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衢州  正文

江山碉堡遗存探秘:生于乱世烽火 残垣更待新生
2018-06-04 10:19:13 来源: 衢州日报 徐青 钟睿

  立于山巅,修筑过程一波三折

  江山市档案馆所藏的民国档案中,有一份《江山县碉堡调查表》,明确记载着西山共有3座碉堡,分别是西山北端的北门碉堡,西山巅北峰的镇西碉堡,以及鸡公山的鸡声碉堡。其中,北门碉堡规模最大,可供一个连队的人马使用。

  这3座碉堡均始建于1932年。1932年6月和9月,方志敏领导的闽北红军独立团和广丰红军独立团二次攻打江山廿八都,给国民党当局以沉重打击。省政府立即下令江山县政府修建碉堡工事。

  是年10月,江山县长张大钧因“江山县境叠次失陷”被调职,另派省保安处第四科上校科长周心万赴江山。周心万上任后,将在建的40多座碉堡,包括西山的3个碉堡,督促落实,不分昼夜赶筑完成。这些碉堡,按照戴岳(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二期炮科毕业,时任衢县、江山、开化警备区司令)编制的《建筑碉楼栅垒之参考》修建,“须地扼交通要冲,形势雄伟,尤须建筑与繁盛市镇重要村落之附近,至射界之求广阔,展望之求容易,均所注重。”

  江山市虎山街道达道村现年95岁的徐仓章老人回忆,西山上的3座碉堡,均有木楼梯直通二层,他小时候经常爬上去玩。

  老人的描述,与档案记载几乎一致:碉堡由机关枪眼、水缸、弹药库、土榻、排水孔、门梯、木板、门窗、壁板、顶棚等部分组成。碉门采用杂木制作成单扇门,门外层钉铁皮,并在门框上端嵌石坂一块,题写碉名。碉堡外缘则用木栅围成土垒,土垒内依次设有侧防设备、散兵壕等。

  碉堡的修筑可谓一波三折。1933年6月24日,周心万分别向浙江省政府主席鲁涤平、民政厅厅长吕苏筹、保安处长俞济时等要员汇报了碉堡的损毁情况,并要求拨款修理。通过对所筑碉堡的调查发现,有建筑方式不合规定的,工料又欠坚实的,平时有剥落渗漏的现象。县城西山的镇西碉堡、北峰的北门碉堡等皆因山水浸淫,基地倾陷,全部塌损,不堪修理。由于全县有45个碉堡改修经费不足,省保安处仅拨专款7000元。可这杯水车薪远远不够,县政府就把难题推给基层,并严令“所有各处碉堡应着就地乡镇长逐日查看。一有渗漏剥蚀,即须责成原承办人……”

  1938年5月,江山县政府奉令开始构筑野战工事,专门组织成立了构筑工事临时办事处,在当地文溪、清湖、赵家、坛石、郑家坞五乡镇动工构筑。西山等县城四周工事率先开工,于当年8月初步完成。1939年,日军首次轰炸江山县城。为防御空袭,县政府又在城区西山、鸡公山,开掘防空壕。1939年7月,北门碉堡、鸡声碉堡修复完毕,镇西碉堡因位置太高已倒塌,汇报后奉令放弃修复。

  几度风雨,只剩废墟遗迹

  西山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抗战开始后被定为江山城郊主要抵抗阵地,构筑的野战工事主要由战壕和碉堡组成。西山战壕是体量最大的野战工事,由机枪掩体、轻掩蔽部、交通壕及伪工事等部分组成,呈纵深配置,星罗棋布相互侧防,相互支援,阵地火线组织不呈间隙。为避免阵地暴露,构筑工事所需的木料不在阵地附近砍伐。

  为加强伪装,开始构筑战壕工事时,先将标定工事位置上的柴草、小树木连根拔起,分置两旁附近,等工事完成后将这些柴草、小树木移植于胸墙及背墙上,使其生长成逼真的自然伪装。

