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跟着档案去研学 >  档案研学案例展播

【全省档案研学案例展播】松阳:以档润心 育才铸魂 “馆校共建”活化利用档案资源构建大思政课新格局

来源:浙江省档案馆

  档案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和文化宝库,是历史的见证、精神的传承,其社会教育功能与学校思政课具有目标同向、内容互通、形式互补、主体互利等多维契合性,是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近年来,丽水市松阳县通过“馆校共建”模式,档案馆与学校各自发挥资源、人才优势,推动档案资源与思政教学有机结合,不断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形式,形成馆校共建共聚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引导青少年深植爱党爱国爱乡情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图片

松阳县档案馆与县汇文中学举行“馆校共建”思政教育暨档案史志文化进校园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协同共建,打造“学校+场馆”实景课堂

  2024年,松阳县档案馆与县汇文中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立全县首个“馆校共建”思政教育暨档案史志文化进校园实践基地,探索开设“走进松阳名人系列”公开课。不局限于自身场馆“主阵地”,积极推动建设移民档案馆、水利档案馆、名人档案馆等专题场馆,联合学校思政教学与历史文化地标深度融合,共创“一馆多元、集群共创”的“1+N”实景课堂。借助省档案专项资金,与县移民工作中心等部门资金拼盘建造玉湖移民档案馆,征集、整理、修复、数字化纸质档案150卷1260件、照片档案11341张、视频档案1518个,建成老百姓家门口的档案馆,打造地方特色的研学路线。松阳县档案馆联合团县委等单位,在玉湖移民档案馆开展“红领巾走进档案馆——档案视角看松阳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青少年通过主题宣讲、参观展馆、趣味答题等多种形式感悟乡土档案魅力。

图片

“红领巾走进档案馆——档案视角看松阳发展”主题实践活动
  协同共创,构筑“静态+动态”沉浸体验

  松阳县档案馆充分发挥档案史志在文化传承和记录历史中的独特作用和使命担当,将丰富的档案资源编研成果与体验式学习方式巧妙结合,实现“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聚焦历史名人档案资源,在传统的“图片+文字+实物”静态展陈方式的基础上,深度结合展馆场景,通过读书会、情景剧等多元手段,开展“红色课堂小剧场”,进一步强化对青少年的引领作用。松阳县档案馆结合世界读书日在县明善书院举办“红色课堂进校园”——《湘湖师范在松阳》读书会,档案馆干部与专业教师合作开发公开课,通过话剧演绎、经典诵读等形式,共抒爱国情怀。联合县教育局、县文联在张玉娘诗文馆主办“走进松阳历史名人”思政教育暨档案史志文化公开课。活动中,学生们以小组形式展示松阳人眼里的张玉娘、凄美爱情里的张玉娘、诗词生活里的张玉娘及时代背景下的张玉娘四个维度研学成果,从不同角度了解处州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南宋女词人张玉娘,感受她的才情和爱国精神。

图片

松阳县档案馆结合世界读书日在县明善书院举办“红色课堂进校园”——《湘湖师范在松阳》读书会

图片

松阳县档案馆联合县教育局、县文联在张玉娘诗文馆举办“馆校共建”走进松阳历史名人公开课
  协同共育,营造“校园+社会”研学氛围

  松阳县档案馆坚持“让档案发声”,既通过邀请青少年学生“走进来”参观学习,又主动“走出去”开展宣讲、布展,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每一场展览、每一次宣讲,真正做到馆校合作多维度、立体式、全覆盖、高效能。充分发挥档案天然的“素材库”优势,加强短视频新载体应用,生动记录松阳改革和发展成果。制作讲述松阳革命遗址故事的短视频《觉醒之地——明伦堂》、记录“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革命老区人民生活变迁的短视频《从水中故园到梦里家园》、讲述百年药企——康恩贝制药企业精彩蝶变故事的短视频《芳华》、展现松阳县档案馆镇馆之宝助力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短视频《一滴水的奇遇》、从一组照片档案入手讲述乡村振兴共富故事的短视频《一件档案的诞生》等,通过这些蕴含丰富档案元素的宣传作品,让青少年深刻感受到了家乡发展变化的事实信度、记忆刻度和情感温度。

图片

松阳县档案馆开展“档案进校园”珍档展示活动

图片

松阳县档案馆干部为少先队员们作主题宣讲——《一件档案的诞生》
编辑: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