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乡村振兴 > 各地举措 正文
打造新昌乡村振兴新样板
2018-08-08 16:36:32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吕建刚
导语
daoyu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开启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征程。省委书记车俊指出,我省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特质发展,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了展示浙江各县市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实践,浙报集团·浙江在线联动全省11个地市频道及56个县市区新闻网站,推出“乡村振兴 浙江县域生动实践”重大主题报道,全面展现浙江各县市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特色举措及亮点。

  浙江在线8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吕建刚)昨天,尽管不是双休日,而且还是35℃的高温天气,但在东茗乡下岩贝村的东眉悦居和茶乡人家等中高档民宿居,来此吃饭、住宿、赏景的外地游客依然络绎不绝,丝毫未受“桑拿天”的影响。说起新昌乡村旅游的火爆以及乡村振兴的有力推进,不得不说3年前县委县政府决策推行的“三治一提升”行动,由此真真切切奠定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基础。

  垃圾村变身花园村

  新昌农村一度是落后的代名词,当时大部分的农村垃圾乱扔无人管,脏乱差随处可见,让城里人避而远之。2015年7月,一场以“治脏、治乱、治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为主要内容的“三治一提升”行动,在羽林街道大联村率先打响,随后,“蝴蝶效应”般迅速席卷整个天姥大地,全县乡村一个接一个,纷纷从“垃圾围村”向“洁美乡村”跨越。镜岭镇坪桥村、沙溪镇董村村、城南乡任家村、南明街道班竹村等一个个“明星村”“样板村”破茧而出、羽化成蝶。

  整洁有序的老屋、庭前花开的小院、趣味盎然的布袋木偶戏广场……东茗乡后岱山村,簇新的景象很难让人与一年前“环境脏乱差”“整治重点村”等落后帽子扯上关系。彼时的后岱山村,不仅整村环境脏乱差,还有许多破倒屋和违章建筑,村民强烈期盼整治。于是,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王国洋就带领着村干部,经过苦战,村口的荒地成了盆景园地,原来又黑又臭的池塘碧波荡漾,清澈见底,露天粪坑、茅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休闲小广场、小公园……因为巨大的变化,后岱山村不但吸引了一拨拨各地游客,还因“蝶变”两度登上《人民日报》。村民王校千感慨:“村里环境变美了,空气变好了,我们村民别提有多高兴了。”而镜岭镇溪西村、儒岙镇庄山村、大市聚镇东郑村、小将镇茅洋村、南明街道平湖村、七星街道元岙村等村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新的样板村。

  新昌县还以“五星达标、3A争创”为总抓手,通过继续深化“三治一提升”行动,实施治水剿劣、农村公厕革命、“三线”整治,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美丽河道、美丽公路、美丽田园、美丽庭院“五美”创建,乡村处处呈现天蓝、地净、水清、岸绿的新景象,一个个村庄俨然成了一座座大花园,推动乡村“脱胎换骨”:休闲隐栖生态花园儒岙镇东家坑村、保留乡愁元素的镜岭镇安山村、青山绿水环绕的新林乡大坪头村……尤为可喜的是,不仅农村环境大变样,更带来农村发展模式的变革、农村乡风文明的变迁。

  村强民富融合发展

  如果说,以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大花园建设是面子工程,那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强村富民就是里子工程。为此,新昌县既重面子更重里子,致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而异地联建(购)物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更有力推动了经济薄弱村的发展壮大。

  经过多年探索与努力,新昌县相继发展了大市聚联建物业、澄潭联建物业、卅联物业、茶市联购、多村联购等规模型联建(购)项目。去年,新昌县新设立小康基金和多联基金两个基金项目,参股村总数上升到311个。此外,还建立了小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这些联建、联购物业屋顶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统计显示,2017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5477亿元、经营性收入1.0381亿元,其中参股12个物业和基金项目的300多个村平均每村得到分红5万元。得益于此,去年最后剩下的集体经济年收入少于1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少于5万元的4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迈过了薄弱线,成功“摘帽”。

