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常山县档案馆长期以来聚焦发挥 “第二课堂” 功能,积极强化馆校交流合作,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致力于增强青少年的档案意识,充分彰显档案 “存史资政育人” 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其历史使命感,常山县档案馆携手团县委,针对全县少年儿童精心打造 “档案 +” 系列研学活动。活动组织了百余名少先队员走进县档案馆,让他们学习档案中蕴含的丰富知识,亲身体验家乡的发展变迁,从而激发少年儿童强烈的家国情怀与档案意识。
“红领巾走进档案馆”研学活动
“档案+课堂”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为契合少年儿童的心智发展水平,档案宣教人员对宣讲内容与方式进行了优化调整。他们依托珍贵的档案史料,将党领导人民取得胜利的常山实践,诸如燕山暴动、红军三打球川、曹会关的武装斗争等历史,巧妙转化为生动鲜活的故事,并通过情景再现的形式呈现。借助沉浸式叙事的手法,引导孩子们突破课本知识的局限,在互动体验中深切感悟红色基因的传承力量,使爱党爱国的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悄然浸润孩子们的心灵。“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为何两次转战常山?”“第二次前往常山时,红军叔叔在七里坳是怎样战斗的呢?” 孩子们踊跃提问,展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
向青少年们讲述常山红色故事
“档案+展陈” 唤醒沉睡的馆藏资源
常山县档案馆充分挖掘各类馆藏资源,在固定展陈的基础上精心打造专题展陈。在展陈过程中,注重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实物档案,凭借其原始性与直观性,极大地提升了展陈的视觉冲击力,助力少年儿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档案。像光绪年间的《常山县志》、康熙时期的《常山县志》、清代关书,革命志士生前用过的钢笔,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劳动模范的照片等实物档案,都成功激发了孩子们对常山历史的浓厚兴趣。此外,展厅内收集的八仙桌、劳作工具、收音机等老物件,使孩子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家乡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家乡历史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参观体验实物档案展陈
“档案+创意” 推出趣味拼图游戏
为提升研学活动的趣味性,在宣教和参观环节之后,特别设置了档案拼图挑战环节。此环节以档案馆馆藏的常山城乡照片为素材,制作成多款拼图。孩子们通过参与这一游戏,能够切身触摸家乡的历史变迁,进而深刻感受档案记录历史、留存记忆的重要作用。在小组讨论环节,孩子们采用手抄报、图画、担任小小讲解员等形式,积极交流学习感受。那密密麻麻填满内容的记录表,以及热火朝天的讨论场景,无一不见证着孩子们对家乡历史的深刻认识,对家乡未来的无限期待,还有对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价值的深入理解。
以常山县老照片档案为素材开展档案拼图挑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