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汉服打卡照
被打上“援交女”的标签
所在位置被泄露
个人信息被曝光
无端遭遇的“开盒”
让林彤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什么是“开盒”?
无意中泄露的信息可能招致怎样的危险?
《危险的“开盒”游戏》
告诉你答案
“开盒”是一种新式网络暴力行为。
剧中,遭遇到“开盒”的林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甚至有自伤自残的行为。现实中,被“开盒”人往往会遭遇网民的侮辱谩骂、造谣诋毁,甚至在现实生活中遭到陌生人的电话、短信轮番“轰炸”。
而沉迷于“开盒”游戏的李一鸣却认为自己作为一名技术控,公开真实信息无损他人。现实中,“开盒”者不光通过公开信息进行网络搜索、挖掘,甚至采取非法手段获取个人隐私,更有甚者可以“开”出医院就诊记录等私人踪迹。上述信息在网络公开发布,可能对被“开盒”者造成极大困扰。可见,“开盒挂人”已经逐步从网络虚拟空间的好奇窥探蔓延至线下真实空间的生活隐私围剿。
那么,“开盒”行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而“开盒”者的行为严重危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需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后果严重构成犯罪,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涉及未成年人违法“开盒”,即使不追究刑事责任,监护人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剧中,李一鸣不仅对林彤的个人信息在网上进行公开,还通过AI技术生成了不实照片,成为了林彤被网暴的“幕后推手”。
李一鸣:“当时贴吧里有个人讽刺我,说我只会搞推理,不敢‘搞实锤’,我就想反击他……”
法官:“那你就发布了一张合成的假照片来证明你的‘实锤’?”
李一鸣:“我没想到会有现在这样的局面……我只是玩玩……”
李母:“你发的图差点让林彤丢了性命,你还以为这只是‘玩玩’吗?”
面对法官的质问、母亲的指责,李一鸣终于认识到在网上发布AI合成照片并配以“实锤”的行为侵害了林彤的名誉权,是违法的。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剧中,李一鸣在网上发布假照片,导致林彤的社会评价降低、名誉受损,其行为违法,其监护人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有时,父母的纵容更是法律意识缺失的体现,司法的引导作用也要发挥到最大。因此,法庭向李一鸣父母签发《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监护人也应当按要求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技术赋予能力,法律划定边界,道德指引方向。技术若脱离良知,便会成为伤人的利刃。
那么,在互联网深度融入生活的今天,为了避免被“开盒”,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呢?以下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增强自身隐私保护意识
网络并非虚拟游乐场,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避免过度泄露个人敏感信息,比如地理位置、学校名称等,还要注意合理设置隐私权限,限制个人信息的公开范围。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在注册账号时设置强密码,在安装软件时通过正规渠道,收到可疑信息时及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从各个方面加强安全防护。
培养良好网络行为习惯
避免参与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不良网络行为,键盘敲出的每一个字都有重量,减少尖锐的评判以降低被“开盒”的风险。
请牢记:
一旦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
或被恶意利用,
一定要保留证据、
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