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 看浙里

20年发生了哪些大事件?来浙江展览馆,看看这些画

2025-07-16 14:44:19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陈新怡 编辑:龚晓

  “今年是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是文化精品丰收、文化研究丰硕、文化保护丰实的20周年,也是浙江文化产业、文化阵地、文化传播、文化人才全面发展的20周年。展览用绘画的方式,让观众可以感受到这20年间浙江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浙江人民满满的精神风貌,也可以看到浙江文艺界全面发展的精神风貌。”7月15日,文润之江——“新时代 新征程”浙江重大题材美术精品创作工程作品展在浙江展览馆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回望浙江大地上的思想之光、实践之路与创新之变,感慨地说。

  本次展览共展出的61件美术精品力作,皆由浙江美术名家及青年新锐艺术家创作,汇聚浙江美术界老中青艺术力量,涵盖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等多种形式,分“蓝图引航”“光华霞举”“逐梦征程”三个板块,丰富多维地展现了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年来的重大创新实践和丰硕成果。

  文润之江——“新时代 新征程”浙江重大题材美术精品创作工程作品展览开幕式现场

  “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中攒动的人群、“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交接欢呼的瞬间、“良渚论坛”时外国友人对五千年文明的感慨……这些浙江文化建设20周年的重大事件,都被艺术家用画笔记录了下来。他们或聚焦重大文化地标拔地而起的时代印记,或捕捉农村文化礼堂里的欢声笑语,或描绘良渚文化、宋韵文化、上山文化等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或渲染之江大地上的精神共富图景。

  “文艺创作有千万条办法,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时代的脉搏,感受人民的所想,更好地理解我们作为艺术家所要承担的责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家何红舟说。

  文润之江——“新时代 新征程”浙江重大题材美术精品创作工程作品展览展厅现场

  文润之江——“新时代 新征程”浙江重大题材美术精品创作工程作品展览展厅现场

  顺应时代、顺应题材,做当代文化的调整

  一走进展厅,《文化兴邦——八项工程》版画便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和其他传统版画相比,这幅版画从尺寸到色彩、从造型到语言,都显得非常不一样。

  “在刚开始创作时,我们还有一点担心。因为题材比较重大, 创作时间也比较紧张,如何从浙江文化建设20周年如此丰硕的成果之中挑选出典型的案例,也成了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鲁利锋表示。

  最终,鲁利锋及团队成员根据文化建设“八大工程”——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确定了八个主题内容:“比如文化阵地工程我们选择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农民画,文化传播工程我们则选择了在国内外都非常有名的戏曲《梁祝》的展演,文化保护工程我们则把目光放到了大运河。在甄选的过程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文化建设的具体成果,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典型场景来具体反映浙江文化建设20周年的点点滴滴。”


  《文化兴邦——八项工程》 鲁利锋 初艳淼 王克景 孔国桥 版画 220cm×110cm×8

  这样的回望也出现在了版画《光影竞风流——建设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象山影视城》 之中,从横店影视城的广州街、秦王宫再到象山影视城的襄阳城,从导演看显示器的瞬间再到灯光师忙碌的身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设计学院造型基础(附中美术)教研室主任沈玉佩和其他团队成员以横店影视城、象山影视城为例,捕捉到了浙江文化产业促进工程蓬勃发展的各个关键节点。

  沈玉佩透露:“所有文化产业背后,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我们所想要描绘的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真正投入的状态,无论是动作、神情还是神态,我们都进行了反复修改。”

  《光影竞风流——建设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象山影视城》 沈玉佩、黄琦、陈瑜婷 版画 80cm×160cm×4

  历史现场与艺术表现的双向奔赴

  “天呐,这个良渚论坛的场景,我就在现场。”站在《互鉴——举办“良渚论坛”》 油画面前,有记者感慨道。

  是展现良渚论坛?还是展现良渚博物院?亦或者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在创作作品前,何红舟和杭州画院(杭州油画院)副院长汪文斌讨论了许久,他们纠结:哪个场景才能更好地展现良渚5000年文明历史的风采?