  除联购联建等输血外,不少村进一步增强了自身造血细胞,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去年七八月漂流旺季,最多一天有3000多游客,光门票收入就有5万元左右。”董村村小黄山大峡谷漂流负责人毛冠军说。村民们也逐渐看到村子的好,纷纷办起了农家乐、民宿,卖起了土特产。乡贤吴宝芹回村投资数千万元建了“悠然居”民宿、村游客中心等,助力董村村旅游业发展。“2017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近9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00万元。”全国文明村、浙江省首批3A级景区村董村村党总支书记俞春国说。

  在新昌,像董村村这样的集体经济壮大例子比比皆是。乡村旅游的蓬勃兴起,不但直接增加了村民收入,还倒逼农村抓好环境整治,好山好水好空气的农村,一下子变成创造美丽经济的引擎。

  新昌炒年糕炒出大产业

  乡村振兴,首要是产业振兴。新昌县为抓实抓好产业振兴工作,继炒香小京生花生、大佛龙井茶之后,通过启动新昌炒年糕产业计划,在成功推广地方特产的同时,既炒红了新昌炒年糕,又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去年3月,新昌县政府启动新昌炒年糕产业计划,并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和奖补“新昌炒年糕”的品牌建设、人员培训、门店创建、宣传推介等。口感好,食材搭配丰富的新昌炒年糕在区域品牌推动下,一出炉即征服了各地食客挑剔的味蕾。去年年末,在浙江省农博会上,新昌炒年糕一举夺得2017“浙江十大农家特色小吃”第一名。新昌炒年糕飘香的同时,还推动了芋饺、麦糕、汤包、麦虾汤等其他传统特色小吃的发展。截至目前,新昌炒年糕已发展县外门店120家,县内示范店11家,而且除了杭州、宁波等省内城市,还拓展到江苏、上海、陕西、江西、北京等外省城市,带动农民增收达9000多万元。

  目前,新昌县在省、市政府机关食堂成功开设新昌炒年糕窗口,成功申报新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启动“浙江名小吃”、“中华名小吃”争创工作。“新昌县将加快新昌炒年糕示范店在全国各大中心城市的布点,让更多人吃到新昌特色小吃,也让更多农村和农民增收致富。”新昌县炒年糕行业协会副会长张宇汀信心满满。

编辑:吴越
原创报道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出品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乡村振兴 > 各地举措 正文
打造新昌乡村振兴新样板
2018-08-08 16:36:32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吕建刚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开启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征程。省委书记车俊指出,我省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特质发展,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了展示浙江各县市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实践,浙报集团·浙江在线联动全省11个地市频道及56个县市区新闻网站,推出“乡村振兴 浙江县域生动实践”重大主题报道,全面展现浙江各县市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特色举措及亮点。

  浙江在线8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吕建刚)昨天,尽管不是双休日,而且还是35℃的高温天气,但在东茗乡下岩贝村的东眉悦居和茶乡人家等中高档民宿居,来此吃饭、住宿、赏景的外地游客依然络绎不绝,丝毫未受“桑拿天”的影响。说起新昌乡村旅游的火爆以及乡村振兴的有力推进,不得不说3年前县委县政府决策推行的“三治一提升”行动,由此真真切切奠定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基础。

  垃圾村变身花园村

  新昌农村一度是落后的代名词,当时大部分的农村垃圾乱扔无人管,脏乱差随处可见,让城里人避而远之。2015年7月,一场以“治脏、治乱、治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为主要内容的“三治一提升”行动,在羽林街道大联村率先打响,随后,“蝴蝶效应”般迅速席卷整个天姥大地,全县乡村一个接一个,纷纷从“垃圾围村”向“洁美乡村”跨越。镜岭镇坪桥村、沙溪镇董村村、城南乡任家村、南明街道班竹村等一个个“明星村”“样板村”破茧而出、羽化成蝶。

  整洁有序的老屋、庭前花开的小院、趣味盎然的布袋木偶戏广场……东茗乡后岱山村,簇新的景象很难让人与一年前“环境脏乱差”“整治重点村”等落后帽子扯上关系。彼时的后岱山村,不仅整村环境脏乱差,还有许多破倒屋和违章建筑,村民强烈期盼整治。于是,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王国洋就带领着村干部,经过苦战,村口的荒地成了盆景园地,原来又黑又臭的池塘碧波荡漾,清澈见底,露天粪坑、茅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休闲小广场、小公园……因为巨大的变化,后岱山村不但吸引了一拨拨各地游客,还因“蝶变”两度登上《人民日报》。村民王校千感慨:“村里环境变美了,空气变好了,我们村民别提有多高兴了。”而镜岭镇溪西村、儒岙镇庄山村、大市聚镇东郑村、小将镇茅洋村、南明街道平湖村、七星街道元岙村等村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新的样板村。

