与我促膝长谈的是心中海纳百川的文人墨客,与我挥手寒暄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采莲少女。但让我魂牵梦绕的,却是那艘停泊在沿湖一岸,镌刻着历史印记的古朴红船。而沿岸拔地而起的雄伟建筑,便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诉说者——南湖革命纪念馆。

  有幸与南湖革命纪念馆相知相识,当推开纪念馆厚重的大门,纷至沓来的是伟大的英烈之魂。他们的脸上显现的是如初般的坚毅神情,眼中流露的是心怀家国的深切忧思,而手中紧攥的是广阔家园的美好未来。走入展馆的陈列区域,徐徐铺展的是承载着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的中国革命、建设、发展历史的见证之物。它们是沾染着血泪的武器,是记载着革命风华的书籍,是显现时代蓬勃发展的瑰丽图画,它们以各异的方式诉说着共同的民族愿望。

  睹物思往:探其初心

  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是中国近现代的革命历史的缩影。迈步踏入纪念馆的大门之时,一股肃穆庄重的之风便扑面而来,一个个沾染着历史气息的古朴之物悄悄向我走来,反复呢喃着所经历的沧桑巨变。我怀着忐忑而期待的心情,缓缓走入其中,感受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建筑总面积19217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由“一主两副”呈“工”字形的三幢建筑组成,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馆中包罗万象,似乎在这里能够寻觅到每一个近代历史瞬间。一幅幅历史花卷映入眼帘,画卷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历史与嘉兴南湖的点滴故事,近现代的风云变幻,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再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都在这里还原。画中每一位英烈的举手投足都让人心潮澎湃,每一位先驱的浴血奋战都让人敬佩不已。近代的风雨激荡,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命运与之相连。历史的呐喊,是无数人民心中的愤怒和坚决。而此时站立在展馆面前的我,仿佛是历史的观察者,穿越时空,站在每一次激昂的奋斗场景之中,目睹着那段波澜壮阔的不凡历史。

  如若你是一个近代史痴迷者,那么这里就是你所探寻的宝藏之地。通过了解和细致的游览,发现馆内陈列详实丰富,短短数小时让人难以忘怀。馆的基本陈列为“中共一大史料陈列”,系统地介绍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而不断探索、抗争以及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直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历史史实。其中,着重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过程。

  而展陈共有3个楼层,一楼和二楼为“开天辟地”单元,包括“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十三位代表生平事迹介绍”三个部分;三楼则为“光辉历程”单元,包括了“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个部分。

  游览其中,睹之心惊,闻之泪流。展厅内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物,而这些文物切切实实见证了嘉兴南湖,乃至中国近现代史的点滴过往。一件件斑驳的照片,一本本淡墨的书籍,一个个鲜活的塑像穿越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长河,和我倾吐着属于他们的精彩而壮烈的传奇。照片上,显现的是革命者的坚毅神情,纵使山河破碎,依旧肩负起拯救中国的艰巨使命;书籍中,记载的是革命者的奋斗历程,即便手无寸铁,依旧怀揣着求亡图存的赤诚之心;塑像里,饱含的是革命者的家国情怀,不论贫穷富有,依旧担当起生死攸关的历史之责。透过微黄的光线,照片上的情景仿佛在我面前重现,书籍中的故事仿佛在我重演,雕像里的身姿仿佛在我面前重塑。

  陈列橱窗中的每一个物件都凝聚了历史的故事,这里是血与泪的碰撞,这里是风与雪的飘摇,这里是国与命的传奇。百年历程,如今展现在游客面前依旧是让人动容不已。我们感叹先辈们的无畏精神,为他们舍生取义的崇高品质而折服;我们敬仰先驱者的深谋远虑,为他们高瞻远瞩的广阔见识而钦佩;回溯至今,如今的和平和安宁,何尝不是一种先行者的馈赠,是他们用日以继夜的奋斗,救亡图存的决心,和弥足珍贵的生命缔造今日的盛世。回望当代,平常人的衣食住行仿佛是一种理所当然,但历史的背后有太多无私的奉献,是他们用自己短暂而永恒的一生换回我们现代的繁华。纪念馆中厚重的文献,其中婉转动人的故事,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精神寄托,是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回望今朝:初心不变

  “国衰势危百年前,南湖红船聚众贤。建党举起锤镰帜,誓把中华乾坤旋。”诗人的笔下描绘着那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以文学视角展现了革命初心。可现实的故事,又岂能是数行诗词所能穷尽的。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跨越百年,从未改变。在南湖革命馆中寻找“初心”,锈迹斑斑的残破大刀告诉我,“初心”是拼尽一切的毅然反抗;在南湖革命馆中寻找“初心”,迎风飘扬的鲜艳旗帜告诉我,“初心”是凝聚全力的艰苦奋斗;在南湖革命馆中寻找“初心”,腾空而起的呼啸飞机告诉我,初心”是勠力同心的携手并进。

  我们总能在这里找到革命、建设和发展的答案。这里的物品虽然沉默无言,但却能出人意料地给予你对过往的答案,回答生活的真谛。失意之时,不如来到此处,或许你能收获到信念;喜悦之时,不如来到此处,或许你能收获到珍惜。迷茫之时,不如来到此处,或许你能寻觅到笃定;憧憬之时,不如来到此处,或许你能寻觅到本真。历史的每一个物件都是一位千金难求的良师,虽然缄默木讷 ,却是那么真诚。他们总是以真切的眼神凝望着每一位前来与之交谈的来客,用时间细心教会来者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答案。

  如今神州大地,正以腾飞之势快速发展,四通八达的交通,日新月异的科技,富丽堂皇的建筑,霓虹闪烁的灯火让人沉醉。我们似乎已经沉浸在这一片祥和的盛世之中,美好而恬静,自由而富足。但越是美好的时刻,越要守住美好——“不忘初心”。

  置身于南湖革命纪念馆之中,一方小小的照片让我驻足沉思:在方寸居所的主人是我们为之敬仰的革命先烈——陈望道。悬挂的油画之中,看到的是残破的四壁,杂乱的摆设,还有那伟岸的先烈。他的手中正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希望,坚毅的眼神似乎能够透过历史看向未来,静止的图画却能听到他激昂的呐喊。那一本未翻译而成的《共产党宣言》便是他此生最大的使命,竭尽全力书写自己的“初心”。

  一本《共产党宣言》为中国革命指引了方向,数行文字之间让先烈找到了拯救中国的“良方”。陈望道的“初心”,是个人的“初心”,更是千万革命者的共同“初心”。如今,定格在纪念馆内中的油画,就是这份弥足珍贵的“初心”最好的写照。

  凝望未来:叩问初心

  身处当代的我们,难道不应该静默冥思,叩问“初心”吗?

  忘却历史就是对于历史的背叛,铭记历史才是对历史的尊重。千万中国人用各异的方式诉说着同一个主题:为更好的未来而努力。而中国人更好的未来,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的征程还在行进之中,在历史的画卷上不断描摹,每一笔都是那么鲜亮夺目,每一笔都饱含深情,每一笔都是人民殷切的期待。象征着革命初心的“红船”,如今依旧停靠在南湖革命纪念馆旁的水岸,在烟雨朦胧之中,轻轻摇晃,仿佛即将挣破锁链,卸下桎梏,驶向远方。而矗立着的南湖革命纪念馆默默凝视,用深情的眼眸回望着过往,远眺着未来,用身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诉说着不朽的初心。

  时光荏苒,纵然历史快速变迁,但嘉兴南湖纪念馆却永远地定格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成为了一座永恒的纪念碑。(浦健峰 平湖市档案学会)

编辑: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