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 >  档案里的家国情怀 正文

斗风斩浪的大陈岛垦荒精神

发布时间: 2022-06-06 16:27:16 来源: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城市之声 浙江省档案局 供稿

  【人物名片】

  张其元,温州人,1936年出生。1956年1月作为第一批大陈岛垦荒队队员登上大陈岛,登岛三个月后成为首批渔业队队员,任渔业队小队长。

  李光旦、陈兰芬夫妇,温州人,首批大陈岛垦荒队员。上岛后,李光旦被分配到农业队,因学习刻苦,1958年被推选出席了全国第三次青年代表大会。陈兰芬是养猪场“三姑娘”之一,在岛上工作31年。二人因垦荒相识,后结成伉俪。

  王宗楣,1933年出生,温州人,中共党员,曾任大陈岛垦荒队队长。垦荒期间,以身作则,带动队员们艰苦奋斗,一同发展农业、渔业、畜牧业。1973年调职离岛后,每年组织老队员们重回大陈岛。

大陈岛垦荒队员后代给习近平的信

敬爱的习爷爷:

  您好!

  我们是大陈岛垦荒队员的后代,是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的小学生,“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想向您说说心里话。近几年来,我们经常听爷爷奶奶讲起您和大陈岛的渊源:10年前您来到大陈岛视察,看望他们;6年前,您给他们回过一封信,赞扬他们,在我们家里,最珍贵的,是您和他们的合影,您的回信以及垦荒的老照片;最难忘的,是您的嘱咐:“发扬‘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建设一个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您的话我们牢记在心里。

  习爷爷,我们知道您很忙很忙,但我们多么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再次到神奇、美丽、充满活力的大陈岛来,看看这儿发生的美好变化。

  衷心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敬爱的习爷爷工作顺利,身体健康!我们热爱您!

椒江大陈岛垦荒队员后代

张婧怡 高月 陶金韬 邵星涵 金浩阳 张艺蓉 胡馨文

袁英赫 李杭骏 孔舒娴 郭津妤 陈昱灵

2016年5月5日

大陈岛垦荒队员后代给习主席的信.jpg

垦荒后代给习主席的信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

张婧怡等小朋友:

  你们好!看了你们的来信,我想起了10年前的大陈岛之行,也想起了当时同你们爷爷奶奶交谈的情景。60年前,你们的爷爷奶奶远离家乡,登上大陈岛垦荒创业,用青春和汗水培育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正如你们所说,他们是最可敬的人。请代我向你们的爷爷奶奶、乡亲们问好。

  你们在信中表示,你们是老垦荒队员的后代,决心牢记爷爷奶奶当年的奋斗精神,好好学习,砥砺品格,长大后报效祖国和人民,我感到很欣慰。希望你们向爷爷奶奶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我祝你们节日快乐,祝全国小朋友节日快乐。

习近平

2016年5月30日

张其元、戴婕嬃和孙女一起看回信.jpg

张其元、戴婕嬃和孙女一起看回信

  “她想,爷爷奶奶给习爷爷写信了,我也给习爷爷写信。”谈起小孙女,今年已经83岁的张其元很是得意。

  三年前,张其元年仅10岁的小孙女张婧怡参加了一场“写一封书信”的活动,她写的内容正是张其元他们为大陈岛奋斗的故事。

  “我们讲,垦荒队员来也讲,她知道我们去过大陈。”张其元告诉记者,他们是第一批登上大陈岛的垦荒队员,他和老伴戴婕嬃平时经常给孙女讲述当年垦荒的经历。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陈岛上还有国民党军队盘踞。

  1955年大陈岛解放。

  1956年,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一批批风华正茂的浙江青年誓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张其元就是其中之一。但当这些青年登上大陈岛时,傻眼了,岛上满目疮痍,当年国民党军队战败后,裹挟岛上居民退守台湾,同时把岛上码头、学校、医院等设施及物资全部炸毁。

  没有办法,张其元他们一切从头开始,学农牧渔业生产经验,并且在省吃俭用的艰苦岁月中披荆斩棘,让大陈岛这片荒芜的废墟重现生机。

  斗风斩浪,以船为家

  1956年,响应“敌人破坏,我们去建设”的号召,年仅19岁的张其元毅然报名加入大陈岛垦荒队。此前,他曾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句话:

