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当前,我国民营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推进实施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法治支撑。在此背景下,2025年11月7日,2025浙江省中小企业法治论坛在宁波成功举办。论坛以“聚焦民营经济促进法,推动民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浙江省法学会指导,浙江省法学会中小企业法学研究会、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办,宁波市工商业联合会支持,宁波市企业权益保护协会、浙江金道(宁波)律师事务所承办,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北京通商(杭州)律师事务所、上海建纬(杭州)律师事务所、浙江浙杭律师事务所协办。省市级领导、各地商会代表、媒体记者、企业家、律师和高校学者等约260人齐聚现场,共商民营经济法治发展大计。

“民营经济是浙江的最大特征、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田梦海指出,省人大常委会已出台全国首部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后续将持续完善配套法规制度,推动法律条款落地见效,以法治刚性保障民营企业产权和合法权益,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制度根基。
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吴海瑜介绍,浙江民营经济总量超6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67.4%,2025年有107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工商联将积极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强化法治服务供给,联合省法学会建立浙商法律服务团,为企业提供合规体检、纠纷调解等服务。
浙江省法学会副会长郑金都表示,本次论坛主题紧扣时代脉搏,聚焦法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治理,完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共同探索民营经济法治保障新路径。
为提升论坛影响力与实效性,切实关注中小企业权益相关法律问题,此前,围绕“聚焦民营经济促进法,在法治的轨道上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论文征集活动。本次论坛共征集到66篇论文,经评审评选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8篇、三等奖12篇,并现场颁奖。
主题演讲环节,三位专家分别从政策解读、法治保障、创新保护三个核心维度带来前沿分享与务实指导。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应云进以“看懂政策,找准方向”为核心,解析了“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意义及国家战略推进逻辑,系统解读中央和浙江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演进与核心导向。
浙江省法学会中小企业法学研究会会长胡祥甫深入剖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融资支持、权益保护等维度为民营企业提供的法治保障,帮助企业明确发展方向、增强发展信心。
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陈超结合宁波产业特色,阐述知识产权保护对民企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及保护策略。
论坛最后,主题沙龙中,多位嘉宾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中的核心实务问题展开研讨,聚焦民营经济法律地位、融资困境破解、高效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配套细则完善、“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合规文化建设等六大关键话题,提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性的解决方案。
浙江省中小企业法治论坛自2007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17届,始终聚焦中小企业发展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搭建法治交流平台,整合优质资源,为中小企业法治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论坛将持续围绕民营经济发展需求,推出更多精准务实的活动,以法治力量护航浙江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