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 >  档案里的家国情怀 正文

丰子恺:书酒尚堪驱使去,未须料理白头人

发布时间: 2022-06-06 16:27:11 来源: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城市之声 浙江省档案局 供稿

  【人物名片】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出生于浙江嘉兴桐乡石门镇。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丰新枚,丰子恺的幼子,国外专利代表。精通数国语言,曾与父亲通信两百多封。丰羽,丰子恺之孙,丰新枚之子,丰子恺研究会会长。

新枚:

  与宝姊信我已看过。你送妻子入京,端居多暇,作嵌字诗,亦是一乐。时人对你评判甚好,深为喜慰。不批评别人,亦是厚道存心,无伤也。我一向老健,读诗写字消遣,今晨写二纸,附寄与你,赠人可也。此间来客多,闲谈笑乐,颇可慰情。母亦健康。姊仍多忙。嫂(志蓉)昨日赴京省亲,须二十余日还来。我日饮黄酒一斤,吸烟一包,可谓“书酒尚堪驱使去,未须料理白头人”也。

乙卯立秋前十日恺泐

“缘缘堂主”朱文印

  这封家书是丰子恺先生1975年7月29日写给他幼子丰新枚之信,现为丰子恺孙、丰新枚子丰羽收藏。信中讲到的“宝姊”为丰子恺先生长女丰陈宝,“嫂(志蓉)”为丰先生长子丰华瞻之妻戚志蓉。丰子恺写此信后,于8月29日即住进医院,并于9月15日在上海华山医院逝世,此信是丰子恺先生写给爱子新枚的最后一封家书,弥足珍贵。

丰子恺先生

  这封信特别之处:其一,因为它是丰子恺先生的毛笔字真迹,布局简洁,深具中国传统文化之特色。其二,它基本上可以确定为丰子恺生前的最后一封信,而且是写给他最爱的小儿子丰新枚的。其三,信中传递出很多为人之道。文字间可以体悟到丰子恺先生希望将它传承给后代,教导子女的子女,起到更深远的教育意义。

幼子丰新枚(左)、丰子恺(中)、外孙宋菲君(右)

  丰子恺先生的孙子丰羽回忆,爷爷当时写这封信,并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离开了。但是,爷爷很可能也有一些预感。1975年初,爷爷回了一趟老家浙江桐乡,当时就感觉身体疲倦,时日无常。所以,爷爷在这封信中委婉的传递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之意味。

  细细品味这封信,反映了丰子恺先生一生专注于家学、家教、家训、家传的教育理念。也希望通过这些书信,能够把中国传统文化保留下来,将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下去。

  丰子恺写给丰新枚的两三百封信件中,大部分都是丰子恺和儿子丰新枚讨论学习、教育、工作以及家事的。从1968年4月到1975年7月,丰子恺共与丰新枚通信多达126封信,隔三差五,丰子恺就要从上海寄往石家庄一封信,因为他最小的儿子丰新枚就在石家庄工作。  仔细品味丰子恺先生给丰新枚的书信,我们能感受到丰先生对小儿子丰新枚倍加珍爱。1959年9月23日,丰子恺在写给丰新枚的信中说:“很长的日文信今天上午收到。(这次的信比以前好得多了,一个错误也没有。)你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很高兴。古人有‘最小偏怜’之说。你是我们家里最小的一个,所以大家都喜欢你。你能明白这一点,大家很高兴。”  丰子恺先生通过书信长期调动着丰新枚的学习热情,所学内容之广,五花八门。同时,丰新枚也受其父亲丰子恺的影响,在信件保管上,周到且科学。即便是在当时那个很恶劣的环境,每一封书信都保存得相当完好。

  丰子恺与儿子丰新枚的书信,有硬笔的、软笔的、毛笔、钢笔的,保存至今都可谓是中华文化一笔宝贵的财富。丰子恺与丰新枚,是父子又超越父子,是朋友,是长辈对晚辈,在那个特别的年代,通过书信、通过古诗词来对话,来寻找心灵的慰藉,随着年轮的转动,共同封藏在这两百多封信件中,供世人体悟。

丰子恺先生设计的蕉叶信(丰羽提供)

  这是当年丰子恺先生设计的一封蕉叶信,由丰子恺先生出上一句诗,然后等儿子丰新枚收到信后对下一句,这种寓教于乐的对诗教法被称为蕉叶诗。

丰子恺先生设计的连环诗词句书信(丰羽提供)

