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11日讯(通讯员 陈维益 侯水双)4月10日,2025年台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第44届“爱鸟周”)暨第二届“东海观鸟季”拉开帷幕。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台州摄影爱好者以及社会各界的爱鸟人士齐聚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参加启动仪式。
活动以“飞羽寻踪 共绘生态漩门”为主题。现场设有候鸟市集,并以东方白鹳、反嘴鹬、卷羽鹈鹕等湿地珍稀鸟类命名摊位。近200名市民边逛市集,边聆听各部门单位爱鸟护鸟相关做法。
受邀参加活动的国网玉环市供电公司将国家电网“绿电方舟”公益项目带到了现场。在“东方白鹳”摊位前,3面门型展架将“绿电方舟”项目在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的落地实践进行了全面展示,吸引了市民和游客驻足听讲,“绿电方舟”志愿者团队详细讲解了项目相关情况,并就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玉电实践进行了分享。
作为属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深度参与单位,自2022年以来,国网玉环市供电公司就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探索通过建设先进的微电网系统,助力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2023年,“绿电方舟”公益项目正式“结缘”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捐建的首批风光储一体供能设施,利用风、光发电、电池储能,构建起微电网,破解了偏远区域电网无法到达、监测供电不稳的难题,确保了湿地保护性监测的不间断供电。
风光储一体供能设施建成以来,目前累计发电超5万千瓦时,鸟类监测设备已连续不停电运行超6000小时。绿电赋能之下,2024年底,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累计记录到鸟类310种,在首届漩门湾湿地观鸟赛中,全球易危(VU)物种——“鸟类稀客”棕颈鸭被监测发现,这是棕颈鸭首次在浙江被发现和记录,填补了监测资料的空白。
国家电网公司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电网规划、建设、运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上,国网玉环市供电公司还主动与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沟通对接,探索监测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并形成“绿电方舟”公益项目落地的三年规划,将更多新型电力辅助技术应用到湿地珍稀鸟类监测中,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启数智化时代,同护万物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