  自2023年起,连续举办两届的“良渚论坛”已经吸引了109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名嘉宾参与,逐渐成为全球文明对话大平台、“一带一路”交流大舞台、中华文明展示大窗口。“当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来到良渚,如何通过一个场景,融入他们对5000年文明的回望与期冀?”通过对良渚文明的再一次梳理,何红舟和汪文斌决定把目光转向“良渚论坛”嘉宾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那场采风之行。

  在作品里,不同肤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嘉宾们纷纷掏出了手机对着良渚古城模型仔细拍摄,远处一位外国嘉宾正在和良渚的专家们进行愉悦的交流。“互鉴,是我们画面的中心内容。当艺术家们来到良渚,通过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我们可以看到古老的良渚文化在与世界的对话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何红舟说。

  《互鉴——举办“良渚论坛”》 何红舟、汪文斌 油画 220cm×380cm

  在第二届“良渚论坛”开幕当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也正式开馆,同步举办的还有“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大展”。作为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在浙江文化建设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重大的历史时刻,展览自然也不能错过。

  作为新一代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的领军人物,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邬大勇用画笔在作品《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构建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交付的精彩瞬间。

  如何通过一张画梳理横跨筹备十几年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邬大勇坦言,很难。“在构思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草图的修改。刚开始我们想在画的背景上呈现出从宋一直到明清的各类经典画作,但第一稿出来之后,许江院长提了很多意见,他建议不如只放三张中国传统绘画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品,以此高度凝练‘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本身的意义。”邬大勇回忆道。

  郭熙的《早春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巨然的《万壑松风图》……中国的丹青长河在作品中缓缓展开,与之相对应的是画中人物的神态,或激动或欢呼或认真……“像是在还原一个现场,又带有一定的超现实主义。”邬大勇说。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邬大勇、陈洁 油画 240cm×330cm

  在乡村中找到诗和远方

  以文化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也是浙江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从改变人居环境到建设“精神家园”,文化的力量在浙江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显得愈发重要。

  《春山有约——人文乡村建设》《文化的力量——深入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展厅之中,有多幅作品展现了“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来乡村的精彩蝶变。

  在桐庐县富春江镇蟹坑口村青龙坞,隐藏着一家名为“放语空乡村胶囊书店”的独特书屋,作为中国首个乡宿文创现象级热点,中国美术学院在读博士生沈晓明在《春山有约——人文乡村建设》中用画笔记录下了这个乡村的春天。

  有层次的绿色构建了画面的主基调,背着竹笋的中年村民与慕名而来的城市青年相遇,构成了暖意融融的瞬间。沈晓明介绍道:“在青龙坞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旧的乡村文化与新的城市文化相互交替。农村哺育了城市,与此同时,城市反过来哺育农村。春山有约,这不仅仅是乡村和城市的约定,更是新农人来乡村找回诗和远方的约定。”

  《春山有约——人文乡村建设》 沈晓明 国画 240cm×377cm

  在浙江省油画院集体创作的《文化的力量——深入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 中,则隐藏着另外一个“人气村”,那便是义乌后宅街道李祖村。

  如何将乡村旅游建设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展现文化的力量?

  在创作之初,浙江省油画院画师甘晟和同伴思索着。经过重重的考量,他们决定将作品的背景设定在科技馆,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不同装扮、不同年龄的观众们通过投影,不仅能够欣赏到下乡的戏剧,也能感受城市中机器人带来的朝天热火。

  此次展览既是回望来时路的全面总结,更是对踏上新征程的深情召唤,通过61件作品,观众们探寻着浙江文化发展的基因密码,也感受着文化润物无声、向善向美的力量。

  “通过多彩的答卷,我们在展览中发现,文化不仅点亮精神,也点亮经济,点亮山川。文化不仅仅是软实力,要能转化成经济的硬实力。”许江说。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30日。

  《文化的力量——深入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 浙江省油画院 油画 220cm×348cm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文润之江——“新时代 新征程”浙江重大题材美术精品创作工程作品展览

  展览地点:浙江展览馆

  展览时间:2025年7月15日——2025年7月30日

  部分展览作品展示

  《春山有约——人文乡村建设》 沈晓明 国画 240cm×377cm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张敏杰 木版 239cm×449cm

  《光影竞风流——建设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象山影视城》 沈玉佩、黄琦、陈瑜婷 版画 80cm×160cm×4

  《互鉴——举办“良渚论坛”》 何红舟、汪文斌 油画 220cm×380cm

  《起点——大运河》 茹峰 国画 80cm×980cm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邬大勇、陈洁 油画 240cm×330cm

  《文化的力量——深入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 浙江省油画院 油画 220cm×348cm

  《文化兴邦——八项工程》 鲁利锋 初艳淼 王克景 孔国桥 版画 220cm×110cm×8

  (图片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提供)

编辑:龚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