  这是当年丰子恺先生设计的连环诗词句,使用钢笔、圆珠笔硬笔来记录。信中第一句诗的最后一个字,肯定是下一句诗的第一个字。如此循环复始,互相考验诗词储备量。难道这样的学习方式,不比现在的手机游戏更有意义吗?嗯,这绝对是一封奇妙而奇特的家书。

  丰新枚虽然是理工科的硕士,但他却可以熟练背诵唐诗三千首。如果没有这个基础,肯定无法挑战丰子恺先生的趣味家书。因为丰新枚是丰子恺最小的儿子,有大把时间跟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的就掌握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唐诗宋词,丰新枚得到了父亲极具品质的传承,习得了一身令人羡慕的才华。

  丰新枚在丰子恺先生的教导下,掌握了极高的外语水平,据丰新枚之子丰羽回忆,父亲丰新枚可以熟练驾驭六国语言。其中,包括书写和口译就涉及四国语言,可见那个年代丰新枚的兴趣之广。改革开放后,丰新枚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强大的语言天赋与他国外专利代表的职位相得益彰。

  丰子恺先生晚年的部分画作,完成后都会邮寄给儿子丰新枚。在通信中,丰子恺提到儿子那里有一个“敝帚自珍”袋,专门收存父亲画作之用。1971年2月,丰子恺在写给儿子丰新枚的信中说:“你那‘敝帚自珍’袋上需改为‘六十幅’。新加四画附此信内。”由此可见,丰新枚已经收藏了父亲的六十幅画作。  丰子恺先生在1971年3月的一封信中说到:今画了一幅“劝君更尽一杯酒”,附此信内,可加入六十幅中,而取去“前程远大”(两马)一幅,此幅乏味。1971年6月27日晨,丰子恺在信中说到:“我新作二画,附此信内,可加入“敝帚自珍”中,得六十二幅。”由此可见,丰子恺先生的‘敝帚自珍’袋价值连城,意义非凡。

  后来,丰新枚把书信等一大批极其珍贵的‘传家宝’全部交由其子丰羽保管。丰羽这个名字是爷爷丰子恺先生给定的。当时爷爷被下放到农场劳动,父亲丰新枚就选了几个名字,请丰子恺先生给孙子选一个,于是就诞生了丰羽这个名字。而且,丰羽是丰家第三代姓名里唯一的一个单名。其他人的名字,都跟季节有关。至于这个名字的具体意义,丰羽没来得及请教爷爷丰子恺。六岁那年,丰羽逐渐懂事,但是,爷爷已经走了。丰羽自己体悟一番后说,爷爷可能是希望他羽翼丰满,不畏风雨,勇往直前。

丰羽

  丰子恺先生的孙子丰羽,留学归国后又到香港攻读了两个博士,学而不厌、学以致用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丰羽极具国际视野,又精通经济哲学。2018年,是丰子恺先生诞辰120周年。由丰羽牵头,家族出力,社会各界协助,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杭州、桐乡六座城市举办了六场展览,还原了丰子恺先生集书法家、教育家、音乐家、漫画家等多元且丰富的艺术身份,在全球艺术领域掀起了意义深远的文艺浪潮。

  丰羽作为丰子恺研究会会长,长期致力在与丰子恺先生有关的文化传播事业。他买下了上海长乐村93号丰子恺旧居的二楼和三楼,供丰子恺先生的研究者、来自海内外的拥趸们,回味文艺先锋,体悟此境风月。

 

  【专家点评】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丰子恺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耐人寻味的漫画作品,具有长盛不衰的艺术魅力。这封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子恺的另一面,信中他写道“我日饮黄酒一斤,吸烟一包,可谓‘书酒尚堪驱使去,未须料理白头人’也”,足见其随和及豁达。

  丰子恺的漫画是文学艺术的一种独特的容器,他的容器里盛的是善念、慈心和仁义,而这些恰恰是人类灵魂深处的东西,是任何时代都不会被淘汰的东西。丰子恺的温柔悲悯,尽数发散在他笔下,成了平易的文字和温润的画风,俞平伯看他的作品感慨说:“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丰子恺的漫画,获得如此多人的热爱,除了他画里蕴含独特的思想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责任感。在他的画里,他把心与民生融在一起,与人类生存融在一起。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  来钧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城市之声 浙江省档案局 供稿

编辑: 谈佳轶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出生于浙江嘉兴桐乡石门镇,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