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德清新闻网讯(记者 徐超超)“今年的人工孵化过程非常顺利,朱鹮幼鸟的生长情况也非常好。”这两日,在湖州市的清县下渚湖朱鹮繁育研究基地,饲养员袁李莹时刻关注着朱鹮幼鸟的生长情况。
眼下,朱鹮孵化季接近尾声,湖州市德清县下渚湖朱鹮繁育研究基地已成功繁育98只小朱鹮,其中12只由野外放飞朱鹮的子二代所繁育,种群总数达到669只,创下历史新高。事实上,今年新增的98只小朱鹮只有33只由人工孵化。这是因为在今年的人工孵化过程中,湖州市德清县下渚湖朱鹮繁育研究基地更加注重种群繁育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在今年的人工孵化过程中,不再是单纯追求数量,而是首先考虑质量。”湖州市德清县生态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邱国强介绍,今年人工孵化出来的小朱鹮都是由最优秀的个体繁育,生命力很强,已经接近野外的生长情况。
此外,今年朱鹮的野外繁育情况也非常好,不仅成功繁育出了65只小朱鹮,而且其中12只由野外放飞朱鹮的子二代所繁育。
“今年野外繁育有两个特点。”邱国强说,一个特点是野外朱鹮的筑巢半径在慢慢扩大,我们最远在几十公里之外的地方,也发现了筑巢的现象;另一个特点是野外放飞朱鹮的子二代开始首次繁育,共有3对朱鹮子二代繁育了12只小朱鹮。
邱国强表示,这两个特点充分表明了朱鹮种群在湖州德清野外已可以繁衍生息,为研究基地今后野外放飞、野外种群重建工作提供了更好更有力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