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 >  档案里的家国情怀 正文

王厚鑫:生死排爆手

发布时间: 2022-06-06 16:27:14 来源: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城市之声 浙江省档案局 供稿

  【人物名片】

  王厚鑫,男,1963年6月出生,1979年高中毕业,1981年10入伍,2002年10月退役,后成为金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三大队排爆民警。工作中,他忠诚智勇,舍生忘死,共处置涉爆现场62次,排除炸弹千余枚,曾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二级英雄模范”“最美浙江人”“金华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亲爱的丽:

  你好!回去还好吗?家里没蚊帐,现在有不少蚊子咬坏了你和我的宝宝了吗?在家住了几天。妈妈来了没有?你回家前一天的信收到了。上面提出这些问题,也许明天或后天就能得到答复。我知道,你要回到水槎后的第一封信就会把家里的情况告诉我的。我们常常会这样,不等对方提出某个问题,自己就好像知道对方会提这个问题而提前回答了。因为我们的心是相通的。

  丽,我很想你渴望能和你团聚在一起,你能轻松、舒服一点,我会带宝宝玩,还会做一些其他的事。如果是在金华团聚,我就能弄好多好吃的给你们吃,你吃胖宝宝也吃胖,那是多么让人惬意的事啊!可你现在为了工作暂时不能来。

  天气越来越热了,不过现在晚上还是得盖被子的。我现在正在组织连队打冲锋枪自己又在打手枪。马上又要组织连队投真手榴弹,这都是危险性极大的工作,特别是手榴弹。

  今年我们副营长的命差点丢了。有三位战士投弹紧张而把手榴弹投在了自己的脚下。副营长捡起来赶紧甩出去,前两枚还甩出20多米爆炸第三枚就太危险了,因为副营长去捡,但是与投弹的战士撞了一下而耽误了时间,捡起弹后刚出手就炸了。若是再晚半秒钟那肯定没命了。我有点担心去投弹,前两天新兵下了连,新兵都比较胆小迷糊,易出错。前两天的军报还登了一位营长,为救战士光荣献身的事,可不要我的名字也上报。好了,不说这样不吉利的话,我是不会出问题的。丽,我问了一下军医医生说,治坐骨神经痛当前还没什么好药,是以前那种红茴香注射液这种药,妈妈也认为效果并不好。而且现在要搞到红茴香还不那么容易。庙下的妈妈在水搓的话,请代我向妈妈问好。希望你们和睦相处。不要有半点不愉快的事。

吻你!

90.5.29

image.png

  这是1990年5月29日,王厚鑫在金华服役部队里写给当时刚刚探亲结束回到江西泰和老家的妻子的一封信。

  “当时也没什么电话,主要靠写信,经常是上一封还没到家,下一封又寄出去了。”王厚鑫说,多年来,自己写给妻子的信她都小心收藏保留完好,但有一年妻子跟着自己随军,也离开了老家,担心家里木质家具长久不用会坏掉,就把家具搬到朋友家:“搬到他们家就不会发霉不会烂,没想到放到他们家去,可能小孩抽屉一拉开,把那些信都拿来玩掉了,很难得留下来的这些信,全保存在这里,一大包一大包的信最后全没了,就剩下这一封。”

  今年57岁的王厚鑫,是金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的一线民警。一头白发,从身形和年龄上看,很难和特警联想在一起。对于普通人而言,排爆是电影中的事情,遥远而不真实。但对于王厚鑫而言,这几乎是他每天都要经历的。17年排爆生涯、62次真枪实弹排爆、成功处置1000多枚爆炸物,他用生命守护公众的平安。

  这么多年来在家人面前做着周全的保密工作。母亲已经90多岁高龄,作为家中的小儿子,他从不会主动告诉母亲自己工作的危险性。

  妻子和女儿也是,以前只知道丈夫和父亲做的是爆破工作。排爆和爆破,一个不让炸药爆炸,一个让炸药爆炸,她们是不清楚的。每每被问起,王厚鑫都轻描淡写,一句“没事”带过。

