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 聚民生

来“浙丽”看微缩镜头下的神奇生物

2024-05-23 17:30:50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通讯员 季维娜 编辑:毕真

  浙江在线5月23日讯(通讯员 季维娜)丽水,又称“浙江绿谷”,连绵不绝的青山下蕴藏着大自然的无限生机。

  2023年,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浙江省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试行)”,这也是全国首个省级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丽水以77的总得分(100分制)荣获全省第一。

  近年来,浙江丽水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良性互动。而在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推动电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征程上,丽电人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襄盛举,共赴山川,穿越千年的神奇生物在“浙丽”得以生生不息。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这片饶沃土地上,一幅生机画卷正徐徐展开。

  看!神奇生物在哪里?打开“微缩镜头”让我们一起去探寻!

  鸟中大熊猫·莲都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类,也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野鸭,在地球上已经生存1000多万年,成为如活化石般孑遗动物。中华秋沙鸭羽冠长而明显,成双冠状,嘴长而窄,呈红色,每年都会有约20只中华秋沙鸭至莲都区九龙国家湿地公园越冬避寒。

  近年来,国网丽水市莲都区供电公司员工积极探索“生态+电力”发展模式,整改湿地保护区内供电设施,日常运营必需的电力设施,其他供电设备退出湿地核心区,保留自然景观的同时也为中华秋沙鸭提供更加安全绿色的生存空间,用绿色电力擦亮美丽生态名片。

  水中大熊猫·青田鼋

  鼋(yuán)是鳖科、鼋属动物,是鳖类中最大的一种,主要栖息于内陆、流动缓慢的淡水河流和溪流中。此前由于人们过度捕杀和生存环境持续恶化,被列入了极度濒危,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素有"活化石"之称。鼋可谓是生物界的“水中大熊猫”,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是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志物种,哪里生态环境好,它就在哪里栖息安家。

  为守护濒危物种,浙江青田积极与国家和省水产研究科研单位合作,开展鼋的人工驯养工作,并建设了巨浦乡滩坑增殖放流站等3个保护栖息地,为鼋的生存和繁衍创造了优良环境。国网青田县供电公司积极配合县林业部门在全县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本专业优势,为各养殖区进行专项用电检查,保障养殖设备不间断用电,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贡献电力力量。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茭白-麻鸭共生系统

  缙云麻鸭,因全身羽毛浅粽灰色似麻雀而得名,俗称草子鸭,水鸭。缙云饲养麻鸭的历史非常悠久,700多年前,勤劳智慧的缙云人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地理条件下,充分利用“水田”这一茭白与麻鸭共同需求,在“文化就是生态,生态就是文化”发展理念下,通过世代劳作与改进,创造了“以田种茭、以草养鸭、以鸭肥田、茭鸭共生”的茭鸭共生生态系统。

  2022年,国网缙云县供电公司丽水缙云水光氢生物质近零碳示范工程在上湖村投运。该工程构建起“绿电—绿氢—生物质”绿色多能转换系统,利用茭白秸秆混合鸭粪,通过发酵池制备沼气。沼气里有效物质甲烷的占比只有55%左右,剩余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该公司利用当地富余的水电和光电制备氢气,氢气能和沼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产甲烷,使沼气利用率提高至95%以上,为乡村提供清洁高效能源,实现了废弃生物质“变废为宝”。

  人鸟共家园·白鹭

  白鹭是鹈形目鹭科白鹭属中型涉禽,体型中等,具有黄色趾;繁殖期时,眼先裸皮为粉红色,头部具有两根条状饰羽,背部和胸部具有蓑羽。非繁殖期时,眼先裸皮为黄绿色,没有头部饰羽和背部蓑羽。

  在遂昌农田里,数百只白鹭齐聚田间,时而翩翩起舞,时而漫步田间觅食,与正在劳作村民及远处的村庄形成一幅人鸟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为有效保护鸟类,预防和减少鸟类活动对线路安全运行带来的威胁,在鸟儿生息和繁衍区,国网遂昌县供电公司在鸟类聚群的电力杆塔横担上,安装依靠自然风力驱动的风车棱镜式驱鸟器以及依靠太阳能供电从而持续发声的鸣叫式驱鸟器,在保护鸟类的同时,提升供电可靠性,保障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人鸟和谐共生。

  千年瑰宝·猴头杜鹃

  松阳猴头杜鹃,又名南华杜鹃杜鹃花科,是杜鹃中珍贵的品种,生长地海拔1000米以上,猴头杜鹃花大色艳,花色是乳白色至粉红色,花冠基部有紫红色斑点,形状为椭圆状披针形,其枝干如蟠龙造型奇特优美,在松阳县箬寮原始林内,林相整齐年代古远的猴头杜鹃林达数千亩,红白相间的千年猴头杜鹃花叠锦,宛如山的华美文饰,慰为大观。

  为守护箬寮千年猴头杜鹃林,国网松阳县供电公司因地制宜将珍稀物种保护融入企业运营全流程,全面梳理珍稀物种附近易发生山火重点区域,建立“防风防山火重点区段表”,加大“人机结合”巡检力度,强化隐患排查和防范措施,让可靠电力为珍稀物种保护蓄力赋能。

  全球仅三颗·百山祖冷杉

  百山祖冷杉,属于松科冷杉属,它的叶子先端凹陷,像缩小了的燕尾,这也是冷杉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燕尾常挂满水珠,严寒冰冻之时,叶子外面常包裹着一层薄冰,宛如鲜绿的活琥珀。在浙江百山祖主峰西南坡1740米处落叶阔叶林中,分布着3株全球仅存的百山祖冷杉,成为“世界上最稀有的针叶树”。

  为保护冷杉,国网庆元县供电公司积极开展“国家电网呵护国家公园”十大行动,通过减少碳排放、减少土地侵占、减少人类活动、增加人文关注等“三减一增”行动,提炼普适于国家公园的电力守护珍稀物种实践模式。目前,百山祖冷杉已成功培育母树种子实生树83株,母树下自然萌发幼苗600余株。

  全球仅两株·景宁冬青

  景宁冬青的外叶片呈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短尾尖,骤尖头长,背面无腺点,属常绿乔木。树皮灰色,平滑;花瓣白色,长圆形,果子成熟时呈红色。景宁冬青分布较为狭窄,目前仅发现1个景宁冬青居群,共2株。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价标准,该种被评为极危,需加强保护。

  浙江景宁地理环境优越,使大批原始科、属及孑遗植物得以留存。为守护珍稀物种,国网景宁县供电公司深入践行“绿电方舟”公益项目,创建“零干扰”山区生态电网,定期开展“巡线护林员人工巡+喊话无人机智能巡+绿电云监控线上巡”三位一体立体化巡检,为生物多样性保驾护航。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嘴相思鸟

  红嘴相思鸟是画眉科相思鸟属鸟类,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长13-16厘米,嘴赤红色,上体暗灰绿色;两翅具黄色和红色翅斑,尾进黑而略分叉。在龙泉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18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竹林和林缘疏林灌丛等地。

  近年来,国网龙泉市供电公司大力实施“绿电方舟”公益项目,积极与百山祖国家公园龙泉保护中心、丽水市观鸟协会、浙江大学观鸟营等单位沟通,在仙仁村建立动物保护驿站,并组建巡线员、护林员等队伍定期开展巡检,实现“电力+生态”双赢。

  “谁道青山行不尽,更向深山深处行”。守护生物多样性,我们一直在行动。在这条路上,丽电人见证了无数的生命奇迹,这也是我们敬畏生命、坚守初心的原因之所在。征途漫漫,愿初心不改,奇迹不断。

编辑:毕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