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特行动82周年纪念日,一批史料和实物首次在衢州展出

让血与火铸造的友谊代代相传

2024-04-19 10:29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王璐怡 于山 钱洁瑗 共享联盟·衢州 蓝晨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4月19日讯(记者 王璐怡 于山 钱洁瑗 共享联盟·衢州 蓝晨) 透明展柜里,飞机机身碎片、前机舱机枪万向射击口残骸、陆航士兵常服领章等展品静静地躺着,还有一张签满名字的作战地图、一封充满感情的回信……把人们带回那个惊心动魄的年代。18日,在杜立特行动82周年纪念日当天,“血与火铸造的友谊——杜立特行动衢州大救援主题展”在衢州杜立特行动纪念馆正式开展,珍贵文物首次集中大规模展出。

  1942年4月1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陆军航空兵中校杜立特率领16架B-25轰炸机奔袭日本后拟前往衢州降落,但途中由于油料不足等问题,弃机跳伞或迫降,得到中国军民奋勇救助。此次营救让中国遭到日军疯狂报复。杜立特行动后的一个月,日军发动浙赣战役,丧心病狂地轰炸衢州机场就达59次,并实施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战。

  1500余平方米的展厅中,一段段文字、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记录下这段血与火的历程。也是在血与火中,中美人民结下了珍贵的友谊。

  人潮中,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代表威廉·罗斯·康特伯格和妻子特雷西·戴安·康特伯格边走边听边看,不时举起手机拍照留念。威廉的外祖父是5号机副驾驶威尔德,紧急跳伞后,降落在江山大桥镇芳源村一个山坡上,次日早晨在村民毛光孝等人救援下,被安全转移至衢州,后脱险返回美国。

  当特雷西得知有25万中国平民因日军的疯狂报复不幸罹难,看到展柜里泛黄的纸张上,一列列用蓝色水笔记录的江山县美机降落地居民被敌残杀和房屋财产损失的情况,她流下了热泪。“我是一名历史老师,但我之前只知道杜立特突袭行动,不知道中国人民做出了这么大的牺牲,这让我非常感动。”她说,这段历史能够跨越时间,是双方友谊的桥梁。

  展厅墙上,一张签有两代人名字的突袭作战地图也是这份友谊的见证。这原本是2017年美国杜立特突袭75周年纪念活动中,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用以留念特制的。他们将当年父辈们用过并签名的突袭作战地图复印放大了一份,并签上自己的名字。

  “当时知道衢州要建杜立特纪念馆,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就主动赠送了这份地图。”受邀到美国参加活动的衢州市杜立特行动研究协会副会长郑伟勇说,回国时,这张长1米,宽70厘米的地图因超尺寸需折叠托运,“但机场工作人员知道这件珍贵展品的由来后,进行了仔细包装并特许作为手提行李让我带上了飞机。”他介绍,这份地图也是首次以原件形式公开。

  血与火铸造的友谊是双向奔赴的。这次主题展中,杜立特将军给营救者后人的回信等5件展品首次亮相,展示了战后杜立特本人和其他突袭者没有忘记中国人民的付出。这组展品由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张康达捐赠。

  当年,杜立特驾驶的1号机坠落在临安昌化地区,张康达父亲张振华作为翻译参与救援,并和机组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47年,张康达两岁的弟弟张生达感染结核性脑膜炎,杜立特得知后立即通过各种渠道,多次跨洋寄来了当时极其珍贵的青霉素,挽救了张生达的生命。

  历经岁月,跨越山海,杜立特行动的故事不仅见证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也续写着两国人民友好的新篇章。据悉,该主题展是纪念杜立特行动大救援82周年中美民间文化交流系列活动之一。4月16日起,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衢州举行,活动期间,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代表寻访父辈被救援的地点,与当地百姓重温往事、互动交流,让血与火铸造的友谊代代相传。

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代表苏珊·奥扎克(右一)参观衢州杜立特行动纪念馆。 拍友 谢丹 摄 

编辑:毕真
相关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18日,在杜立特行动82周年纪念日当天,“血与火铸造的友谊——杜立特行动衢州大救援主题展”在衢州杜立特行动纪念馆正式开展,珍贵文物首次集中大规模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