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展馆

导览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最美浙江人  正文

宁海农民因病瘫倒在床 得好人救助痊愈后他这样选择

2019-10-29 09:39:13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醉 通讯员 蒋攀 李昱

  夜已深,在宁海岔路镇卫生院住院部最里间的病床前,义工娄逢理强撑着两夜未合眼的疲倦,双手一刻不停地为病床上的“老卢”按捏腿部,缓解其腿部肿大溃烂引发的剧烈疼痛。而这个被娄逢理唤作“老卢”的人,几天前还是个陌路人。

  娄逢理从2010年开始当起专职义工,去医院,去养老院,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九年,3200多个日夜,他义务照顾了300多个病患和老人。凡人善举,温暖人心,最近还被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了“浙江省道德模范”称号。

  人生轨道的改变往往是经风浪后的某种领悟。若不是那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今年46岁的娄逢理仍会过着打工做木匠,偶尔种地种田的普通农民生活。2008年年初,娄逢理突感浑身乏力,一站起来就会晕倒,后被确诊患风湿性心脏病。一个正值盛年的壮劳力,只能躺在床上,一晃一年多,自卑和绝望慢慢蔓延,娄逢理不停地刷手机上网,寻找活下去的能量。一次,他偶然刷到了宁波学雷锋联合会会长吴在明的微博,翻看里面点点滴滴的助人行动,他被深深吸引了,忍不住留言:“你做的事这么温暖。”久违的亮光打开心扉,他留言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和苦闷。没想到,当晚,他就接到了吴在明的电话,素不相识的两个人聊了两个多小时,他的心感觉亮堂了。接下来吴在明又帮他联络远在北京的“当代雷锋”孙茂芳,两人合力出钱出力找北京专家制定治疗方案,还三天两头电话鼓励安慰他,慢慢地,娄逢理身体好转,能够下地了,更重要的是,一颗助人的种子正在他心里萌芽。娄逢理开始阅读起孙茂芳、吴在明的日记,还学习雷锋等先进人物的故事。“我一定要做像你们那样有爱心的人。”他暗自下决心。虽然他知道自己的身体不可能恢复成从前,但他对自己说:“至少还能帮助比我更弱的老年人。”

  最初,娄逢理每天会等在各种车站前,为不认识路的人带路、搀扶老年人。后来,他成了镇卫生院的常年“义工”,6年前还开始抽空去镇敬老院帮忙。在医院做义工时,娄逢理总带着一本本子。“今天吃什么,吃多少,大小便量多少;几点发烧,打针后情况咋样……”这些有关病人的点点滴滴,他都会细致地记下,便于及时和医生沟通以及更好地照料病人。这些本子他已经记了上百本了,堆起来厚厚一叠。

  “8年了,一直是逢理照顾我,每次看病都靠他。有几次我发高烧大小便失禁,逢理又是换洗,又是找医生,一直忙到半夜,比亲人还亲。”胡明导是位矽肺病人,经常要上医院,平时头疼脑热,本能的就会打娄逢理的电话。这样的场景看得多了,岔路镇敬老院院长葛明贵也深受感动,他说:“敬老院、医院志愿者都不少,但像娄逢理这样几乎每天都来的人只有一个!”

  娄逢理一家四口就挤在只有十几平方米的租赁房里,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和家具。妻子还因患有癔症需常年服药,两个女儿都还在上学。而娄逢理自己也因病干不动重体力活,家庭唯一的收入就是低保金。就是这样一个生活捉襟见肘的人,却用自己最大的热情和善意去帮助别人。当妻子想不通与他置气时他开导说:“当年我们绝望无助时,别人为了我的治疗和费用想尽办法。我无以为报,只有把他们的‘爱心’接力下去。”

  “你们都说我在帮助别人,其实我更觉得是整个社会在帮我!”娄逢理总记得别人对他的丁点儿好,他记得,2012年最困难的时候,政府部门给他办了低保。两个孩子读书的费用,学校能免的都免了。他更记得,社会上很多好心人跟他结对,帮助他。“所以我不能像个废人那样白白享受低保,要为这个社会做点事。”

  如今,娄逢理的家人也默默支持他的善举,有时候,住院的病人想吃点啥菜,娄逢理就打电话让妻子烧好,送过来。节假日娄逢理的两个女儿也会跟父亲一起做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娄逢理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岔路镇百姓自发成立了多支志愿者队伍。


编辑:龚晓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