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酒店宾馆‘抢’菜。”
这是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杭州人之间蛮流行的一件事。
有网友专门开了一个多小时车从余杭未来科技城跑到萧山山阴路买红烧蹄髈和卤鸭。
“以前到酒店吃席才能吃到的特色菜,现在酒店门口的摊位上就能买到,价格还实惠。”住杭州萧山山阴路的来大伯在萧山宝盛宾馆的外摆摊位花20元买了10颗手打鱼圆。尽管不太了解酒店为啥也要摆摊,但他打心底里觉得这是件好事。
3月18日,浙江省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宣布,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利用自有场地进行外摆促销,支持符合条件的临街商铺开展外摆经营。
近期,杭州萧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在辖区多个大型商圈综合体开始整体推进商业外摆相关工作,并联合商务部门协同推进餐饮外摆,支持符合条件的商家合理开展外摆经营。
五一假期,萧山不少开辟了外摆摊位的酒店宾馆人气爆棚。
第一波开始外摆的酒店宾馆赚到钱了吗?
五一假期卖出500多只卤鸭
外摆一小时菜品基本售罄
5月6日下午3点,杭州萧山宝盛宾馆北侧的停车场地带,一个个外摆摊位支了起来。“卤鸭、蹄髈、鱼圆,全是最地道的本地滋味,欢迎来买。”穿着酒店制服,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在摊位前吆喝。
“我住滨江的,来过好几次了,孙子爱吃他家的卤鸭,特意赶过来买。”徐大伯举着大拇指点赞,知名酒店搞起外摆摊位,卖卤味和凉菜是很有想法的创新,“酒店的品质,农贸市场的价格。”
宝盛宾馆外摆摊,工作人员正在上菜。记者 施雄风 摄
现场,不时有开着奔驰、宝马的客人前来。“买菜停车免费。”宾馆门口的保安引导客人将车停入酒店车位。“我是听办公室同事说的,宝盛宾馆开始卖熟食了。”一位年轻人买了一份蹄髈和几个大肉包。
宝盛宾馆的总经理潘瑶告诉记者,一个多月前酒店开始尝试外摆,现在生意越来越好:“卤鸭是店里招牌,这个五一假期,光卤鸭就卖出了500多只。”
家乡园度假酒店外摆摊位上已经销售一空。记者 施雄风 摄
下午4点半,几公里外的家乡园度假酒店当天的外摆接近尾声。
“蹄髈、卤鸭都卖完了,我们马上就要收摊了。”负责人沈爱琴说,每天下午3点半左右出摊,一个小时左右菜就都卖完了:“晚上店里还要正常营业,傍晚5点前基本就要收摊。”
摊位旁放着几个保温箱,时不时有在线上的客人跑来。“他们都是直播间下单后来店里拿的。”沈爱琴告诉记者,酒店外摆的同时还会搞直播,直播间人气旺的时候能有上千人:“大家喜欢这种看得见的烟火气,有些粉丝看了直播后,还会赶过店里吃。”
日均营收超万元
多家酒店负责人:不怎么赚钱但很值得
赶来买东西的市民观点比较一致,到大酒店和宾馆门口的外摆摊位来排队消费图的就是实惠和品质。
家乡园度假酒店一个二斤多的蹄髈卖38元、宝盛宾馆半只卤鸭卖39元,一颗手打鱼圆卖2元……从价格上来说,外摆的这些菜品比酒店堂食要便宜一些。
“有些地方的商家推出了剩菜盲盒,一开始我也以为他们在搞这种活动,但过来一看,都是新鲜出炉的。”宝盛宾馆门口一位正在选购的年轻人觉得很划算。
宝盛宾馆正在外摆中。记者 施雄风 摄
“堂食和外摆菜品的食用场景不同,并不是所有菜品都适合外摆,要考虑的问题更多。”宝盛宾馆的餐饮负责人鲁永伟说,像醉虾、醉蟹这类的腌制品就不太适合外摆,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菜品的分量和价格也很重要。
随着酒店外摆走红,网友们自发给酒店打的“广告”也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误解。“有人说店里188元的菜在外摆摊39元就能买到。这是不准确的。”鲁永伟解释,菜品分量不同,外摆的菜品分量针对的是家庭用餐,量少了自然就便宜了。