  新昌县还以“五星达标、3A争创”为总抓手,通过继续深化“三治一提升”行动,实施治水剿劣、农村公厕革命、“三线”整治,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美丽河道、美丽公路、美丽田园、美丽庭院“五美”创建,乡村处处呈现天蓝、地净、水清、岸绿的新景象,一个个村庄俨然成了一座座大花园,推动乡村“脱胎换骨”:休闲隐栖生态花园儒岙镇东家坑村、保留乡愁元素的镜岭镇安山村、青山绿水环绕的新林乡大坪头村……尤为可喜的是,不仅农村环境大变样,更带来农村发展模式的变革、农村乡风文明的变迁。

  村强民富融合发展

  如果说,以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大花园建设是面子工程,那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强村富民就是里子工程。为此,新昌县既重面子更重里子,致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而异地联建(购)物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更有力推动了经济薄弱村的发展壮大。

  经过多年探索与努力,新昌县相继发展了大市聚联建物业、澄潭联建物业、卅联物业、茶市联购、多村联购等规模型联建(购)项目。去年,新昌县新设立小康基金和多联基金两个基金项目,参股村总数上升到311个。此外,还建立了小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这些联建、联购物业屋顶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统计显示,2017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5477亿元、经营性收入1.0381亿元,其中参股12个物业和基金项目的300多个村平均每村得到分红5万元。得益于此,去年最后剩下的集体经济年收入少于1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少于5万元的4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迈过了薄弱线,成功“摘帽”。

  除联购联建等输血外,不少村进一步增强了自身造血细胞,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去年七八月漂流旺季,最多一天有3000多游客,光门票收入就有5万元左右。”董村村小黄山大峡谷漂流负责人毛冠军说。村民们也逐渐看到村子的好,纷纷办起了农家乐、民宿,卖起了土特产。乡贤吴宝芹回村投资数千万元建了“悠然居”民宿、村游客中心等,助力董村村旅游业发展。“2017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近9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00万元。”全国文明村、浙江省首批3A级景区村董村村党总支书记俞春国说。

  在新昌,像董村村这样的集体经济壮大例子比比皆是。乡村旅游的蓬勃兴起,不但直接增加了村民收入,还倒逼农村抓好环境整治,好山好水好空气的农村,一下子变成创造美丽经济的引擎。

  新昌炒年糕炒出大产业

  乡村振兴,首要是产业振兴。新昌县为抓实抓好产业振兴工作,继炒香小京生花生、大佛龙井茶之后,通过启动新昌炒年糕产业计划,在成功推广地方特产的同时,既炒红了新昌炒年糕,又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去年3月,新昌县政府启动新昌炒年糕产业计划,并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和奖补“新昌炒年糕”的品牌建设、人员培训、门店创建、宣传推介等。口感好,食材搭配丰富的新昌炒年糕在区域品牌推动下,一出炉即征服了各地食客挑剔的味蕾。去年年末,在浙江省农博会上,新昌炒年糕一举夺得2017“浙江十大农家特色小吃”第一名。新昌炒年糕飘香的同时,还推动了芋饺、麦糕、汤包、麦虾汤等其他传统特色小吃的发展。截至目前,新昌炒年糕已发展县外门店120家,县内示范店11家,而且除了杭州、宁波等省内城市,还拓展到江苏、上海、陕西、江西、北京等外省城市,带动农民增收达9000多万元。

  目前,新昌县在省、市政府机关食堂成功开设新昌炒年糕窗口,成功申报新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启动“浙江名小吃”、“中华名小吃”争创工作。“新昌县将加快新昌炒年糕示范店在全国各大中心城市的布点,让更多人吃到新昌特色小吃,也让更多农村和农民增收致富。”新昌县炒年糕行业协会副会长张宇汀信心满满。

编辑:吴越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出品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8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