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架无人机平稳起飞、旋转,在实训基地空中轮番“炫技”;参赛选手全神贯注,在地面上熟练操作……7月14日,汇聚了国网温岭市供电公司13个基层生产部门45名飞手的温岭市电力行业无人机竞赛拉开序幕,将在三天时间里,上演一场与障碍对抗、与精度较真、与速度比拼的硬核较量。
“此次比赛设置越障竞速、红外测温、缺陷查找3个竞赛项目,旨在考验电力飞手在复杂环境下的无人机操控、应急处置及电力设备隐患排查识别能力,以实现精准靶向问题后不停电快速消缺,提升用户用电体验。”国网温岭市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应急保电专职陈琳说。
就比如在缺陷查找项目上,选手们需要精准操控无人机,清晰拍摄张贴在配电线路设备上的二维码,通过扫码比对赛务组预设的缺陷照片以判断缺陷等级和消缺方案。“如果拍摄不清晰,将无法扫码,如果电力知识储备不足,将无法分析判断,所以这个项目的设置就要求选手既要懂飞行技术,又要懂电力知识。”陈琳说。
此次无人机竞赛不仅展示的是温岭电力职工的过硬本领,更是行业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型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无人机在电网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复杂地形中高效完成杆塔、导线等设备的精细化排查,与传统人工巡检相比,效率大大提升,同时也能大幅降低高空作业风险。
“目前无人机已能承担日常运维巡检、故障点查找、抢修物资运输、安全稽查、激光建模、航迹巡检、红外测温、牵引架线、施工照明、工程验收、喷火除障、喊话通知等多项工作,进一步助力公司打破主网与配网线路巡检的专业壁垒,提升线路运检与应急处置效率。”陈琳说。
自2018年起,在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试点扶持下,截至目前,国网温岭市供电公司已配备106架各型号无人机,培育基层设备主人兼无人机飞手137名,年均完成约16000公里飞巡作业。
下一阶段,国网温岭市供电公司也将依托无人机管控室,在常态化开展“人机协同”作业与航迹巡检运维的基础上,以大溪镇为试点,通过机巢实现对“输电、变电、配电、用户”线路设备的24小时无时差巡检,覆盖“平时、保电、应急”三种状态,全力保障百姓、保电客户及应急场景下的用电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