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 看浙里

全国第八!金华外贸何以逐浪前行?

2025-08-05 14:54:40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何贤君 徐贤飞 编辑:龚晓

  俯瞰金华。金华市委宣传部 供图

  最近,我国主要外贸城市上半年进出口数据陆续公布,外贸十强格局迎来新变化。

  当深圳与上海为“外贸第一城”的桂冠展开毫厘之争,当东莞与宁波在“抢五”赛道上激烈角逐,一个身影在强手如林的外贸版图上悄然崛起——浙江金华。2025年上半年,金华以5086.8亿元进出口总额跃居全国第八,20.1%的惊人增速领跑十强城市。

  从2023年的全国第12位,到2024年超越成都和杭州跻身十强,再到2025年上半年连超青岛、厦门,金华如外贸森林中一株速生乔木,在逆风中伸展出了独特轮廓。

  在世界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金华外贸逐浪前行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潮新闻制图

  一

  金华外贸的发展根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出口。据金华海关数据,上半年金华外贸出口额高达4533.7亿元,同比增长20.6%,占进出口总额的近九成。

  地处浙中之心,金华是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是生产、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地和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同时也是“义新欧、义甬舟”大通道起点。在“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等机遇带动下,依陆出境、依港出海,金华独具优势。

  “传统欧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叠加上半年关税上涨、成本增加,外贸利润被严重压缩。”这是采访中多数企业主给记者的反馈。

  “往新市场要增量”,成了金华破题的关键。

  在巩固美国、欧盟等传统市场的同时,重点突破“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单拿非洲来说,如今,常驻“世界超市”义乌的非洲客商超3000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3万名金华籍商人长年在非洲经商。

  卢旺达采购商在当地“带你到中国”展厅挑选义乌小商品。 拍友 马雯雯 摄

  金华润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主要在非洲销售民族服装,从2015年到现在,业务翻了20倍。在非洲,公司品牌“YOU&ME”已颇具名气。“我们还在尼日利亚建了40000平方米的厂房仓库,今年新增加了新能源产品,已经在非洲开设专卖店。”公司董事长洪泓说。

  义乌市今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3D打印玩具,在美国市场的占比一度高达八成。这两年,在政府引导下,进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自2024年下半年至今销售额增长了近50%。“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公司负责人吕旭连上半年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数据显示,上半年金华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262.9亿元,同比增长24.4%,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4.1%;

  推动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展会,尤其是新兴市场展会,也是金华市开拓多元贸易市场的有力举措。今年以来,金华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出境拓市场、寻商机。实施“百团千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上半年共组织64个团组、2382家次企业出海拓市场。

  永康企业在印尼雅加达国际工业周上现场签订订单1.6亿元;75家金华企业在泰国礼品展中斩获东南亚市场新商机;义乌还把文具展办到了海外……

  “在家里,都是困难;走出去,都是机会。”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外贸经理吕思齐坦言。

  如今,全球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多数都已经开设了线下服务站点,不少如非洲Kikuu、中东Noon等海外新兴平台也陆续前来,加速金华跨境电商触达全球万亿市场。

  所以,当一些传统外贸重镇仍在欧美成熟市场深耕时,金华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已悄然绘制出一幅以“一带一路”为轴心、覆盖中东、拉美、非洲的广阔贸易地图。外贸版图上的每一条新航线,都承载着金华企业破浪前行的勇气与智慧。

  二

  更深层的动力,源自其产业结构质的蜕变。

  当人们记忆中的金华,还停留在日用百货、圣诞礼品等传统小商品时,一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金华制造”已悄然站在了舞台中央。

  今年6月,浙江华储新能源有限公司向缅甸出口170个家用储能锂电池产品,订单金额达82万元人民币,实现了浦江县锂电池产品出口零的突破。

  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锂电池等“新三样”正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外贸增长的核心引擎,在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上有着重要作用。金华海关结合辖区“新三样”产业实际,依托智慧海关建设,充分应用大数据,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有效压缩通关时限,助力“新三样”产品出口蓬勃发展。上半年,金华海关共完成出口锂电池类产品危险货物运输包装使用鉴定659批,同比增长95.5%。