  把青春献给祖国。——自勉 一九五五年

张其元在日记本写下:把青春献给祖国.png

张其元在日记本写下:把青春献给祖国

  “50年代的思想比较单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我们就是受到这样的教育的熏陶。我们出来的都是为国家争光,不会考虑自己。所以我们这一班人,就是带着这样的思想来参加垦荒队的。”

  张其元记忆犹新,登岛后,入目一片荒芜,沿途只剩野草,渺无人烟。住所里最初每人一块铺板两张凳子,铺上稻草,住的是通铺,十来人一间,一盏煤油灯。第二天上街,看到店门大开、招牌东倒西歪,屋内凌乱不堪,有些屋子中吃剩的饭菜发黑、干枯,惨不忍睹。

  尽管条件艰苦,但大家精神饱满,外出干活时唱歌,吃饭时唱歌,晚上梳洗后继续围坐在一起唱歌。“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大家用歌声互相鼓励。“那个时候没有条件,有饭吃,有用来生产的工具,有睡觉的地方就好了。去建设嘛,不会谈那个条件的。”

  垦荒队上岛后的首要任务是开荒地种粮食,接着是植树造林并发展畜牧业,到了1956年4月份,队里筹划海上渔业生产,张其元报名参加。

大陈岛港岙的渔船.jpg

大陈岛港岙的渔船

  作为首批渔业队队员,克服晕船是他们必经的第一课。张其元记得很清楚,船上不仅鱼腥味很重,熏得人很难受,同时整个人还不停呕吐,吃进去的还没吐出来多。“当时我想到,是我自愿报名参加垦荒队的,因为是自愿,所以一定要坚持下去,坚持再坚持。”凭着一股信念,张其元咬牙扛了过去。

  之后,他又被派往温州、上海的工厂学习机器操作,后担任渔业队小队长,正式开始“以船为家”的生活。

  1956年12月的一天,北风凛冽,天气寒冷,张其元和其他很多队员一样在港湾避风,因为船多港湾窄小,张其元的船与外地一艘漁船碰撞了,当时双方正在争执谁的责任。突然,因海上风大,队里船上的一条舢板被吹走。

  “队里的财产,无论如何都要追回来的。”他顾不得谈判,立即纵身下海,与队员周益俊一同奋力追赶,将舢板抢救回来。上船后,两人被冻得哆哆嗦嗦。而当张其元举目一看,想要继续谈判时,却得知外地漁船的船员们已经离开。队员告诉张其元:对方可能被你们抢救舢板的行为感动,主动退步。

  在渔业队四年,张其元和队员们一起克服了许多困难,见证了渔业队从使用木帆船到机帆船生产的发展。1960年完成垦荒使命后,他们分别被分配到黄岩水产公司。

  上世纪90年代初退休后,张其元没有闲下来,他和老伴又重新开始创业,推着小轮车上街炊卖温州松糕,慢慢开起快餐店,如今,连锁店已开出10家。

  张其元的儿媳詹红军告诉记者:“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是浸透在他们老一辈垦荒人骨子里的品质,也深深影响我们这些晚辈。”

  风雨同舟,情定大陈岛

  在首批大陈岛垦荒队员李光旦、陈兰芬的家里,一张张家庭合影铺满茶几,记录着老两口一路走来的爱情。

  当时李光旦18岁,陈兰芬17岁,两人登岛前都遭到家人反对。李光旦的母亲还藏起了他入选垦荒队的批准书,也不给他准备生活用品。最终在李光旦坚持下,母亲妥协了。因为母亲不识字,所以他们定下了一个特别的约定。“我母亲没有办法,她最后告诉我,要写信回来,如果大陈岛好的话,就画三个圈,一般画两个圈,不好画一个圈。”

  作为家中长女,陈兰芬从小备受爱护,登岛后,母亲三番五次前往探望,甚至在来信中装病,恳求她回家看看,均被她“狠心”拒绝。“我是坚决要到大陈岛,在大陈岛就安心建设。青年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那时候都是抱着这样的心情去的。”

