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跑出县市区“新速度”
扫一扫
关注更
多精彩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新闻深1℃ > 我们的节日 > 征文 正文

忆年小谈

2018-03-16 16:25:59 来源: 浙江在线 张露瑀

  小时候,我家住在西营。街头巷尾布满了青石板路,两边的墙角装饰着青苔,不时还有自行车的打铃声、卖杂货的吆喝声、小朋友的吵闹声…那里有一群很普通的带阁楼的平房,其中一间就是我家。那时候人和人的距离很近,吃饭串门唠家常再普通不过。小朋友去串门,常常能带点吃的回去。要是哪家有客人来,主人不在家的,隔壁老王就麻溜的去找人了。

  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过年了吧。过年前夕,我奶奶就开始准备腌制年货了,什么酱鸭、酱肉、鱼干…去菜市场挑选上好的食材,该杀的杀,该洗的洗,撒上葱姜蒜,再放些盐,用钩子把它们吊起来。那时候没有什么阳台,家家户户都是用三脚架子搭起来的简易晾晒工具,一串串肉啊鱼啊,被挂在上面,看起来就像一个年货卖铺。天气好的话,晒上个把星期,正好赶上过年,这些东西就可以吃了。

  我记得那会空气污染还不严重,也没什么禁烟令。到了年三十晚上,赶紧吃完饭跑去院子看烟花。只听到“砰”的一声,烟花就散了开来。于我而言,最喜欢那种可以拿在手里的烟花,因为我可以近距离欣赏它的昙花一现。美离我是如此之近。而大人们似乎对这没什么兴致,他们更愿意在餐桌上喝喝酒吹吹牛,品味满桌子的大鱼大肉。一般来说,过年必须有鱼有肉有螃蟹,还有一只大王八,这样的配置才算是过年的规格,但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咬牙买上一顿。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楼的堆叠,楼层的上升,人们仿佛被这几十平几百平的房子圈住了脚步。由于城市规划需要拆除西营这一片房子,我家搬进了公寓。谈不上期待,可能失落更多点。和我一起的玩伴没了,也看不到三脚架上的串串年货,更没有了串门唠嗑的地儿。大门一关,一家子就只是一家子。别人进不来,我们更进不去。鸟笼不也就这样吗。

  因为一扇门隔绝了人的交流通道,拉开了心的距离,很多年住下来好像和对门依然不太熟。见到了也只是客气的打个照面。人们的生活条件确实变好了,吃得好了,穿得好了,距离却远了。健康养生的热潮也一波接着一波袭来。过年的宴请规格渐渐从大鱼大肉变成素色为主。萝卜青菜水煮清蒸成了主角,腌制食品开始冷门。人们谈论的话题从关心爱护转为了生意投资,有钱没钱。

  儿时,过年的压岁钱和新衣服都令人期待。如今却是随时随地,想买就买,想花就花。没了一年一次的仪式感。甚至开始疲于年夜饭的准备,干脆定个包厢,下个馆子。少了那份团聚在一起的喜悦,用爱意和心意调配的饭菜早已没了踪影。好在贴春联,贴福字的习俗一直在延续,可有多少是发自肺腑的祝愿,又有多少只是形式而已。

  很难说是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是拉开了人们的心理距离。总之,过年的滋味还是儿时的好。

标签:过年 人们
编辑:江小来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