家乡园度假酒店和宝盛宾馆的外摆摊每天能做到万元以上的营收,但负责人都表示不怎么挣钱。“食材本身都是酒店餐饮的标准,像卤鸭都是每天新鲜做出来的,而且全都是大厨现做,品质考究。”潘瑶说,除掉硬成本,利润就不多了。
外摆的卤鸭。记者 施雄风 摄
家乡园度假酒店的沈爱琴则把外摆档口产生的部分利润作为奖金发放给运营的员工:“有员工一个月靠外摆就能拿到上千元奖金,员工们也有把外摆运营好的动力和信心。”
4月家乡园度假酒店靠外摆实现了40多万的营收。“亏肯定是不会亏的,但作为酒店宾馆,也不指望着这块业务赚钱。”沈爱琴说,外摆给酒店带来的是名气,“让更多消费者知道了自家酒店的菜品品质,这一点很重要”。
宝盛宾馆总经理潘瑶则表示,外摆经营正在重构酒店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宝盛宾馆在萧山本地是一家老牌酒店,商务宴请、婚宴喜宴是重要营收,通过外摆让更多消费者建立对酒店的好感,从而促进未来订单的达成。”潘瑶说,已经有一些商务订单中有客人点名要外摆摊销售的卤鸭和蹄髈了。
有序推进商家外摆
城市管理部门:探索过程中需要互相理解
沈爱琴的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了3月18日浙江省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关于支持外摆的相关新闻。
事实上,家乡园度假酒店去年年底就开始搞外摆了。“当时是在停车场里尝试。”她说,一开始搞外摆,运营团队都不同意,一方面担心菜品卖不出去出洋相,另一方面又觉得搞外摆摊自降身价。“先后讨论了三次,我还是想尝试,真的亏本算我的。”沈爱琴说。
家乡园往日外摆的人气。受访者供图
外摆前,家乡园度假酒店考虑了很多。
摊位摆在哪儿,推出哪些菜品,如何让外摆摊位能有人气……
反复考量以及咨询了城市管理部门后,店里决定将摊位摆在院子里的停车场区域。“下午不是客流高峰,停车场本来就空着,而且也便于打扫,不影响交通。摆摊用的灶具架也做了设计。”沈爱琴告诉记者,蹄髈、东坡肉、卤鸭都需要小火慢炖,用煤气瓶太危险,天然气管道通过来也不现实,酒店就去厂家定制了一款用煤饼炉加热的灶具。
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像家乡园和宝盛宾馆等一类的酒店宾馆在外摆经营时都避免了占道经营、违规搭建等问题,同时经营时段的现场秩序和卫生都把控得很好。
酒店外摆的菜品。记者 施雄风 摄
“我们发现辖区一些餐饮店有迫切的外摆需求。”萧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工作人员说,3月下旬,联合商务部门开展摸排后,萧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初步确定了“餐饮外摆”的具体方案。
“实际操作中,‘餐饮外摆’比‘商业外摆’更复杂一些。餐饮门店除了要有合适的外摆区域,还应当在营业时间、噪声污染等方面有所考量。因此,在外摆正式落地前,我们抓紧时间召集各家餐饮店的负责人开了堂‘合规外摆专题培训课’,把外摆的规范性和注意事项作为前置指导的重要内容。”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审批流程的优化,4月初就有餐饮店顺利“开摆”,目前共有13家餐饮店加入此次外摆试点,运行至今未出现一例违规行为。
“为了减轻商户的负担,每个相关的属地中队都派出了一名‘陪跑’队员,商户对政策有什么不清楚或者材料准备方面有困难的,队员会第一时间帮助。”这名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继续加大对“商业外摆”的支持力度,稳步推进“餐饮外摆”的试点工作,在安全、有序、规范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