李光旦、陈兰芬夫妇.JPG

李光旦、陈兰芬夫妇

  1956年开春,队员们开始在大陈岛上垦荒生产,李光旦被分配到农业队。起初,他分不清农作物,割错麦子、倒插蕃薯苗,闹出了不少乌龙。后来在农业技术员指导下才渐渐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并通过刻苦学习快速进步。1958年,李光旦被推选出席了全国青年第三次代表大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当时心情非常激动,终生难忘啊!作了一首诗‘光旦本是卖饼人,响应号召到大陈,党的培养上北京,永远不忘党恩情。’”

  被分配到养猪队的陈兰芬刚开始很怕猪,后来经过一系列学习,她不仅不怕了,还掌握了照料猪崽、给母猪接生等本领。“母猪生小猪的时候,我们晚上住在猪栏里面,被子放在猪栏边。一次我们吃饭回来以后,被子被它拿了进去。以后我们知道,它要生的时候,要先给它把草垫好。”在回忆养猪的趣事时,陈兰芬兴致勃勃。

  1958年,原本并无交集的两人因劳作相识。当时农业队里号召支持畜牧队,李光旦主动放弃每周一天的休息时间,帮陈兰芬割猪草、挑猪粪。这一挑,就是五年。“我这样子认识她的,看到她可以的。”爱情自然而然地生根发芽,1962年6月4日,两人登记结婚。

李光旦出席了全国青年第三次代表大会.jpg

李光旦出席了全国青年第三次代表大会

  随后几十年,夫妇俩风雨同舟。完成垦荒使命后,他们仍选择留在大陈岛,参与建设。李光旦曾到酿造厂、水产加工厂工作,1964年调入大陈综合商店,1985年离开大陈岛,在椒江第二五交化公司担任经理,直至退休。陈兰芬在1962年底到了石油公司,晚上周末时常加班,先后在大陈岛和椒江的企业工作,直到1991年退休。

  回顾在大陈岛生活的31年,陈兰芬说:“生活条件上很艰苦,精神上很愉快。大陈岛需要我们年轻人在这里安心建设。”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温州后,她时常给岛上的朋友打长途电话。“我的朋友都在大陈岛,感情都在台州,什么事情都在台州。”只要身体条件允许,老队员们组织活动时,老两口就会回到大陈岛,看看这个他们为之奋斗,因之结缘的地方。

  在第二故乡安心安家

  王宗楣今年86岁了,虽然听力有所下降,但身子骨依旧硬朗。

  1956年1月27日,垦荒队员集中的前一天,领队干部还没着落。时任温州团市委青年工人部部长的他主动向组织表示:“我去吧。”报经中共温州市委同意后,他接下了大陈岛垦荒队副队长的重任。

  1956年1月31日,经过五个小时的海上颠簸的,王宗楣和队员们终于登上大陈岛,面对满目疮痍,队员们内心有些动摇。

垦荒队员在大陈岛上 前排中间胸口戴花者是王宗楣.jpg

垦荒队员在大陈岛上 前排中间胸口戴花者是王宗楣

  为鼓舞士气,王宗楣和队长一起,带着垦荒队员们登上下大陈的最高峰凤尾山顶进行宣誓:坚持到底,绝不退缩,与英雄的边防军一起,用辛勤的劳动,把这个被敌人破坏的海岛变成可爱的家乡。

  宣誓后,王宗楣就带领大家投入繁重的垦荒任务中。当年国民党军队溃败逃往台湾之前,不仅炸毁了岛上所有设施,还埋了地雷。王宗楣虽然不会排雷,但他不惧危险、以身作则,每次都第一个冲在别人前面。“一定要安下来把大陈岛建设好,不能半途而废。”

青年志愿垦荒队誓词.jpg

垦荒队员誓词

  1956年8月1日,12级以上的台风席卷全岛。“我们种的地瓜都给打乱了,猪棚、牛棚啊,房屋的瓦片都被打掉了。”得知队员们被困在畜牧场,王宗楣带领男同志冒着风雨,匍匐在地,艰难向前,将人顺利救出。第二天又带着队员们将跑散的猪一只只找了回来。

