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浙江县域生动实践》系列报道
畲味乡村引客来 景宁兴村富民的乡村振兴实践
2018-06-11 17:35:21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吴越
导语
daoyu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开启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征程。省委书记车俊指出,我省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特质发展,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了展示浙江各县市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实践,浙报集团·浙江在线联动全省11个地市频道及56个县市区新闻网站,推出“乡村振兴 浙江县域生动实践”重大主题报道,全面展现浙江各县市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特色举措及亮点。

  浙江在线6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越)溪水静静流淌,清澈见底,在青山的映衬下宛如一条碧绿的绸带,串起了山间的小村、特色民宿和乡村景点……走进景宁县大均乡伏叶村,绿水青山的“红利”正在为每个村民带来变化。

  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县如何把“畲”字写得更加厚实、更加优美,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兴村富民的金山银山?畲乡乡村振兴特色实践,像一道亮丽风景线正在全县各地铺展开。

  伏叶村:畲乡绿道引客来

景宁县13.14公里的“畲乡绿道”

  小山村里,游客络绎不绝。在风景道上骑行、拍照、散步……是他们喜欢的休闲方式。景宁县13.14公里的“畲乡绿道”,连接了城区和大均乡,美丽的伏叶村是绿道唯一经过的村庄。景观道变身“绿色通道”,给小村带来源源不断的游客。

伏叶村入口

  “村民们原来不愿意把土地用来修路,现在看到游客多了,主动要求把路加宽。”大均乡乡长吴毅说,加宽停车场、做好垃圾分类、保持村道整洁等一系列旅游基础保障工作正在伏叶村全面铺展开。

  “以前,伏叶村老房子2000元也卖不掉。”曾经欠发达时期的无奈,成了当今村民们最感叹的变化。2017年夏天,在深圳工作的村民刘运伟暑假带孩子回村住了,便决定开一家高端民宿。“家乡环境好了,一回来就被吸引了。”这是他回乡投资的理由。去年,他以每年3万元的价格向村民租了一幢老房子。老房子能值这么多钱,这放在以前村民们想都不敢想。

伏叶村民宿

  行走在村间小道,洁白的柚子花,在微风中散发出阵阵清香。村道边的农田,如今已大多数流转给专业公司种植稻鱼米,亩产效益翻了10倍。村民的自留地上,由村里统一规划,中草药基地、中蜂科普园逐步建成,成了乡村旅游的特色风景线。“有了风景,再也不怕游客住下没地方逛。”吴毅说,让游客留得住、住得下,正是景宁县伏叶村因地制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的生动实践。

  大均村:婚嫁、美食显畲味

  老樟树枝叶繁茂,屹立了千年,树干很大,要三四个小孩才能勉强抱住。树的边上是“畲乡之窗”景区,仿佛是他的好朋友,每天热热闹闹的游客感染着老樟树焕发勃勃生机。

  景区依托大均村古街为载体,融自然山水、人文古迹于一体,开发出畲族婚俗、浮伞仙漂等项目,建成以休闲度假、水上活动、游览观光为主要内容的城郊生态旅游风景区,每年游客数不断刷新高。

畲乡风情

  蓝爱兰,大均村畲族村民,在古街上开了20年商店,畲乡风情的服装、钱包、手链、彩带……是她的店里的主要商品。“生意越来约好了,去年赚了20万元。”她向记者介绍到,而令她最值得一说的是在古街新开的另外一家店。“商店无人管理,游客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自主购物。”过年时候一天就有3000元收入。畲乡村民的淳朴、善良,与游客间建立信任,这是做人之道,亦是他们的经商之道。

  时至午时,景区镇龙街的原著居民,家家户户门口摆起畲家长桌宴,开启游客畲乡美食之旅。炒龙须、山哈圆子、腊笋干、畲族红曲酒等一道道焕发着山野香味的畲族传统菜肴,成为景区的美食招牌。据介绍,畲族长桌宴是一项古老的习俗,现在用长桌宴招待游客,展现了畲族同胞热情好客、团结友爱。

  泉坑村:村民下山住景区

泉坑村

  白墙黛瓦,依山傍水,泉坑村与“畲乡之窗”景区仅一桥之隔。

  泉坑村的由来,有着诸多故事,村党总支书记雷建林,向记者说起村民由“不愿下山”到“不想再回去”的观念转变历程。

  据介绍,泉坑村是一个典型移民村,由多个高山自然村下山聚居到此地。没有山路,上下山不方便;地质灾害需要避险;高山缺水……这些客观条件,制约着乡村发展,也影响着村民的日常生活。

  如何扶持资源有限的高山乡村,实现乡村共同振兴?景宁县依托畲乡之窗景区,为高山村民新建一座全新的安居乐业家园——泉坑村。

泉坑村农家乐内景

  “老人搬下来第一年经常哭,想念山上的老家。”泉坑村党总支书记雷建林介绍,到了第二年,适应了山下的便捷生活,都不想再回去了。老人的心里变化,折射出村民生活态度的转变。如今,一家家畲乡风味农家乐,迎来四方游客。

  “村里我第一个办起农家乐”雷建林说,当时劝村民开农家乐,大家都担心“钱投进去,收不回。”,现在看到农家乐生意火了,新村民在建房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引入旅游业态。“节假日当期天天满,也吸引外国人进来体验。”雷建林说。

  “搬下山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住在山上很无聊。”18岁的村民雷剑波道出了他的生活之变。雷剑波一家从高山搬到泉坑村生活,妈妈何英在村里开了点便利店,“想吃什么,一伸手就可以买。”这是她下山居住后的最大感触。

  高山村民住进景区,景区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也像景区的特色风景线,让游客体验原生态“畲”味。

