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场景创新类

杭州:人机互动的无人值守垃圾分类模式

来源:浙江在线

  一、模式简介

  通过智能垃圾分类投放驿站、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平台、AI技术,打造人机互动的无人值守垃圾分类新模式,该模式可以应用于社区、学校、园区等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投放。通过六大核心功能——AI督导、智能化设备、运营管理、数字可视、预警机制、图像识别,使该模式具备以下优势:

  1、利于居民良好垃圾分类习惯的的养成以及行为准则的自我提升。通过自动破袋AI技术分析,居民可以及时获取自己垃圾分类的精准反馈,便于高效地开展自我管理。

  2、通过智能化设备压缩功能,换桶功能的实现,杜绝垃圾包外溢问题的发生,可增加单位空间投放量,减少投放点位的设置,居民投放时间自由,有效缩减督导员人力成本的投入,极大降低相关投入成本。

  3、通过AI技术应用,使数字化管理更精准高效。满桶预警短信推送,确保清运工作及时高效。垃圾包外溢报警便于及时清理避免环境二次污染。

  4、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居民分类情况,更好地满足精准宣教需求,显著降低宣教成本。

  5、设备监管的预警,可解决设备故障的维修维护缺乏高效响应机制导致的故障处理不及时,设备无法正常运转,进而影响居民垃圾投放的问题。

  对浙江省推行的“两定四分”模式及杭州“桶长制”的提质增效起到积极作用。

  二、原创性:智能垃圾分类投放驿站是基础

  垃圾分类设备设施包括清运区、投放区、宣教区,清运区和投放区配备有行为抓拍摄像头、三合一扫码口、智能地磅秤等,宣教区配有人机交互屏、多功能屏、语音提醒喇叭、宣教室等,可根据项目场地情况和需求选配不同型号产品。

  驿站具有自动压缩、自动换桶、自动破袋等功能。

  自动破袋:当垃圾投入时,破袋组件自动刺穿垃圾袋底部,机械臂撕开袋子,垃圾掉入箱内,破损袋体被单独收纳。优势在于无需手动破袋,省时省力,避免细菌感染,保持环境整洁,还能让垃圾直接接触分类设施,提升后续处理效率。

  自动换桶:当垃圾达到设定阈值,传感器触发系统换桶机制,机械装置自动寻桶,并将料斗移至空桶区进行倾倒。全程无需人工搬运,提升换桶效率、避免垃圾满溢暴露,减少异味扩散与蚊虫滋生,适合人员密集场所以及高频使用场景。

  自动压缩:通过液压或机械装置将垃圾压实,体积可缩减至原1/2。这能提升箱体利用率,减少清运频率,降低人力和运输成本,避免垃圾外溢,还能防止异味扩散与蚊虫滋生。

  四、前瞻性: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平台是核心

  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平台结合分类类驿站等智能硬件,覆盖从垃圾投递到回收利用的全链路数字化智能监管。

  影像和台账:实时生成影像和电子台账,支持自动生成信息通知,便于物业后勤、清运人员、监管部门多方及时溯源回查工作。

  统计分析:对垃圾分类的质量、分类的种类、次数、重量、分类习惯,还可统计垃圾投放高峰期,实时监测垃圾箱内的满溢情况。

  积分管理:居民对自己分类质量进行查看,查询积分。

  五、启发性:AI技术的全面应用是关键

  从智能分类投放驿站的垃圾分类识别、自动破袋、自动换桶、自动压缩,到智慧管理平台的预测预警、精准宣教,AI技术全面赋能该模式。

  以预测预警为例,平台根据设备、驿站运行历史数据,对设备维修、驿站满桶等预测预警,将预测预警信息通过微信消息和短信及时下发到运维人员及管理员,便于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维修。

  六、潜在影响力:人机互动是生产力

  依托人机互动,垃圾分类源头投放可实现无人值守新模式。该模式构建起居民、管理者、相关行政部门及厂家售后与智能化设备的多维度互动体系。一定程度上为执法监管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将来垃圾计量收费模式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更利于全社会垃圾分类工作的长远发展。

  七、应用案例及推广价值:客户认可是根本

  该模式已应用于10余个社区和学校,模式得到了市区各级领导的认可,获得多家媒体报道。

编辑: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