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 看浙里

生活烟火气里聚起“国际青年人才社区”

2025-04-10 09:20:36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项捷 西湖微融圈 郑经纬 编辑:龚晓

8盘菜仅需几十元,小和山社区食堂“圈粉”留学生

中午时分,杭州西湖区留下街道的小和山社区食堂内,罗马尼亚留学生静笑端着一盘家常豆腐落座,周围还有许多不同肤色的年轻人正热烈讨论着如何“拼餐”。这家开业仅半月的小食堂,意外成为周边高校留学生的“校外食堂”。

小和山高教园区是全省留学生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等高校每年都要招收2000余名国际学生。留下街道顺势打造“国际青年人才社区”,从8盘菜仅需几十元的社区食堂,到藏身小区里的千元公寓,再到能尝到印度咖喱的跨国料理店,一条独具特色的国际生活链正在这里悄然形成。

比美食更温暖的,是“家”的打开方式。在小和山新苑小区,多栋居民楼挂上了“国际青年人才公寓”的牌子。居民刘宝玲的房子几乎住满留学生,如今她已能熟练地用英文同留学生进行日常交流。“属地街道、社区、派出所牵头,校方背书,统一整租,第三方运营,家电一应俱全。”刘宝玲说,整租也稳定,每间房平均1000元的月租金,每年光房租收入就有10余万元。

小和山社区民生综合体成了留学生们的新据点,从生活配套到创业支持,服务不断升级。内部常设留学生工作室,每晚都有人来这里碰撞火花。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就像国际版的“邻里中心”,正在装修的直播间以及近200平方米的留学生共享办公区,都将为留学生的创业和交流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随着高校扩招,来小和山社区租房的留学生从去年开始不断增加,人数翻了3倍,眼下已超过300人。面对该群体服务需求大、融入社会难、监管漏洞多等一系列管理新难题,留下街道打出“数治+共治”的组合拳。

“线下因地制宜打造‘国际青年人才公寓’,可以集中管理,并及时提供帮助和服务;线上依托‘房东网格码’和‘多方互助群’,实现租户信息及时更新,服务24小时响应。”留下派出所副所长金玉荣说,他们同步建设了高教园区警务站和西湖移民融合服务中心,实现从法律培训到纠纷调解全覆盖。“‘房东网格码’是一套‘一户一码、一码多用’的出租房信息系统,利用其能迅速掌握辖区内留学生租房相关数据,从而做好重点房屋服务与管理。”留下街道有关负责人说。

小和山下的这片土地,正用最具烟火气的方式书写着国际化社区治理的新篇章,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这里,让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激发出绚丽的火花。


编辑:龚晓
相关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