编辑:贾晓雯
原创报道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出品
《乡村振兴 浙江县域生动实践》系列报道
畲味乡村引客来 景宁兴村富民的乡村振兴实践
2018-06-11 17:35:21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吴越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开启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征程。省委书记车俊指出,我省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特质发展,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了展示浙江各县市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实践,浙报集团·浙江在线联动全省11个地市频道及56个县市区新闻网站,推出“乡村振兴 浙江县域生动实践”重大主题报道,全面展现浙江各县市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特色举措及亮点。

  浙江在线6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越)溪水静静流淌,清澈见底,在青山的映衬下宛如一条碧绿的绸带,串起了山间的小村、特色民宿和乡村景点……走进景宁县大均乡伏叶村,绿水青山的“红利”正在为每个村民带来变化。

  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县如何把“畲”字写得更加厚实、更加优美,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兴村富民的金山银山?畲乡乡村振兴特色实践,像一道亮丽风景线正在全县各地铺展开。

  伏叶村:畲乡绿道引客来

景宁县13.14公里的“畲乡绿道”

  小山村里,游客络绎不绝。在风景道上骑行、拍照、散步……是他们喜欢的休闲方式。景宁县13.14公里的“畲乡绿道”,连接了城区和大均乡,美丽的伏叶村是绿道唯一经过的村庄。景观道变身“绿色通道”,给小村带来源源不断的游客。

伏叶村入口

  “村民们原来不愿意把土地用来修路,现在看到游客多了,主动要求把路加宽。”大均乡乡长吴毅说,加宽停车场、做好垃圾分类、保持村道整洁等一系列旅游基础保障工作正在伏叶村全面铺展开。

  “以前,伏叶村老房子2000元也卖不掉。”曾经欠发达时期的无奈,成了当今村民们最感叹的变化。2017年夏天,在深圳工作的村民刘运伟暑假带孩子回村住了,便决定开一家高端民宿。“家乡环境好了,一回来就被吸引了。”这是他回乡投资的理由。去年,他以每年3万元的价格向村民租了一幢老房子。老房子能值这么多钱,这放在以前村民们想都不敢想。

伏叶村民宿

  行走在村间小道,洁白的柚子花,在微风中散发出阵阵清香。村道边的农田,如今已大多数流转给专业公司种植稻鱼米,亩产效益翻了10倍。村民的自留地上,由村里统一规划,中草药基地、中蜂科普园逐步建成,成了乡村旅游的特色风景线。“有了风景,再也不怕游客住下没地方逛。”吴毅说,让游客留得住、住得下,正是景宁县伏叶村因地制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的生动实践。

  大均村:婚嫁、美食显畲味

  老樟树枝叶繁茂,屹立了千年,树干很大,要三四个小孩才能勉强抱住。树的边上是“畲乡之窗”景区,仿佛是他的好朋友,每天热热闹闹的游客感染着老樟树焕发勃勃生机。

  景区依托大均村古街为载体,融自然山水、人文古迹于一体,开发出畲族婚俗、浮伞仙漂等项目,建成以休闲度假、水上活动、游览观光为主要内容的城郊生态旅游风景区,每年游客数不断刷新高。

畲乡风情

  蓝爱兰,大均村畲族村民,在古街上开了20年商店,畲乡风情的服装、钱包、手链、彩带……是她的店里的主要商品。“生意越来约好了,去年赚了20万元。”她向记者介绍到,而令她最值得一说的是在古街新开的另外一家店。“商店无人管理,游客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自主购物。”过年时候一天就有3000元收入。畲乡村民的淳朴、善良,与游客间建立信任,这是做人之道,亦是他们的经商之道。

  时至午时,景区镇龙街的原著居民,家家户户门口摆起畲家长桌宴,开启游客畲乡美食之旅。炒龙须、山哈圆子、腊笋干、畲族红曲酒等一道道焕发着山野香味的畲族传统菜肴,成为景区的美食招牌。据介绍,畲族长桌宴是一项古老的习俗,现在用长桌宴招待游客,展现了畲族同胞热情好客、团结友爱。

  泉坑村:村民下山住景区

泉坑村

  白墙黛瓦,依山傍水,泉坑村与“畲乡之窗”景区仅一桥之隔。

  泉坑村的由来,有着诸多故事,村党总支书记雷建林,向记者说起村民由“不愿下山”到“不想再回去”的观念转变历程。

  据介绍,泉坑村是一个典型移民村,由多个高山自然村下山聚居到此地。没有山路,上下山不方便;地质灾害需要避险;高山缺水……这些客观条件,制约着乡村发展,也影响着村民的日常生活。

  如何扶持资源有限的高山乡村,实现乡村共同振兴?景宁县依托畲乡之窗景区,为高山村民新建一座全新的安居乐业家园——泉坑村。

泉坑村农家乐内景

  “老人搬下来第一年经常哭,想念山上的老家。”泉坑村党总支书记雷建林介绍,到了第二年,适应了山下的便捷生活,都不想再回去了。老人的心里变化,折射出村民生活态度的转变。如今,一家家畲乡风味农家乐,迎来四方游客。

  “村里我第一个办起农家乐”雷建林说,当时劝村民开农家乐,大家都担心“钱投进去,收不回。”,现在看到农家乐生意火了,新村民在建房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引入旅游业态。“节假日当期天天满,也吸引外国人进来体验。”雷建林说。

  “搬下山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住在山上很无聊。”18岁的村民雷剑波道出了他的生活之变。雷剑波一家从高山搬到泉坑村生活,妈妈何英在村里开了点便利店,“想吃什么,一伸手就可以买。”这是她下山居住后的最大感触。

  高山村民住进景区,景区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也像景区的特色风景线,让游客体验原生态“畲”味。

编辑:贾晓雯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出品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8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