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0日讯(通讯员 萧美办)近日,杭州与温州双双荣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成为全球湿地保护的典范。作为杭州的重要组成部分,萧山湿地同样承载着独特的生态价值与人文魅力。这里拥有9700多公顷湿地面积,湿地保护率达20%以上,今天让我们透过镜头,共同探寻这份独属于萧山的“生态浪漫”。
湘湖叠翠:水下森林写就生态诗篇
省级重要湿地:湘湖
湘湖作为萧山区唯一的省级重要湿地,近年来通过系统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萧山区在《杭州市萧山湘湖旅游度假区条例》的法治保障下,扎实推进“污水零直排”建设,创新实施“一湖一策”治理方案,通过种植四季矮苦草等沉水植物构建“水下森林”生态系统,使水体透明度提升至1.5米以上。据2021年调查数据显示,湖区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共记录到鸟类102种、鱼类29种、浮游植物71种、浮游动物38种以及底栖动物25种,充分展现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活力。
湘湖特聘摄影师蒋彤侃、蔡官良
雁荡湿地位于萧山区瓜沥镇大义村,占地80公顷,是东部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栖息着28种鸟类,其中鹭鸟种群达4万余只。近年来,通过“五水共治”等生态治理,湿地环境显著改善,鱼类资源丰富,为鸟类提供了优质栖息地。该湿地已设立为萧山区野生鹭类保护点,最佳观鸟期为4-10月。目前共有8目19科28种鸟类,包括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萧山区持续加强湿地保护,推动生态旅游发展,将雁荡湿地打造为鸟类保护宣传阵地、鹭鸟栖息天堂和观鸟胜地,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湿地,是城市的呼吸,是自然的诗行。在萧山,湘湖的碧波与雁荡的鹭影,共同勾勒出一幅生生不息的生态画卷。共同勾勒出一幅生生不息的生态画卷
珍视每一片水域,关爱每一种生灵,让这份“生态浪漫”,一直流淌在萧山的土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