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孩子们畅享欢乐的时光,却也隐藏着交通、溺水、诈骗、性侵等多重安全隐患。如何为青少年撑起“法治保护伞”,让安全成为假期的“必修课”?温州司法行政系统聚焦青少年暑期易发法律风险点,以生动普法筑牢安全防线——从“马路小卫士”交通安全教育,到“防溺水”情景救援安全课;从成立暑期护“未”队,到“少年警校”,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场场沉浸式的互动,将法治种子播撒进童心。
鹿城区司法局成立暑期护卫队保障青少年平安度夏
针对暑期青少年脱离校园管理的特点,鹿城区司法局联合司法机关、教育、文广旅等部门在社区文化礼堂、城市书房等场所通过开设法治书架、手绘“法”廊构建普法新场景,增配《看图学法》等绘本读物资料426册。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推出暑期普法专栏,制作发布青少年防诈骗、网络安全等主题推文、短视频12篇。组织村社法律明白人和大学生普法志愿者就防诈骗、防溺水等安全法律知识进行入户普法,惠及青少年97人次。
龙湾区蒲州街道天鹅湖社区文化家园开展春泥计划·缤纷夏日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龙湾区蒲州街道天鹅湖社区文化家园联合交警开展“安全‘童’行”春泥计划·缤纷夏日交通安全宣传及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切实筑牢未成年人出行安全防线。社区志愿者与交警通过生动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孩子们普及 “开门杀”“鬼探头”等现在常见的交通隐患现象以及如何避免以上情况,引导他们从思想上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洞头区司法局开展“法治+非遗”普法实践课
洞头区司法局精心策划“法治+非遗”普法实践课。来自浙江泽商律师事务所的林梦祥律师带来了一场环境保护法律小课堂,她用通俗直白的语言,将看似深奥的法条进行拆解,结合垃圾分类的模拟投放小游戏,在寓教于乐中教会孩子们如何践行环保行动。这场将青少年普法与非遗蟹壳画制作巧妙结合的实践课,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学习法律知识,在动手创作中感受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为守护蔚蓝家园播下了法治与文化的种子。
瑞安市新居民服务中心开展防溺水专题安全教育课
为提升新居民学生暑期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瑞安市新居民服务中心联合市新居民联合会,于塘下镇鲍四小学开展“防溺水、急救、防火用电”专题安全教育课,30名3-5年级学生参与学习。本次课程邀请瑞安市红十字会叶老师授课,课程内容紧扣生活实际,开展了防溺水、急救技能、防火用电安全等知识普及。讲师通过情景问答、案例动画强化知识理解;在互动环节,学生分组演练急救包扎、模拟灭火操作,有效提升技能掌握度。
文成县开展“少年警校”主题活动
为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文成公安深入辖区校园,开展“少年警校”主题活动。民警作为法治副校长深入辖区校园开展“少年警校”主题活动 。在凤垟幼儿园、实验三小等学校,民警通过生动讲解和互动演示,重点普及了夏季防溺水知识,同时就防范电信诈骗、抵制邪教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讲解,切实提升了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泰顺县联合开展“‘法’式暑假,安全‘童’行”主题活动
泰顺县联合县消防救援大队、县防溺水公益宣讲团走进暑期顺城候鸟营开展“‘法’式暑假,安全‘童’行”主题活动。63名学生齐聚一堂,先后学习消防逃生与防溺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筑牢暑期安全防线。宣讲老师以视频案例切入,向在场的孩子们科普了消防安全相关知识,并对生活用火安全、燃烧三要素等基础知识进行了生动细致的讲解,随后,孩子们在指导下体验了灭火器、消防水带的操作,学习了解消防器具的使用方法。此次主题活动不仅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法治“防护盾”,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知法、守法、用法的种子。
苍南县司法局在岱岭畲族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法育青蓝・漆扇绘法”未成年人普法宣传活动
苍南县司法局在岱岭畲族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法育青蓝・漆扇绘法”未成年人普法宣传活动,12名未成年人参与其中。活动中,普法工作者结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生活实际,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开展专题普法课。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方式,让孩子们明白哪些行为受法律保护、哪些行为可能触犯法律,引导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远离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