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一援藏医生每天都要翻山越岭 坚守2个月

2017-10-14 15:15:48 来源: 浙江在线 吴梦雅

       作家马丽华曾这样描述:“对于未来者,西藏是个令人神往的佛界净土。”可实际上,西藏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交通也很不方便,高海拔带来的“高原反应”使许多人望而却步。在这样的反差下,我县一名医生却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援藏之路,冒着生命危险与“高原反应”作斗争,履行着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完成了自己的坚守与奉献。

台州一援藏医生每天都要翻山越岭 坚守2个月

她便是台州三门县人民医院(中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 邵素臣。

台州一援藏医生每天都要翻山越岭 坚守2个月

踏上援藏之路

当获悉有援藏机会后,邵素臣第一时间报了名。通过严格的耐缺氧试验检查后,她就成为了浙江省第二批包虫病筛查援藏专家组的一员。“之后我开始天天喝‘红景天’,生怕高原反应太剧烈拖累大家。”出发前,邵素臣的心情既紧张又忐忑。

置办好冲锋衣、登山鞋、帽子等装备后,7月28日,包括邵素臣在内的浙江省援藏医疗队,共计30名成员顺利抵达拉萨,开始为期2个月的援藏之路。从滨海小城初到雪域高原,难免会不适应,第一天晚上邵素臣就产生了强烈的高原反应,失眠、心慌,好不容易睡着,不一会又出现了胸闷、头晕等症状,直到吸氧之后才缓和下来。

“行程安排很紧密,第二天我们就投入到紧张的培训中,了解包虫病知识,学习诊断及分型。”邵素臣回忆道,3天后他们便坐火车前往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那曲。那里也是包虫病高发区。

那曲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高寒缺氧,恶劣的环境再次使邵素臣出现头疼、胸闷、嘴唇发紫、四肢乏力等症状。“那段时间真的很难熬,连吃饭、睡觉这类普通的生理需要,在那里都变成了体力活。”对邵素臣而言,那不仅是身体的考验,更是意志的考验,没有水、没有电,更别提网络信号了,上厕所也时常要在野外解决,有时候十几天都没法洗澡,生活极其不便。

台州一援藏医生每天都要翻山越岭 坚守2个月

与环境作斗争

“那曲地区气候很干燥,我晚上常得起身喝水,不然嘴唇会开裂。援藏期间,我瘦下了约10斤。”邵素臣告诉记者,援藏队里的台州组6名医师主要负责那曲地区嘉黎县农牧民、驻地官兵、干部和学生等的包虫病筛查工作。

据介绍,嘉黎县高山峡谷众多,海拔达到5000米以上,地势险要,大多数乡镇没有直达的马路,只能沿着悬崖峭壁开凿出的狭窄土路盘山而上。部分村庄还需过河淌溪,乡镇、村居之间的距离又非常远,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五六个小时。“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翻山越岭,每日的行程就是一种生死考验,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下悬崖。”邵素臣有些不敢回想。

不久后,她收到一个非常沉痛的消息,江苏的一个援藏同仁在林周县永远地离开了。“那时我伤心地哭了,整晚不能入睡。家人特别担心我,让我每天报平安才放心。”邵素臣说道。

或许是劳累过度,或许是高原反应的延续,邵素臣感冒了。为避免感冒引发肺水肿等致命危险,她每天三次,每次三四种药物混合下咽,吃的药比饭还多。但为了工作,她咬牙坚持着。“我们一般提前通知牧民来参加检查,他们住得比较分散,有些从很远的地方赶来。为了不让牧民白跑一趟,邵素臣只能一边吸氧一边工作,有一天竟吸了四瓶氧气。”来自台州医院的超声科副主任王刚是台州组的领队,他很为邵素臣的坚守感动。

台州一援藏医生每天都要翻山越岭 坚守2个月

坚守下的收获

高原反应的不适、生活条件的艰苦、工作任务的繁重、对家人的思念,种种原因让邵素臣几度想放弃坚持回到家乡,可是藏民热情的笑脸与期盼的眼神牵绊着她,让她舍不得走。

“好几次我都真切体会到一种濒死感,但是一想到那么多翘首期待的纯朴藏族同胞,我就又有了克服困难的动力。”邵素臣笑道,每到一个筛查点,他们都会受到热烈欢迎,有些牧民还会早早地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为最短时间内了解那曲地区包虫病的情况,给藏民提供好的解决方案,他们每天早出晚归,一村一户地进行筛查。“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我们中途往往不休息,有时一天下来能筛查三四百人。”邵素臣表示,台州组的同仁们总是团结一致、互相帮忙,如卓玉水和俊同仁为照顾她,总是自愿去偏僻的村庄筛查,完成任务后马上过来帮她。就这样,她坚持到了最后。

而执着的坚守也获得了回报,期间他们共筛查3万左右人次,仅她一人筛查,就发现100多例阳性。“整个那曲地区2个月筛查完毕,顺利完成任务。这段援藏经历让我终生难忘!”邵素臣如是说。

编辑:贾晓雯

援藏动态

更多

援藏简报

更多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