  而锂电池类产品出口猛增,从一个侧面印证,金华制造正完成从“价格低廉”到“技术领先”的深刻蜕变,在全球价值链上奋力攀登。

  在金华市新能源汽车小镇零跑汽车智能工厂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飞速运转。潮新闻 记者 金思成 摄

  高附加值产品,也正在逐渐打开金华外贸的增长新空间。数据显示,上半年,金华机电产品出口1856亿元,同比增长20.2%,占全市出口总值的40.9%。其中,新能源产业表现尤为耀眼: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产品出口激增212.1%,成为带动增长的最强引擎。

  据业内人士分析,金华拥有汽车产业链关联企业多达1500家,包括众多业内老牌企业和新锐“黑马”,如零跑、今飞、万里扬、世宝、步阳等。这些企业的聚集,为金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6月,零跑汽车全系交付再创历史新高,达48006辆;上半年累计交付221664辆,稳居造车新势力前列。

  金华武义县的浙江周立实业有限公司,过去主要生产传统汽油动力扫雪机,巅峰时每年出口15万台。后来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一度回落至10万台。今年公司新研发的4款锂电类扫雪机一经上市,凭借更环保、维修保养成本更低、使用感更舒适等特点,重获海外客户好评。“向新技术要出口增量,永远不会过时。”企业负责人表示。

  不过,金华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言,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金华依然存在科技聚焦产业不够、科研成果转化不畅、孵化加速质效不高等问题。

  为此,今年金华专门出台了《金华市大孵化集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积极谋划建设12个区域性孵化集群,力争到2027年,省级以上孵化器、孵化总面积、在孵企业数3项重点指标均实现“翻番”,累计分别超过30家、300万平方米和4000家。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驱动型跃迁,不断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

  三

  金华外贸能有今天的发展,也离不开其精心培育的开放“软”“硬”环境所构成的独特生态。

  金华是吃“改革饭”、走“改革路”长大的。这里既是全国改革的“试验田”,也是联通全球的“新枢纽”。

  去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的函发布,为金华在“买全球”上加速破题、“卖全球”上迭代深化赋能。这也意味着,金华迎来了进一步开放的发展新机遇。

  为了牢牢抓住这一机遇,金华一手抓贸易机制优化,一手抓贸易通道畅通,全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强市,让金华的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依陆出境。建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4月,长三角地区首趟整列铁公多式联运班列启程,驶向塔什干;6月,浙江中欧班列运行的第26条线路开通,通往阿塞拜疆巴库……上半年,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累计发运集装箱13.1万标箱,同比增长11.1%。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正式运营。潮新闻 记者 倪雁强 摄

  依海出港,提升海铁联运的集疏运效率。3月,世界超市与世界大港联手,金华好物可以搭乘海运专线直达德国威廉港;6月,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正式运营,开启了义乌小商品由陆港直接启航全球的新航程。与此同时,金华还开辟了义乌、永康至温州港的海铁联运新通道,打通了金华又一出海口;还开通金华兰溪、婺城港区至嘉兴乍浦港的集装箱运输航线,助力内河航运复兴。

  金华(义乌)获批成为全国14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之一;海关10条支持义乌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一系列开放举措,让我们看到了金华外贸的未来潜力。

  然而,暖风劲吹之下,亦需冷静审视前路荆棘。

  “从外贸比例看,金华的进口数据大致是出口的十分之一。在深化国贸改革大背景下,寻找新领域的突破口至关重要。”金华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国家税务总局第17号公告的发布,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华市场采购贸易,可能出现部分出口业务无法开展等问题,对出口大局产生一定冲击。

  外贸出海无坦途,金华要时刻做好应对的准备。

编辑:龚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