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导览 | 新闻资讯 | 人物档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最美浙江人 > 新闻资讯 正文

80后徐遂走了 这名“白开水”干部为何如此牵动人心

2018-06-07 14:15:26 来源: 浙江在线

  徐遂走访农户(左二为徐遂)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6月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健 通讯员 章炜 杨波)6月4日,一个普通的周一。从未有“早高峰”一说的千岛湖,导航地图上却罕见地出现了“红色拥堵”,那是通往淳安县殡仪馆的路。

  四天前,淳安县鸠坑乡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徐遂,在公务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不幸遇难,年仅36岁。

  闻听噩耗,十里八乡的老百姓举着自制的悼念牌,坐一个多小时的大巴赶来,只为见他最后一面。以至当天的殡仪馆,不得不动用最大的悼念厅。

  翻开徐遂的履历,2001年考上浙江工商大学,毕业后回老家淳安工作,看上去是名再普通不过的基层乡镇干部。为何他的离世,如此牵动人心?

  百姓说——

  拿着柴刀开荒种茶他把茶园当成家

  6月4日,鸠坑乡翠峰村茶农陆发田,早上7点多就赶到了追悼会现场,默默站在悼念厅门口,为每一位入场者分发小白花。他说,只有这样做,自己心里才会好受些。

  徐遂去世前的最后半天,就在陆发田家中。

  “他一直在和我聊,怎样把茶叶名气做大,可一转身,他却走了,我还没来得及回复他……”想起徐遂那兴致勃勃的劲道,陆发田红了眼眶。

  2015年,徐遂从浪川乡调任至鸠坑乡担任党委委员、人武部长,农业是他主抓的工作之一。

  当时的鸠坑乡,刚刚入选杭州有机茶叶小镇试点,但茶叶的市场知名度并不高,亟待转型升级。徐遂一到岗,就被压上了重担。

  仅普及有机茶种植这一项任务,就有600多位茶农要服务,6家茶厂要改造。

  为了开发一处荒山种茶,徐遂一天两次徒步上山。(右为徐遂)

  怎么干?

  “他就是这么一家一家茶农走过去,一个茶园一个茶园看过去,几乎把我们的茶园都当成自己的家了!”

  茶农管利民告诉记者,他常常在天黑的时候碰到徐遂,“他拎着一堆宣传资料,挨家挨户上门,跟你讲不要打农药,跟你讲怎么样有机种茶,一讲就是半小时。”

  一位村民得知徐遂去世后,拿着照片痛哭流涕。

  73岁的万历耕见人就说徐遂的“好”:“我身体不太好,有一次采茶时节,我家山上的茶叶来不及采,正巧他在村里走访,听到我唠叨了两句,结果下班后就上门来帮忙了,整整忙了一晚上。”

  陆发田还清晰地记得,为了开发一处800米高的荒山种茶,徐遂拿着柴刀亲自上山砍灌木,等到从山上下来时,腿上尽是被划伤的印痕……

  如今,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鸠坑茶已成功创建成为淳安首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看到一位村民摔倒,徐遂赶忙去扶。

  而在这两年多时间里,鸠坑乡村民们印象中的徐遂,还不仅仅与种茶有关。

  在追悼会现场,几乎每个人能随口讲出两三件徐遂“顺手”办了的“小事”。

  比如,给村民打电话发现停机了,顺手给对方存进50元;村民不会打字,更不懂怎么办营业执照,他全程跑腿代办;村民发展产业受限于交通,他跑部门“讨”来15万元修路……

  事情不大,但点点滴滴,都记在老百姓心里。

  而今,斯人已逝,幽思长存。

  同事说——

  大雨中被“骂”两小时他依然笑脸迎人

  沉重的哀乐响起,与徐遂共事了5年的浪川乡同事鲍善平低下了头,手里拿着的自制悼念牌格外显眼,上面写着:“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

  他说:“徐遂这一辈子,就像‘白开水’一样低调。但今天,我希望有更多人知道他的名字。”

  从2005考进基层公务员至今,徐遂13年的基层公务员生涯清晰的分成“浪川乡”和“鸠坑乡”两段。尤其在浪川乡,他一待就是10年。

  6月4日当天,徐遂昔日的分管领导、时任浪川乡副乡长王伟霞特地请假赶来,抹着眼泪,送昔日的下属最后一程。

  在她眼里,徐遂是个“绝对靠谱的男人”,似乎只要有他在,任何艰难险阻都能克服。

  如此“夸张”的印象,不是没有由来的。

  徐遂正在认真记录农户提出的困难。(左二为徐遂)

  在浪川乡,徐遂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征地,为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在地域广袤且人情关系复杂的农村,谁都知道,这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有一次征迁,遇到89户人家拒不签约,大家都气馁了,徐遂却不肯放弃。他帮农户们采桑叶、喂蚕、打油菜、一边干活一边和他们聊天交心。常常走访到凌晨两三点,午饭吃泡面是常态。”

