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 看浙里

横店影视节,大咖如是说

2025-11-03 14:26:48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沈听雨 杨振华 傅颖杰 编辑:

  这些天,横店星光熠熠。2025年横店影视节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影人、行业专家、影视公司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围绕中国影视业如何产出更多好作品,大家说了许多实在话。

  正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有关负责人在现场所说,接下来中国影视行业要创造别开生面的未来,更要进一步聚焦创新来培育影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断加强内容与技术、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与AI共舞

  本届横店影视节期间,“AI”成为热议的关键词。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爱奇艺创始人龚宇直言,生成式AI正对影视行业形成“颠覆式冲击”。他认为,如今影视行业新的挑战正来自AI。自2022年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后,其发展势头惊人,能生成人类想到甚至未想到的内容。

  龚宇将行业对待新事物的态度总结为“看不见、看不上、看不懂、追不上”,“就像过去这几年微短剧冲击传统影视行业那样,如果大家不及时跟进,接下来对AI不仅会‘看不懂’,明年可能进入‘追不上’阶段。”

  “行业人才分布当前呈‘金字塔形’,但AI或将使其转向‘哑铃形’,即顶级创作者借助AI辅助,价值会更高,初级编剧、演员等将面临较大冲击。”龚宇说。

  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则结合创作实践表示,现在在创作中会大量应用AI工具,“原来画一张概念图可能一个人要花三四天,现在一天能生成200多张。”但他也提出,AI发展更需要高级人才和顶级的美学判断,虽然技术能节省大量时间,但审美的判断是未来创作最本真的东西。

  “对影视业来说,AI带来了新的机会。”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强调AI带来的挑战并不是为了“贩卖焦虑”,而是希望影视行业从业者能重视AI发展,持续跟踪技术动态,并从中探索出一条适合的合作路径。

  以剧本为核

  今年横店影视节上,中国视协制片人工作委员会会长、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鸿亮说起影视行业现状,现在网络平台从“抢IP”转向“控成本”,长剧被微短剧等分流,电视台采购率下滑,且创作一定程度上陷入观望,行业供给与创新滞后。

  在此背景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台了“广电21条”,以提振影视行业。侯鸿亮坦言,这些行业政策的最终指向是回归故事本质,“观众最终会为优质内容买单,而非依赖流量或噱头。”

  他提出,行业应建立“以剧本为核心”的协作模式,同时也进一步强调,所谓的剧本中心制并不是抬高编剧,而是让整个链条以剧本为核心,编剧打地基、导演立结构、演员赋情感,平台用算法和口碑放大好内容。只有各方各尽其职围绕剧本主线发力,作品才能拥有“生动灵魂”。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也表示,对于当下的中国观众来说,塑造能够让观众共情的人物形象愈发重要,只有让人物形象和观众产生最大的共情力,才能不断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看电影。而这一切归根结底,就是要看作品本身,既要有思想高度,也要有生活温度。

  多去想观众

  不论是拥抱新技术,还是立足好故事,在今年的横店影视节上业内人士达成共识——面对新时代、新语境,中国影视人要坚持创新,为观众提供新的故事和新的体验。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贾樟柯建议创作者要勇于突破框架,尝试新的表达。他说:“中国影视剧要想‘破圈’,关键在于不断为观众提供新的内容与新的体验。过去,我们总在思考观众想看什么样的电影,现在我们应该尝试去想观众还有什么样的电影、什么样的故事没看到。”他以热播剧《沉默的荣耀》为例,这部作品以“1949年后隐蔽战线在台湾的斗争”为切口,在熟悉题材中找到陌生视角,恰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

  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会长周新霞对此表示赞同:“过去叙事一定要把开端、过程、结尾讲得清清楚楚,今天我们如果再那样完整地讲一个故事,观众不一定爱看。现在我们要尝试用新的观念完成新的表达。”

  创新,意味着影视全产业链的迭代更新。浙江也向更多影视人发出邀约——即将出台推动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剧等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研究制定加快电影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迭代电影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为更多电影人来到浙江、好项目长在浙江提供“阳光雨露”。

编辑:
相关新闻

这些天,横店星光熠熠。2025年横店影视节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影人、行业专家、影视公司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围绕中国影视业如何产出更多好作品,大家说了许多实在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