  训练日上午9点,金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的训练基地里,王厚鑫都要指导徒弟们进行排爆训练。最难熬的是夏天,水泥路面被烈日晒得发烫,王厚鑫身穿35公斤重的排爆服匍匐前进,身前是一枚被胶带包裹的捆绑式“炸弹”。他右手拿钳,左手拿线,戴着头盔,只听得到沉闷的呼吸声和“滴滴滴”秒表倒计时的声音,在数字归零的前一刻,成功化解“险情”。脱下排爆服的那一刻,藏蓝色的警服上已经结出了一层厚厚的盐霜。面对生死考验,王厚鑫从不退缩,他经常说,“炸弹就摆在面前,只能赢不能输”。

  王厚鑫老家在江西泰和县禾市乡,用王厚鑫的话来说是“正宗的井冈山下”,1979年高考之后,他放弃复读,回到村里当起了代课老师。

  两年后的冬天,村支书找到王厚鑫,说:“王老师,现在部队在征兵,您是老师,应该带头积极报名参军。”王厚鑫说:“好!”于是王厚鑫参军入伍。

  到了部队,因为当爆破工兵表现优异,部队领导给他两个选择:学驾驶、考军校。指导员找他谈:“我们连队很多年没有出秀才了,你是高中生,应该报考军校,考上军校为连争光。”王厚鑫说:“好!”

  1983年王厚鑫考入长沙工程兵学校,学习了两年。

  1985年7月份毕业后,分到金华。

  王厚鑫:“当时在苏州火车站站台上就开始分兵了。分兵的时候有一个军务参谋到站台上来,抽取一些档案,然后我的档案被他抓出来以后,交给了工兵营的接兵干部,然后我就成为了一名工兵。从排长到连长,再到营长、工兵科长我都是在工兵。”

  工兵全称工程兵,是担负军事工程保障任务的兵种。工程兵具有快速遂行多种工程作业和遂行一定战斗任务的能力,实施工程侦察、修筑道路、架设桥梁、开设渡场、排除障碍物、开辟通路、保障部队顺利开进、快速展开等,是军队实施工程保障的技术骨干力量。

  王厚鑫:“我当兵21年没有离开过工兵!读的军校也是工程兵学校,然后毕业以后分到这个部队,我们金华这个部队也是在工兵营。既然是工兵,就要和爆炸物打交道,不光是地雷爆破,还会用到炸药雷管等等。”

  第一次接触爆炸王厚鑫已经记不清了,但排爆手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让他现在都记忆犹新:“动手(拆弹)之前拍个照片拍,假如说这次这个任务完成,那就是一个纪念,假如说这一次发生意外,死了,就是遗像。”

  “每次去执行任务的时候,其实都是在生和死的边缘在游走,拍照一方面是纪念,另外对现场的拍摄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资料。”王厚鑫说。

  2002年,王厚鑫从部队正营职转业,成为金华市看守所一名民警。

  王厚鑫:“当时,金华市公安局没有排爆队伍,正在组建排爆队。因为金华要是有这种爆炸物,现场需要处置一般都是依托部队,依托预备役工兵团。我们金华市公安局当时发现了我在部队有21年的工兵经历,然后就说叫我来承担安检排爆这项工作。然后我就答应了。”

  17年来,王厚鑫何尝没有意识到工作的危险性,但对于王厚鑫来说,这是工作,也是任务。

  对排爆手来说,日常状态就是“一脚踏在人间,一脚踩在地狱”。对王厚鑫来说,最难忘的是2008年2月9日那次搏命般的5分钟。

  那一次,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黄色胶带包裹的爆炸可疑物,上面绑着一个“嘀嗒嘀嗒”走着的石英钟,引爆时间不知道。他小心翼翼地将可疑物装入防爆罐,准备运到城外空地“肢解”。

  “当时呢,我是考虑了三种可能:一个是定时炸弹,第二种是遥控炸弹,第三个是松发炸弹,我们当时没有装备,我就转移到城外,犯罪分子不能跟着我去城外观察我排爆,这样来防(对方)遥控(引爆)炸弹。”