  徐遂为易坍塌路段种上树木。

  “有一天暴雨夜,听说一户外地打工的夫妻刚回家,我们和村干部赶紧上门对接签约,两夫妻黑着脸就是不开门,把村干部都骂走了。只有徐遂全身湿透地在雨里站了两个半小时,农户打开门那一刻,他仍然笑得一脸和气。”

  “还有一次,为了做一个农户的思想工作,徐遂在他家里坐了整整一天,一亩方方正正的地,徐遂不厌其烦地应村民要求,前前后后量了七遍,从早上七点折腾到第二天凌晨两点……”

  徐遂工作照

  最难的征迁任务,就是在这样的坚持下顺利完成的。

  这份执着的“钉子”精神,不是徐遂的偶尔为之,而是工作常态。

  时任浪川乡副乡长的汪家富告诉记者,徐遂2005年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就是他接待的。“第一天上班,他看到保洁员忙不过来,很多地方的卫生还未打扫好,便起早义务帮忙清扫大院。”汪家富以为这只是“新人”的表态,却不料他一扫就是10年,一直坚持到他调任到鸠坑乡工作。

  “徐遂这一辈子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就像别人说的那样,他就像是一杯‘白开水’,但恰恰是这杯普通的‘白开水’,最解渴!”

  徐遂生前工作过的办公桌。

  妻子说——

  他此生没有宏图大志只想当好人民的“兵”

  位于鸠坑乡政府三楼楼梯口的第一个房间,是徐遂的办公室,从2015年调来至今,他一直在这里工作,桌上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着三张照片:一张是三口之家的合影,一张是儿子“跳跳”的婴儿照,还有一张,就是徐遂自己的“军装”(人武部的制服,很像军装)照,而他的遗像,同样是一张“军装”照。

  追悼会现场,徐遂的妻子孙彩凤哭得撕心裂肺。直到这一刻,徐遂的很多朋友和同事才发现,原来徐遂隐瞒了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真相”——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父母均没有工作,且母亲因为脑溢血偏瘫多年,当天是坐着轮椅来到追悼会现场;

  他的妻子孙彩凤是余姚人,因为徐遂常年工作不太着家,她忙于照顾老人孩子,一直无法工作,全靠徐遂一人养家;

  他们家住千岛湖县城,一家人住在不到80平方米的房子,仍有近十万元的房贷没有还清;

  但这些,徐遂从没有向领导、向同事露过一个字,叫过一声苦,没有向组织上提过任何要求。

  孙彩凤觉得,这和丈夫的“理想”有关。

  “徐遂这一辈子,没有什么宏图大志,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当兵。当年他考大学读的专业,就是人民武装专业,大学四年,虽然不算军人,却全部接受军事化管理和训练。”

  徐遂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

  所以,他总是起得特别早。大学里是早睡早起,工作以后是晚睡早起。

  所以,他总是很执着。不管目标有多远,不管过程有多辛苦,先干了再说。

  所以,不管家里有多难,他从不向组织提要求,只会在回家休息的时候,拼命帮妻子干家务。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孙彩凤眼里,丈夫一直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无论大事小事,无论到了哪个岗位,他都是埋头干活,从不抱怨。”

  8岁的儿子跳跳模仿爸爸敬军礼

  而在仅有的与家庭欢聚的日子里,徐遂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带儿子跳跳出去玩,去图书馆、电影院、游乐场……然后,不知何时起,教会了8岁的儿子行标准的军礼。

  “他总是说,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当兵”,孙彩凤说。

  而他自己,就是用自己36年的短暂人生,当好一名人民的“兵”。

  【记者手记】

  让“四种人”夯实中国基层治理的基石

  一场追悼会,近千人自发前来。没有丰功伟绩,只有挂在每个人嘴边的“民生小事”。这正是绝大多数基层乡镇公务员最真实的写照。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广袤的乡村一直以来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变迁中的厚重基石,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保持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大至国家政令的执行,小至民间纠纷的化解,如徐遂一般的基层乡镇干部,每天直面群众,实质上担当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

  而要长年累月,兢兢业业扮演好这一角色,实属不易。

  记者重温徐遂每天上山下乡的山路,且不论穿梭城乡的耗时之久,光看这“山路十八弯”的崎岖程度,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和这里的老百姓打成一片,真正需要一种扑下身、沉下心、扎下根的情怀。

  若干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调研新农村建设时,就曾明确提出,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发展带头人、新风示范人、和谐引领人、群众贴心人”。

  而今,正是无数如徐遂这样的“四种人”,怀着对党的忠诚和人民的挚爱,甩开膀子干实事,扎根基层谋发展,才为党和政府凝聚了民心,迸发出前进的磅礴动力。

  斯人已逝,风骨长存!怀揣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梦想,让我们沿着他的精神之光,再出发!

 

 

作者:   编辑:周略(实习)
人物档案 更多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