  1942年5月,浙赣战役爆发。5月24日,江山县政府接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急电,要求“尽量发动民夫、携备工具,候令担任国防工事之构筑为要”。然而,第49军军长王铁汉对江山四周国防工事竟毫不知情,江山国民兵团便派团副朱文蔚前往沟通接洽。5月29日17时,江山县政府接第49军军长紧急命令,要求江山城郊原有国防工事亟应修理,并指派第49军本部何营长负责督导,派张作仁、张凡、严大余分别为工兵第一、第二、第三连联络员,派邓肇昇赴文溪镇负责督导征料,赶速修理并限于6月2日前完成。

  随着衢州城失守,6月11日晚,日军侵占江山县城。虎山街道孝子村村民刘美云回忆:“江山沦陷前,听到日本人要轰炸江山县城的警报,我和家人就躲在了鸡公山接云洞里。江山沦陷后,炮台山碉堡(鸡声碉堡)里有日本人岗哨,我父亲刘寿林挑担往西山岭经过,有几个日本兵走下来,从他手上抢走了两条香烟。”

  1949年5月4日,闽浙边人民解放军浦江衢游击支队江山第一大队得知开化县解放的消息后,立即做好迎接解放大军和配合解放江山的战斗准备,并派侦察员到常山联系解放军。

  6日11日,解放军16军46师138团指战员在师政委范阳春和团长韩国锦的率领下,由常山急行军赶到江山大陈。当日13时许,138团团长韩国锦率三营八连急行军抢占要点,战斗先在西山北侧北门碉山底附近小桥边打响,解放军以凌厉的攻势,20分钟就全歼国民党警戒阵地一个守卫排,占领北门碉及其附近战壕等,控制了制高点。据徐仓章老人回忆,江山解放时,他和许多江山百姓就躲在西山的战壕里。他亲眼看到十几名解放军,猫着腰上西山,占领碉堡。老人同时介绍,后来由于无人管理,碉堡的砖瓦、楼板等被人拿走,逐渐坍塌,现只留下遗迹。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1969年,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下,江山县政府在西山东侧建造了长750米、宽3米、高3.5米,面积2000平方米的西山坑道。

  莫忘历史,期待绽放时代光彩

  今天,沿西山西面简易盘山路到达山顶,再往南方跋涉至第二座山峰时,荆棘丛生的山尖上,还有一座外围直径约8米,内围径约6米,墙基厚约1米的圆形碉堡基座。这座当地人称为“炮台山”的山上,曾伫立的碉堡就是“鸡声碉堡”。此处地理位置极佳,视野开阔,鸡公石、电视塔、老虎山、市区南边、何家山尽收眼底。

  从海会寺游步道上山,一路向北,不久也能在茂盛的树林中发现北门碉堡遗迹。镇西碉堡位于海拔275米的西山巅北峰。上世纪90年代,镇西碉堡毁于江山市修建电视塔时,遗迹现已无处寻觅。所幸,在整个西山山体均有分布、南北走向的战壕延绵数公里,西面山坡的战壕工事保存基本完整,西山东面靠城区一侧的战壕除因山体塌方断开和村民种植作物、绿化造林外,其余基本完好。

  记者了解到,目前有关方面正在对西山的碉堡、战壕等军事工事遗迹在详实考证的基础上,认真编制保护、开发方案,希望进行部分恢复,助力江山全域旅游和国防教育。

  其实,除了西山碉堡群外,江山还有一些散落的碉堡工事。长期致力于抗战史研究的江山退休教师祝王飞,在其著作《抗战记忆——铁蹄下的新塘边》中,用较大篇幅,配以清晰的照片,详细介绍了新塘边淤八公路两旁8处明暗碉堡情况。其中有3处碉堡至今保存完整。

  而在衢江区樟潭街道南山底村,一处历经抗战烽火的高大石质碉堡,也是本地历史爱好者凭吊战场的常去之处。还有衢江区云溪乡、全旺乡、黄坛口乡,以及龙游县等地,根据近年来不断被本地历史爱好者发现的战时图文资料,也都曾找到过对应的战争工事遗迹。

  一些有识之士呼吁,对这些战争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利用,要不断完善和拓展,让其“活”起来,向世人传达:英雄传奇虽已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可通过这些遗址、遗迹永相传。

标签: 碉堡;西山;江山;遗迹;战壕;山巅;工事;国防工事;县城;阵地
编辑: 吴越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