  王厚鑫说,预防犯罪分子遥控外,还要预防是松发炸弹:“当时找了一块砖头,上面绑了一根绳子,在我(用剪刀剪断黄色胶带)分离石英钟和下面炸药部分之后,如果当时没有这块砖轻轻地压住,它当场就会松开,可能会爆炸,所以这次排爆就是一把剪刀、一块砖头、一根绳子。”

  王厚鑫用工具剪断石英钟和爆炸物间的黄色胶带,迅速后退拉动绳子——砖块落地,石英钟分离出来,整个排爆过程仅用时5分钟,但却是他人生中最漫长的5分钟。

  每一次排爆,哪怕一秒钟、一厘米的失误,等待排爆手的,也许就是永远的黑暗。2012年6月29日,王厚鑫突然接到任务前往执行任务。案发现场,他看到一辆轿车里,一名犯罪嫌疑人枕在汽油桶上,手里紧握打火机,车的后排有个煤气钢瓶。

  根据现场的情况分析,犯罪分子可能是想先自杀再利用最后一点力气点燃汽油引爆煤气钢瓶。

  “但我们调查过这个犯罪分子,他会做炸弹,我们一般就不会被‘自杀、点火、引燃汽油、引爆煤气瓶’这样的表象限制。他会不会存在第二套、第三套起爆方案?”

  王厚鑫分析着、思考着:车里到底还有多少爆炸物,爆炸物能量有多大?,一切都是未知数。

  王厚鑫调整好呼吸慢慢移向“汽车炸弹”:“一开始只能看见一个钢瓶,我把钢瓶拿下来之后,发现里面还有一个,拿掉这两个,下面还有两个,再拿掉看到下面还有!当时我一下就紧张了。”

  当时王厚鑫感觉到下面这两个钢瓶不能动,一动可能会爆炸,所以他不得不停下来,退到外围安全区域,跟战友们交流、分析之后,王厚鑫的心情逐渐平复,再次重返现场,继续拆弹。

  这一次与死神的较量,整整花了125分钟,移出6只钢瓶、4桶汽油,紧张的情绪让他累到几近虚脱。

  这次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2017年12月6号的那次拆弹经历,自己本可以选择放弃。

  当时,磐安警方在办案的过程当中,收缴了一批炸弹,总共有十几个。当时需要把炸弹拆掉之后拿去鉴定。

  王厚鑫:鉴定结果出来了以后,结论如果显示:这是一个炸弹,炸药成分怎么样?结论只要认定这是一个爆炸物,那么犯罪嫌疑人就可以逮捕,如果说你拆不了,没法鉴定,只能销毁,没有鉴定报告相当于没有证据,检察机关就没法批捕。

  当时时间很紧,再不拆,再不去鉴定,拿到这份报告,嫌疑人可能就要被放。

  王厚鑫:“12月6号,他们就我通过指挥中心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到磐安现场看了以后,对炸弹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判断,内部结构我觉得不怎么复杂,当时我就跟他说,我说行,我帮你拆掉。”

  但是磐安的拆弹条件不太好,就运送到金华。

  王厚鑫已经做好准备,但拆弹前,突然接到一个领导打来的电话:“他说老王,你是不是要拆磐安的炸弹?我说是,他说你不能拆,问他为什么?他说炸弹在贵州贵阳,还有我们浙江宁波,同样的炸弹拆的时候出现了意外,伤亡很重。”

  电话这头的王厚鑫犹豫了,没有按原计划拆弹,但他思考的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爆炸的,我就想我拆的时候会不会犯他同样的错误。”

  所以王厚鑫当天放弃拆弹,王厚鑫想了很久,想怎么拆可以避免爆炸,想如果真的出现意外,90多岁的妈妈白发人送黑发人,她不受得了?

  王厚鑫:“我其实是很有信心拆的,因为内部结构我也已经掌握了。通过我们的便携式的X光机,我已经知道从哪里下手。但他电话一打,我就想多了,我甚至想到用车床,把它固定在车床上,然后用车床把它的塑料外壳慢慢的磨掉,然后把里面的炸药拿出来,把引爆系统和炸弹分离就搞定了。”

  但是,思考了很久之后这个方案也被自己否定了。

  第二天晚上,王厚鑫继续分析、思考,越想越乱:“也想过放弃,不拆了!算了!人家拆都炸了,我万一拆散了不就完蛋了,那天晚上也想到过失败的后果,我妈妈是最承受不了这个打击。后来想想,这个任务交给我了,如果完不成搞不定,搞不下去,就犯罪嫌疑人就要放掉,法律的尊严在哪里?”

