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前的一条“红军标语”牵出一段尘封的“红色故事”
2019-07-17 08:58:06
来源: 丽水日报 记者 钟根清 通讯员 叶琳 包玲超

  松阳是“革命老根据地县”,革命斗争史丰富,革命胜迹分布广泛。在大东坝镇敬老院处,至今还能看到一条83年前的“红军标语”:“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

  “这出标语就是当年我父亲和其他地下党员护送的红军队伍写下的。”地下党员后代阙关云兴奋地说,他12岁那年在家中翻箱子,意外发现了一个被尘封已久的往事。在他的好奇追问下,父亲才讲起自己当年做地下党员时发生的“红色故事”。

  原来,在1936年的一天,苏同志(粟裕化名)率领的一支中国工农红军部队从云和金村过来松阳,夜间由两名地下党员接应,天亮前队伍进村由阙关云父亲安排食宿。次日晚上,再由三人一同护送去洋坑埠头村。当路过大东坝镇时,就在当时的墙上写下了“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的标语。

  如今,阙关云老人将他从父亲那亲耳听到的故事写成了满满6页的回忆录,交到了松阳县史志办,补充了大东坝镇石仓片区的党史记录。老人加入地下党组织的事迹渐渐清晰起来,一幕幕景象也仿佛浮现在了眼前。

  在当时的白色恐怖下,革命处于低潮,开展革命活动非常困难,一般在亲戚朋友之间开展。阙关云的父亲名叫阙起清,一名普通的农民,在其妹夫郑马松的介绍下加入党组织,作为联络站负责人,负责给红军传递上级指示或情报。

  “在照明靠火篾灯的年代,盖房子、修理用的木板、木条全是手工锯的,而锯木板通常需要两个人。”阙关云说,郑马松是石仓乡地下党组织的首位加入者,也是党组织的负责人,他出生于石仓乡山头村的一个贫苦人家,从事木匠工作。

  有一天,郑马松给一家农户锯木板,徒弟拉肚子干不了活,郑马松正在发愁工期来不及而叹气时,来了一位陌生人要碗茶喝。看到此景,陌生人询问郑马松难处,并主动帮手一起锯木板。

  这位陌生人自我介绍是外地人,名为李益民(化名),一上手,郑马松就发觉对方锯得很顺手,从此两人成了搭档。但是平日里两人一起干活赚来的工钱李益民分文未收,只说“有饭吃就行了”,并且和郑马松也志趣相投,工作之余会互相切磋打拳武艺。时间长久了,两人相处越发融洽,郑马松获得了李益民(化名)言传身教,懂得了闹革命的真理,后由他介绍加入了地下党组织。

  “我的父亲阙起清、奶奶李坑妹、堂哥阙吉来以及父亲的好友阙兰四人在郑马松的介绍下也相继加入地下党组织,并参加地下党组织的组建工作及活动。”阙关云激动地回忆道。

  “阙关云老同志非常热心。经核实,《中共红军石仓地下党组织的组建与活动回忆录》内所反映的情况属实。”日前,松阳县史志办工作人员在认真阅读核实后,他们一致认为回忆录的内容生动且具备充实党史资料及作为研究线索的价值。

  “我只是觉得自己必须要把知道的故事都写出来,让更多人知道更多的红色革命故事,进一步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传承好红色文化。”阙关云坚定地表示。

标签:大东坝镇;地下党组织;革命;苏维埃;革命斗争;红军标语;木板;胜迹
编辑:白璐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丽水  正文

83年前的一条“红军标语”牵出一段尘封的“红色故事”
2019-07-17 08:58:06 来源: 丽水日报 记者 钟根清 通讯员 叶琳 包玲超

  松阳是“革命老根据地县”,革命斗争史丰富,革命胜迹分布广泛。在大东坝镇敬老院处,至今还能看到一条83年前的“红军标语”:“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

  “这出标语就是当年我父亲和其他地下党员护送的红军队伍写下的。”地下党员后代阙关云兴奋地说,他12岁那年在家中翻箱子,意外发现了一个被尘封已久的往事。在他的好奇追问下,父亲才讲起自己当年做地下党员时发生的“红色故事”。

  原来,在1936年的一天,苏同志(粟裕化名)率领的一支中国工农红军部队从云和金村过来松阳,夜间由两名地下党员接应,天亮前队伍进村由阙关云父亲安排食宿。次日晚上,再由三人一同护送去洋坑埠头村。当路过大东坝镇时,就在当时的墙上写下了“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的标语。

  如今,阙关云老人将他从父亲那亲耳听到的故事写成了满满6页的回忆录,交到了松阳县史志办,补充了大东坝镇石仓片区的党史记录。老人加入地下党组织的事迹渐渐清晰起来,一幕幕景象也仿佛浮现在了眼前。

  在当时的白色恐怖下,革命处于低潮,开展革命活动非常困难,一般在亲戚朋友之间开展。阙关云的父亲名叫阙起清,一名普通的农民,在其妹夫郑马松的介绍下加入党组织,作为联络站负责人,负责给红军传递上级指示或情报。

  “在照明靠火篾灯的年代,盖房子、修理用的木板、木条全是手工锯的,而锯木板通常需要两个人。”阙关云说,郑马松是石仓乡地下党组织的首位加入者,也是党组织的负责人,他出生于石仓乡山头村的一个贫苦人家,从事木匠工作。

  有一天,郑马松给一家农户锯木板,徒弟拉肚子干不了活,郑马松正在发愁工期来不及而叹气时,来了一位陌生人要碗茶喝。看到此景,陌生人询问郑马松难处,并主动帮手一起锯木板。

  这位陌生人自我介绍是外地人,名为李益民(化名),一上手,郑马松就发觉对方锯得很顺手,从此两人成了搭档。但是平日里两人一起干活赚来的工钱李益民分文未收,只说“有饭吃就行了”,并且和郑马松也志趣相投,工作之余会互相切磋打拳武艺。时间长久了,两人相处越发融洽,郑马松获得了李益民(化名)言传身教,懂得了闹革命的真理,后由他介绍加入了地下党组织。

  “我的父亲阙起清、奶奶李坑妹、堂哥阙吉来以及父亲的好友阙兰四人在郑马松的介绍下也相继加入地下党组织,并参加地下党组织的组建工作及活动。”阙关云激动地回忆道。

  “阙关云老同志非常热心。经核实,《中共红军石仓地下党组织的组建与活动回忆录》内所反映的情况属实。”日前,松阳县史志办工作人员在认真阅读核实后,他们一致认为回忆录的内容生动且具备充实党史资料及作为研究线索的价值。

  “我只是觉得自己必须要把知道的故事都写出来,让更多人知道更多的红色革命故事,进一步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传承好红色文化。”阙关云坚定地表示。

标签: 大东坝镇;地下党组织;革命;苏维埃;革命斗争;红军标语;木板;胜迹
编辑: 白璐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