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垃圾分类,涉及千家万户,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部署要求,持之以恒抓好垃圾分类这一“关键小事”,不断提升生活垃圾综合治理质效。当前在推进垃圾分类、循环经济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的背景下,在外部经济环境压力下,传统依靠财政补贴、行政驱动的垃圾分类模式坚难为继,如何降本增效寻找市场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已迫在眉睫。
二、模式介绍
1、一套数智管理平台:搭建垃圾分类精细化运营的核心枢纽
管理端:镇街、村社、物业管理部门通过一个平台能够实时、精准地获取该小区易腐垃圾、可回收物等数据。通过平台可自动生成每天每个小区有多少户居民参与易腐垃圾分类投放数据,可回收物的投放数据。基于这些数据,系统能够生成负面清单,针对那些分类参与度低或分类错误率高的居民进行针对性的入户宣教,提高居民源头分类的成效。管理者可根据平台提供的周、月数据比对,及时调整垃圾分类工作策略。若发现某小区近一个月可回收物投放量明显下降,可通过增加宣传活动、优化投放设施布局等方式,助力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居民端:居民通过微信小程序“聚宝回收”的“智能帐户”将剩余积分换取成微信钱包。真正实现分类有收益,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动力,增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获得感”。
企业端:企业借助平台,能够对督导员、回收员、清运员进行高效管理。在人员管理方面,可通过平台自动派单实时查看员工的工作轨迹、工作时长、任务完成情况等。对督导员每天在岗时间平台可记录以及在督导过程中纠正居民分类错误的次数等。平台自动派单对于回收员和清运员,可通过平台规划最优路线,提高回收和清运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在再生资源管理上,企业可实现对回收、分拣、销售的统一化管理。通过平台分析市场需求,合理定价,保障整个模式高效稳定运转。
2、源头宣传循踪溯源:筑牢居民垃圾分类思想根基
源头宣传是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和正确投放能力的关键环节。
源头宣传 2.0:超越传统的发传单、贴海报,我们开展“沉浸式”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智能帐户”的注册。居民通过的“垃圾去哪了”版块实时查看各类垃圾的运输和处理动态,让居民知晓垃圾处理全过程,从而内心认同分类的价值。
居民通过 “聚宝回收”小程序专属“智能帐户”在日常生活中
将垃圾进行分类,在定投点或再生资源服务站进行分类投放。居民正确分类,即可获得易腐垃圾“金豆”积分。对于可回收物居民可选择在定投点智能投放箱或再生资源服务站投放,还可以在线上预约上门回收旧衣物,系统会依据投放物品的重量给予相应的积分。
居民“智能帐户”中的“金豆”积分可在很多场景中发挥作用,可在小区周边合作商业场所消费积分,如:100 个“金豆”积分可抵扣 1 元现金用于购物,也可在小程序商城中兑换丰富多样的商品,涵盖生活用品、家居饰品、小型家电等。使用“智能帐户”参与垃圾分类活动还可获更多奖励。
此外,居民通过微信小程序“聚宝回收”的“智能帐户”将剩余积分兑换成微信钱包,真正实现分类有收益,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动力。
3、前端设施设备完善:提供垃圾分类硬件保障
完善的设施设备是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根据小区的规模、居民户数、垃圾产生量等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垃圾分类投放点的布局和数量,确保投放点设置合理方便居民就近投放。在投放设施方面,配备分类清晰、标识规范的垃圾桶,如可回收物桶、易腐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其他垃圾桶等,并在垃圾桶上标明具体的垃圾种类、投放要求和图示,方便居民快速识别和正确投放。同时,为提升垃圾分类的便利性和智能化水平,投放点配备智能垃圾分类设备,收运员通过收运系统的实时管理区域内的智能回收箱满溢情况,合理安排收运线路,极大提高了收运的工作效率,低降了收运成本。
4、人员培训管理:打造专业高效的垃圾分类服务团队
督导员和志愿者是垃圾分类工作的一线执行者,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垃圾分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我公司高度重视对督导员和志愿者的培训管理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和管理制度。在督导员培训方面,实行“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定期考核”的模式。岗前培训重点围绕垃圾分类专业知识、数智管理平台操作流程、沟通技巧、应急处理方法等内容开展,确保督导员具备开展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储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在岗培训则根据工作实际需求,定期组织开展专项培训,如针对新出台的垃圾分类政策法规进行解读,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不断提升督导员的专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建立严格的督导员绩效考核制度,从居民正确投放率、服务态度、设备维护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与薪酬待遇、评优评先直接挂钩,
充分调动督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5、再生资源规范运营:打通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最后一公里
再生资源的规范回收和高效利用,是实现垃圾分类“资源化”、“减量化”目标的关键重要环节,也是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公司建立了一套从回收、分类、储存、运输到销售的全流程规范运营体系,打通了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的最后一公里。在回收环节,公司在各小区内设置专门的再生资源回收智能箱。回收人员通过数智管理平台接收居民的再生资源预约回收信息开展回收工作。做到低价值物品应收尽收,并根据市场价格为居民计算相应的回收费用,居民通过“智能帐户”可选择现金结算或兑换物品。同时,公司还与周边的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批量再生资源回收业务,扩大再生资源回收范围。
在中途收运、智能分拣、储存环节,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再生资源分类储存标准和运输规范。根据再生资源系统信息,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运输频次,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对回收的再生资源进行分拣整理后,存放在专门的储存仓库中,仓库配备通风、防潮、防火、防盗等设施,确保再生资源储存安全。在运输过程中,使用专用的密封运输车辆,避免再生资源在运输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
6、多方主体共赢:凝聚垃圾分类持续推进的强大合力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级政府、业委会、物业、督导员、志愿者、居民、专业服务公司等多个参与主体。这些主体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我公司创新模式的核心在于进行综合运营产生的收益,精准挖掘并找到各方主体的利益契合点合理分配,将其整合形成利益共同体,让各方在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中都能获得实在的收益,从而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强大合力,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能够持之以恒地有效运行下去。
三、总结与展望
“以创新服务”赋能分类回收“变废为宝”。“数智平台+利益协同+规范运营”新模式,有效实现了环境、经济与社会三重效益的深度统一。未来,还将延伸至旧电子产品回收、二手物品交易、本地生活等服务领域,致力于成为城市低碳基础设施的核心构建者,推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引领垃圾分类进入“数智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