  一天一夜的强风摧毁了队员们一直以来的心血,房屋、猪栏倒塌,作物被连根拔起,但没有摧毁王宗楣和队员们的信心,他们重新投入建设。当年,垦荒队收获了2万多公斤马铃薯,1000多公斤花生,2.5万多公斤蔬菜。

  1956年秋季,国家动员有条件的青年继续升学,不少队员选择回家读书,队里先后走了60多人,一些留下来的队员也在思想上产生了动摇。“对我来说,其他都没什么,台风也好,地雷也好,主要是人的思想动态,安定人心这个问题对我来说负担很重。”为了让队员们坚持下来,安心留在大陈岛,王宗楣与队长一同在队里摸底,动员共青团员一起找队员们谈心。

垦荒队员外出劳作.jpg

垦荒队员外出劳作

  1957年5月起,王宗楣担任队长。1958年夏天,他乘火车去大连,学习海带养殖技术。学成归来后,他开始在大陈岛养殖海带,并把技术教给队员们。

  王宗楣在大陈岛上生活了18个年头,带领着队员们逐步发展起农业、畜牧业、养殖业。1973年,他因被调至温州水产局,才离开“第二故乡”。

  “从73年到现在,我每年都回第二故乡,要看看有什么变化,要看看‘老战友’。”尽管离开大陈岛多年,王宗楣的满腔热血却从未离开,他始终牵挂着大陈岛的发展变化。

  近些年,他带头发起筹措资金,建造了大陈岛垦荒纪念碑、垦荒纪念园林,并组织编写出版了记录垦荒队故事的《无悔的年华》和《爱我大陈》画册。“必要的时候,我们再尽量做点什么事啊。”王宗楣告诉记者,他始终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继续发挥余热,把大陈岛建设得更好。

  【记者手记】

  见到老垦荒队员时,他们都精神健硕,十分的健谈。回顾起垦荒岁月,都能够讲述出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当年报名加入大陈岛垦荒队时,他们都不过是二十不到的青年,却都抱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誓把青春献给大陈岛”的坚定信念。

  1955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联合作战的一江山岛战役后,大陈岛上的国民党军队撤逃时,也带走了岛上几乎所有的居民,大陈岛变成了荒岛。从1956年1月开始,5年间5批447名青年志愿者响应团中央号召,建设大陈。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将昔日满目疮痍的荒岛建设成为今日熠熠生辉的东海明珠。

  作为第一批登岛的垦荒队员,王宗楣、张其元、李光旦、陈兰芬等面对的是一个满目疮痍、毫无生机的荒岛,没有农牧渔业生产经验的他们一切都要从头学起,除了生活条件简陋外,他们还会遭遇台风等恶劣天气。

  垦荒不易,但他们都坚持了下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把整个青春献给了大陈岛。如今,尽管离岛多年,他们仍然心系大陈岛,为大陈岛的建设发挥余热。同时,还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传承给后代。

  青春献给大陈岛,老来不忘垦荒情,这种付出,令人敬佩。


  【专家点评】

  五十年代一批有理想、有抱负、有志气的年轻人响应团中央的号召,自愿来到大陈岛垦荒,筚路蓝缕,艰苦创业,青春奉献,将一个满目疮痍的大陈岛建设成为花果飘香、渔业兴旺的宜居家园。这是第一代大陈岛垦荒人辛勤汗水浇灌出来的美好生活,是大陈岛人用自己的艰辛劳动获得的丰收果实。大陈岛垦荒人在艰辛奋斗中形成了特有的“大陈岛精神”,即“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这种精神一直激励一代又一代大陈岛人努力拼搏,奋发有为,建设美好家园。这种精神也在大陈岛人的孙辈身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耳濡目染,春风化雨,感受着这种垦荒精神的巨大感召力与影响力。大陈岛小学生们在给习总书记信中也表达了这种志向与理想。薪火相传,精神永续,这应该是大陈岛最宝贵的财富。在这种精神动力催进下,大陈岛一定能建设成为一个美丽、富饶、现代化的岛屿,大陈岛精神也是青年人的一种人文精神,它将一直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年青人怀揣理想,奋发图强,做美好生活的拓荒者、播种者、耕耘者。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智库首席专家  杨建华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城市之声 浙江省档案局 供稿


编辑: 谈佳轶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