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上班,晚上学技能,积分还能抵培训费,这种‘充电’方式实在。”近日,26岁的李敏在拱墅区康桥街道康运社区青年夜校完成两个月全勤学习瑜伽课程后,新增了150分奖励,她以此兑换了一节吉他培训课。
从稚童握笔练字,到青年白领切磋茶艺,再到银发老人执扇起舞,康运社区创新推出的“享学积分”体系,激活三代人学习热,形成“专业授课+成长激励+社区共建”特色模式。
据了解,面对双职工家庭课后教育难、青年群体自我提升需求迫切、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单一等基层治理痛点,康运社区聚焦全龄教育需求,打造三代学堂协同发展模式。少儿学堂开发艺术启蒙、科学探索等素质课程,青年夜校推出美妆、摄影等职业兴趣课,老年学堂设置越剧、书画等18门适老课程,累计服务超1000人次,营造了“15分钟学习圈”的社区文化氛围。
支撑全龄学堂运转的,是一套“享学积分”体系。“我们以‘积分制’为纽带,构建起‘学有所得、得有所享’的激励闭环。居民参与少儿学堂、青年夜校或老年课程,通过课堂表现、实践互动等累积‘享学积分’,凭积分可兑换实用奖励:少儿兑换文具书籍,青年兑换技能培训,长者可以兑换食堂用餐。”康运社区党委书记莫秀英介绍,积分机制让学习成果“可视化”,激发居民持续性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