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 看浙里

沙里“种”出金叶子!平湖芹菜沙培模式成全国样板

2025-04-11 09:40:09 来源:潮新闻 作者:见习记者 孔玉叶 共享联盟·平湖 刘维佳 陆丽君 编辑:龚晓

近日,在平湖市广陈镇的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棚内,今年首茬沙培芹菜迎来丰收。这里没有泥土的黏重,也闻不到刺鼻的农药味。“我们的沙培芹菜要比普通芹菜香味更浓郁,而且少筋少渣,口感比较脆嫩,这一批已经被商超订完了!”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马千文指着不远处成捆的芹菜,工人正将它们装入印有商超标签的定制包装篮内。

传统芹菜种植长期面临病虫害频发、农药残留超标等痛点。马千文坦言,传统土培模式下,连作障碍和管理粗放导致产量与品质难以突破。2019年,绿迹农业团队在西北地区考察时发现,当地沙培的水果不仅甜度高,且几乎不用农药。“沙漠里能种瓜,为什么不能种菜?”带着这个念头,团队回到平湖,在试验棚里开启了“跨界”冒险。

“技术的核心在于‘清洁化基质’与数字化管控的双重突破。”马千文蹲下身,捧起一抔沙粒说道,“我们对这些沙的径粒大小、粗细占比都有严格标准。”在平均10厘米厚的沙土下,还铺设了一层防草布,根系不接触土壤,病虫害传播链条就被切断了。

与此同时,数字化系统贯穿种植全周期。棚内部署的温湿度、二氧化碳等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传输至企业自主研发的生产管理平台。系统可自动分析环境参数,调节滴灌频率和肥液配方,并支持多基地协同管理,管理人效大幅提升。

“目前,我们的芹菜沙培种植面积已超千亩。近年来,我们在持续优化芹菜沙培模式,研发团队已从3人扩容至近20余人。”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魁坦言,科技赋能农业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沙培芹菜商品率提高10%,亩均产量超5000斤,年均产值提升30%-50%。因无农药残留、口感脆嫩,其市场售价较普通芹菜高出30-50%。目前,绿迹农业与大型商超、社区门店达成订单合作,稳定供应优质产品。同时,平湖市还通过“共富大棚”模式,由村集体投建大棚,绿迹提供技术并运营,带动周边100余户村民就业,截至目前累计增收超500万元。

就在几天前,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发布首批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模式名单,这一“设施沙培+精准管控”芹菜种植模式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芹菜类生产标杆。余魁表示,随着标准化生产能力的成熟,绿迹农业的沙培模式正从浙江走向全国。下一步,绿迹将持续优化沙培模式,并拓展沙培技术至豇豆、韭菜等多品类,持续探索重点品种绿色、优质、高效的生产模式。


编辑:龚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