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落户慈溪滨海开发区的硅翔技术(宁波)有限公司,日前开启年产1000万条FPC和600万条CCS项目产能爬坡。“抓住新能源‘链主’德业储能举办供应商大会的契机,我们成功对接并招引硅翔这家产业链企业由外省来甬发展。”前来开展助企服务的开发区招商干部顾飞龙介绍,政企合力推动下,他们提前2个月完成标准厂房交付,帮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试生产,抢占蓝海市场。
招引项目,靠的不仅是优惠政策,更是看得见的发展前景。今年以来,针对重大引领性项目支撑不足这一短板,慈溪市创新机制,积极搭建平台,发挥“链主”企业的辐射效应开展产业链招商,成功招引一批创新能力强、示范效应好的优质项目落地。1月至10月,慈溪新落地投资亿元或千万美元以上产业项目34个,总投资额60.3亿元,项目数量同比增长41.7%。
连日来,慈溪滨海开发区谋划打造的千亩储能产业园里车来车往。目前这里已汇集德业储能、国电投绿动、硅翔技术等一批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入驻,年产值超60亿元。滨海开发区负责人介绍,硅翔及配套产业链项目的落户,不仅弥补了当地电池热管理领域的产业空白,还将有力推动电子接插件、汽配等传统行业向“新”发展。
产业链招商,发挥“链主”的辐射带动作用很关键。前不久,慈溪智能家电高新区依托减速器单项冠军中大力德公司召开机器人全链招商会,吸引一众科技型项目路演的同时,还为前者物色多家上下游“潜力股”,业务涉及具身智能等多个细分领域。
“我们正逐一挖掘多家机器人产业相关领域项目的投资需求,对有意向落地的项目提供专业化基金配套和审批服务。”高新区投资合作科负责人介绍。
聚焦补链、强链,慈溪整合资源为好项目腾出发展空间。慈溪市投促中心招引宁波首家9610模式(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境电商企业落户环创中心,助力家电等标志性产业链出海;慈溪工贸集团创新“先租后售”机制,新建1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内已落户盘古跨境、罡景光学等数十个优质项目;浒山街道通过城市改造引入全球头部灵活办公空间项目,补上了慈溪在高端国际商务板块的产业链短板。
为提升产业链招商的精准度和效率,慈溪率先推出“链长制”工作机制,由一位市领导领衔一条重点产业链,通过组建跨部门招商工作组,为大项目招引提供即时决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