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三江口村:“巧妇”将“无米之炊”做成“饕餮盛宴”
2019-03-27 08:23:00
来源: 宁波日报

  走进慈溪市周巷镇三江口村,眼前是令多少人憧憬的水乡美景:清清江河边,弯弯的柳枝随风而舞;宽阔村路旁,一幢幢漂亮的农民公寓高高耸立……

  而在19年前,区域面积大、集体经济薄弱、矛盾纠纷多是三江口村的最大“特色”。当地村民有句口头禅,叫“老虎也会变病猫”,意思是,到这个村来当干部,再能干的人也无法施展身手。

  “全靠姚书记,如果没有他,阿拉还住在对面环境脏乱差的老房子里呢。”住在三江口新村农民公寓的严振森指着三塘江以南的地方对笔者说,姚志苗2000年来到村里当了书记后,办了许多大事情,盖厂房、建医疗站、治理河道、造农民公寓,一件件都办在了村民心坎上,大家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个书记办事绝对“牛”!

  在姚志苗的掌舵下,三江口从负债累累的贫穷落后村,到如今村集体总资产超过1.27亿元;从穷得揭不开锅,变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75.99万元的强村。如今,该村不但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还是慈溪“镜头中最美村庄”。

  “借鸡生蛋”赚来第一桶金

  “我们村由6个自然村合并而来,2000年姚书记刚来村里的时候,那真是穷得叮当响,买张纸的钱都没有。并进来的村都有负债,少的五六万元,多的为三十万元左右。”三江口村村委会主任戚梦乔说,村里的党员干部只要一开会,就开始争论吃亏便宜的事,村庄虽然并起来了,但人心却并没有并起来。

  “三江口村不是一穷二白,而是负债累累,不要说造福百姓,基本的开门费都没法保证。那个时候,村党组织没有号召力,村庄没有凝聚力。”姚志苗说,到村第一天起,就决心一定要当为民造福、勇往直前的“虎”,而绝不是见难就退的“病猫”。面对现状,姚志苗深知,村庄要发展,环境要改善,面貌要提升,集体经济的口袋必须先鼓起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少村干部有畏难情绪,他们觉得村里“囊中羞涩”,缺少发展的本金,集体经济的增收无从谈起。姚志苗一方面向慈溪各部门争取资金,一方面苦思冥想发展的途径。当时,看到民营企业在三北大地蓬勃发展,标准厂房成为“抢手货”,姚志苗敏锐地嗅到其中的机会。

  “建设厂房缺少资金,我和村三套班子成员反复商量对策,终于想出一个‘借鸡生蛋’的办法。”姚志苗说,一边提前收取应收资金,利用各类优惠措施说服入驻企业提前支付三年的租金;一边推迟支付应付资金,说服施工单位在工程验收结束后统一支付建设资金。“利用资金进出的时间差,村集体账户上的资金‘流动’了起来,短时间内攒出一笔一百余万元的‘可用资金’,解了燃眉之急。”村党委副书记吴吉杰说,同时,村里只负责土建工程,标准厂房的内部装修和相关配套由11家入驻的企业自己完成,大大减轻了村里的财务压力。

  34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项目为三江口村赚取了近300万元,村里第二年还清了全部债务;第三年,三江口村脱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建标准厂房并不是没有风险的买卖,不少村建了四五层楼的厂房,有的目前还处于闲置状态。姚书记带着我们四处考察,和有意向的企业反复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根据他们的需求建设厂房,实现了效益最大化。”戚梦乔说。

  “养鸡下蛋”实现快速发展

  赚到“第一桶金”后,三江口村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在姚志苗的带动下,村干部也慢慢形成共识,拧成一股绳。标准厂房给村集体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姚志苗决定“养鸡下蛋”,实现村庄更大的发展。结合村庄实际,姚志苗提出打造“一座幼儿园、一条商业街、一个市场、一个工业加工区、一个居住中心、一个卫生医疗站”的“六个一”工程,既解决了村民衣食住行问题,又培育了年收入几十万元的增收项目,并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和投资环境,吸引了企业落户,使三江口村逐渐成为周边地区的商贸中心。

  三江口是慈溪第一农业大村,村里注册了“三江口”品牌,按照“品牌引领、集约发展”的思路,扶持村民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与大润发、三江等大型超市合作,每天定额配送蔬菜,一下子打通了村民蔬菜销售渠道。由于产品质量好、数量足,几年间,三江口村的蔬菜便打响了牌子,再次为三江口村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不属牛也不姓牛的姚志苗,却与“牛”扯上了关系。在村民眼中,他办事很牛,再难的事他都能想办法办成;他干事像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姚志苗这个“车头”的带领下,村委会一班人团结一心,将这个落后村建设成为“明星村”。

标签:江口;姚志苗;农民公寓;周巷镇;标准厂房
编辑:马轶伦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宁波  正文

