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2时,杭州凯旋路247-1号的诺巢蓝领公寓外,淘宝闪购骑手魏平和周浩楠风尘仆仆地走进社区食堂。公寓工作人员李醒醒打开保温箱,递来两份打包好的饭菜。“两荤一素,还热乎着,一份只要9.9元。”魏平扒着饭说,外卖送单时间不固定,以前就怕没地方吃饭,现在有了公寓提供的爱心餐,心里踏实许多,“身边的二三十位同行,都喜欢来这儿吃饭”。
上城区是杭州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约有3万余人。这幢6层小楼,被小哥们称为在杭州的第二个“家”。“新就业群体奔波在路上,我们就把服务站点建到他们最需要的地方。”上城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通过“政府+社会+市场”协调模式建起诺巢蓝领公寓,累计为2000余人次提供低价宿舍。同时,楼里还集成了餐饮、超市、充换电等服务,为新就业群体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温暖家园。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诺巢蓝领公寓负责人王琢如说:“住宿是新就业群体落脚杭州的头等大事,我们拿出了4层116间宿舍,提供给公寓附近的快递网点员工,每间每月租金500元左右,是市场价的三分之一。”
在诺巢蓝领公寓住了3年,顺丰速运快递员林阿伟有百余名“邻居”,大部分都是网点同事。他笑称住在这儿是过上了“零通勤”生活,“电梯按个‘1’就到岗了。”比起过去住在5公里外,不仅节省了房租,一日三餐也有保障,不管多晚下班都有热乎的爱心餐,有时还能去文化角看看书。
楼里有什么,取决于小哥们需要什么。在一次社区调研中,不少骑手提出没地方充电,没多久公寓就“上新”了——凯旋街道“承包”了附近高架桥下的闲置空间,为公寓配套了8组换电柜和300余个充电插座,小哥们吃饭休息时还能顺带充换电。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到,要推动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去年以来,诺巢蓝领公寓开设了“奋斗者学院”,相继推出急救、摄影、无人机等15门课程,年培训1200余人次。“免费课程几乎期期爆满。”王琢如说。
从一栋“小哥楼”出发,到湖滨街道东坡路社区“尚小驿”的专属停车位,再到四季青街道钱江苑社区“小哥驿站”24小时休息区,上城区已在商圈、楼宇、小区等新就业群体活跃处建成了178个综合服务站点,提供六大类24项服务。上城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上城区将推广“小哥圆桌会”,健全新就业群体意见建议收集渠道,加快推动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区和“一呼百应”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