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古桥村稻花香飘 奏响“丰收曲”

2022-08-12 15:30:55 来源:浙江在线-椒江新闻网 作者:记者 张亚妮/文 葛嘉仪/图 编辑:韦文静

15_6672514.jpg

  浙江在线-椒江新闻网讯(记者 张亚妮/文 葛嘉仪/图)稻谷飘香美如画,农民早稻收割忙。近日,章安街道古桥村的早稻完成了收割工作。当地农户抢抓农时,收割早稻的同时,稻田一侧则同步开展晚稻育秧工作。

  稻穗金黄饱满,大地呈现一片金黄色,浓郁的稻香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奏响了乡村振兴的“丰收曲”。

  古桥村的种粮大户崔建友种了近10年的粮食,种植了中组143早稻品种、甬优1540、春优801等晚稻品种,种植面积高达940亩。

  采访当天,崔建友告诉记者,自7月16日开始,到7月27日结束,早稻已收割结束,眼下还有300多亩晚稻没种下,但也快了。农忙时,崔建友雇了二十多个工人,平时也有四五个工人,一天能种六七十亩,效率很高。

1_6672497.jpg

  农民看天吃饭,收获的数量会受天气的状况影响而变化。就今年的情况而言,崔建友说,这几个月下雨少、河水干,水稻缺水,每亩产出840斤。如果不干死的话,收成会更好。但他也表示,今年的收成仍旧高于往年,去年太阳少、下雨多,水稻得了稻瘟病,每亩只产出580斤。

7_6672496.jpg

  过去是农民一束一束,用镰刀割下,再扎起,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现代则有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后,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为稻谷。科技改变了农民的工作方式。

  能成为种粮大户,崔建友肯定有一些种植心得,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必不可少。近两年,崔建友投入50多万农机设备,从插秧到收割,实现流水线管理,让过程更优化。譬如机器插秧,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减少人力成本。

  今年,崔建友在插秧机上设置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他在家里用手机就可以看到工人操作的插秧轨迹、作业面积。有了科技的加持,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对水稻的情况了如指掌。

9_6672507.jpg

  古桥村稻花香远飘。去年,古桥村举行了“插秧节”暨插秧比赛。脚踏田地、用手插秧的比赛,让更多的孩子了解耕种的艰辛、稻米收获的不易,弘扬以劳动为荣的水稻文化。

11_6672512.jpg

  也是在去年,在街道的指导下,古桥村以水稻作“画笔”,大地为“画布”,种植了党旗图案的稻田画,吸引了很多游人慕名过来游玩,欣赏美妙的田园风光。

  稻花香里说丰年,伴随着令人沉醉的稻香,粮仓更加殷实,农民的笑容更加满足。

编辑:韦文静
相关新闻

纵横浙江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