慈溪三江口村:“巧妇”将“无米之炊”做成“饕餮盛宴”
2019-03-27 08:23:00 来源: 宁波日报

  走进慈溪市周巷镇三江口村,眼前是令多少人憧憬的水乡美景:清清江河边,弯弯的柳枝随风而舞;宽阔村路旁,一幢幢漂亮的农民公寓高高耸立……

  而在19年前,区域面积大、集体经济薄弱、矛盾纠纷多是三江口村的最大“特色”。当地村民有句口头禅,叫“老虎也会变病猫”,意思是,到这个村来当干部,再能干的人也无法施展身手。

  “全靠姚书记,如果没有他,阿拉还住在对面环境脏乱差的老房子里呢。”住在三江口新村农民公寓的严振森指着三塘江以南的地方对笔者说,姚志苗2000年来到村里当了书记后,办了许多大事情,盖厂房、建医疗站、治理河道、造农民公寓,一件件都办在了村民心坎上,大家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个书记办事绝对“牛”!

  在姚志苗的掌舵下,三江口从负债累累的贫穷落后村,到如今村集体总资产超过1.27亿元;从穷得揭不开锅,变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75.99万元的强村。如今,该村不但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还是慈溪“镜头中最美村庄”。

  “借鸡生蛋”赚来第一桶金

  “我们村由6个自然村合并而来,2000年姚书记刚来村里的时候,那真是穷得叮当响,买张纸的钱都没有。并进来的村都有负债,少的五六万元,多的为三十万元左右。”三江口村村委会主任戚梦乔说,村里的党员干部只要一开会,就开始争论吃亏便宜的事,村庄虽然并起来了,但人心却并没有并起来。

  “三江口村不是一穷二白,而是负债累累,不要说造福百姓,基本的开门费都没法保证。那个时候,村党组织没有号召力,村庄没有凝聚力。”姚志苗说,到村第一天起,就决心一定要当为民造福、勇往直前的“虎”,而绝不是见难就退的“病猫”。面对现状,姚志苗深知,村庄要发展,环境要改善,面貌要提升,集体经济的口袋必须先鼓起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少村干部有畏难情绪,他们觉得村里“囊中羞涩”,缺少发展的本金,集体经济的增收无从谈起。姚志苗一方面向慈溪各部门争取资金,一方面苦思冥想发展的途径。当时,看到民营企业在三北大地蓬勃发展,标准厂房成为“抢手货”,姚志苗敏锐地嗅到其中的机会。

  “建设厂房缺少资金,我和村三套班子成员反复商量对策,终于想出一个‘借鸡生蛋’的办法。”姚志苗说,一边提前收取应收资金,利用各类优惠措施说服入驻企业提前支付三年的租金;一边推迟支付应付资金,说服施工单位在工程验收结束后统一支付建设资金。“利用资金进出的时间差,村集体账户上的资金‘流动’了起来,短时间内攒出一笔一百余万元的‘可用资金’,解了燃眉之急。”村党委副书记吴吉杰说,同时,村里只负责土建工程,标准厂房的内部装修和相关配套由11家入驻的企业自己完成,大大减轻了村里的财务压力。

  34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项目为三江口村赚取了近300万元,村里第二年还清了全部债务;第三年,三江口村脱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建标准厂房并不是没有风险的买卖,不少村建了四五层楼的厂房,有的目前还处于闲置状态。姚书记带着我们四处考察,和有意向的企业反复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根据他们的需求建设厂房,实现了效益最大化。”戚梦乔说。

  “养鸡下蛋”实现快速发展

  赚到“第一桶金”后,三江口村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在姚志苗的带动下,村干部也慢慢形成共识,拧成一股绳。标准厂房给村集体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姚志苗决定“养鸡下蛋”,实现村庄更大的发展。结合村庄实际,姚志苗提出打造“一座幼儿园、一条商业街、一个市场、一个工业加工区、一个居住中心、一个卫生医疗站”的“六个一”工程,既解决了村民衣食住行问题,又培育了年收入几十万元的增收项目,并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和投资环境,吸引了企业落户,使三江口村逐渐成为周边地区的商贸中心。

  三江口是慈溪第一农业大村,村里注册了“三江口”品牌,按照“品牌引领、集约发展”的思路,扶持村民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与大润发、三江等大型超市合作,每天定额配送蔬菜,一下子打通了村民蔬菜销售渠道。由于产品质量好、数量足,几年间,三江口村的蔬菜便打响了牌子,再次为三江口村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不属牛也不姓牛的姚志苗,却与“牛”扯上了关系。在村民眼中,他办事很牛,再难的事他都能想办法办成;他干事像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姚志苗这个“车头”的带领下,村委会一班人团结一心,将这个落后村建设成为“明星村”。

标签: 江口;姚志苗;农民公寓;周巷镇;标准厂房
编辑: 马轶伦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