  12月8号下午,王厚鑫叫了副教导员和中队长:“我说你们离我一定的距离,我在那里拆,你们一定要跟我说话,但是不能靠近。”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分散注意力,但我觉得身边有人就行。其实他们说什么,我不一定会认真的听,其实就是给我一个力量支撑,给我壮壮胆。”

  平时,王厚鑫执行任务时都要同事帮忙穿上厚厚的防爆服,但这一次王厚鑫就穿着便装,直接上阵。

  “因为它的药量很大,我必须要很近的去操作,为什么不穿防爆服,没有用,穿了也抗不住,它抗爆能力是有限的,它的炸药量和这个距离一去衡量,穿和不穿的后果都是一样,都是死。所以我就干脆不穿,活动还比较比较自如,一穿起来还笨重。”王厚鑫笑着说。

  最终王厚鑫成功拆掉炸弹,犯罪嫌疑人被绳之以法。

  类似惊险又纠结的情形很多,今年3月12日,金华一个村庄的菜地里发现一枚未爆的穿甲弹,炸弹周边有五六幢居民楼,距离最近一幢居民房屋仅3米。先赶到的爆破专家建议“疏散群众,就地引爆”,但王厚鑫坚持挖掘转移后销毁,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王厚鑫徒手将弹体周围的泥土一点点分离,小心翼翼地将其放进运输车。200米警戒圈外,村民和排爆队员远远目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民警,孤身驾驶皮卡车慢慢开向“无人区”。

  金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三大队二中队中队长付裕:“观察之后,紧接着他说你们往后退,我先把这个(炸弹)转移,挪出来,然后他自己一个人上去了。”

  晚上6点多,一阵巨响过后,山村恢复了平静,见到王厚鑫平安归来,很多人当场红了眼。金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叶骏:“他面对炸弹,面对死亡抉择的时候,他都是义无反顾就上去,可以说为了人民的利益,他可以不顾生死,因为在很多案件里面,他都能够体现出来。”

  38年来,王厚鑫一直在与爆炸物打交道,从一把剪刀开始,率领团队排爆62次,汽车炸弹、定时炸弹、遥控炸弹,还有战争遗留炸弹。只要是与排爆有关的资料、案例,他都会收集保存。这些年,他整理的学习笔记和排爆记录有13万多字。

  王厚鑫:“人家都说我是‘拆弹专家’,但拆弹没有专家,犯罪分子苦心布局要对付你很容易。作为一个排爆手,要不断去学习,让自身能力更强一点,自己比别人多懂一点,生命保障就更多一分。”

2019年7月26日,在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王厚鑫等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

2019年10月1日王厚鑫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阅兵观礼

  

  【专家点评】

  楷模——之所以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就是因为他们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曾有记者问拆弹专家:当排雷工兵和拆弹专家,哪一个更危险?专家说,工兵面对的多是“制式炸弹”,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而现在防排爆组面对的则是复杂的环境和“非制式”炸弹,特别是面对历史遗留的废旧炸弹以及各种类型的爆炸物品,应该说充满了不可预知性,也更加危险。王厚鑫对于身上背负的责任深有体会:“排爆是一副重担,危险常伴左右,生死天涯咫尺,但是,总要有人把它挑在肩上。”

  阅读他们的故事,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韧劲与执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心灵会得到无数次震撼与洗礼。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否则这个民族就不会强大。当遇国家危难之时,懦弱者选择了逃避、妥协甚至投降,英雄们却挺身而出,用热血捍卫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在创立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程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之中,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有在各条战线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普通一员,他们是民族的脊梁、祖国的骄傲,是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朱健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城市之声 浙江省档案局 供稿

编辑: 谈佳轶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王厚鑫,1963年出生,金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三大队排爆民警,共处置涉爆现场62次,排除炸弹千余枚,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