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跑出县市区“新速度”
扫一扫
关注更
多精彩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杭州 正文

凡人善举感动万千网友 杭州老人拾荒助学写人间大爱

2017-08-23 08:00:45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王晨辉

  浙江在线8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晨辉)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值得敬慕。他们看似过着平凡生活,却用超越平凡的力量奉献自己,温暖他人,实现着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王绅森(按老人意愿,本文用其曾用名)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老人,作为高校退休教师的他,坚持拾荒助学,长年资助贫困学生。

  8月17日,王绅森老人的感人事迹经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报道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中央媒体纷纷转载,全国数十万网友留言点赞,向王老表达敬意和祝福。

  面对赞誉,老人说并不想当“网红”,只希望自己的善举能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希望这份爱心传承不断。

  深夜拾荒,只想帮助更多学生

  记者第一次见到王绅森,是在8月16日下午,这位身材瘦小的老人,顶着烈日辗转来到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办公室。他佝偻着背,穿着俭朴,鞋子上还打着好几个补丁,却随身带来5000元助学金,希望资助常山籍大学新生诗雨。

  今年7月,本报“佳友民情快车”栏目联合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启动2017年度“浙江省大学生助学计划”,迎来大批爱心人士慷慨解囊。85岁的王绅森,是这些爱心人士中年龄最大的。

  当工作人员询问起老人的生活和收入情况时,他的回答令人感动。

  “这些钱,大多是我每天收废品、捡垃圾换来的,一个月能挣几百元,不够的部分,我会用退休金补上。”匆匆放下助学金,老人特意叮嘱工作人员,“请你们告诉孩子,不用担心钱,有需要随时可以联系我。”

  朴实的话语背后,是一段爱心历程。8月17日,记者来到老人家中,认真倾听了他的助学故事。正如他的老伴王阿姨所说:“他不是因为生活困难去捡废品,而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学生。”

  受资助孩子完成了学业,他笑了

  王绅森祖籍上虞,出生于1932年,1949年参军,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10月,转业到浙江医科大学(现为浙江大学医学院),从事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直到1993年退休。在高校工作期间,王绅森一直十分关心学生,谁在经济上有困难,他都会及时伸出援手,为学生垫付各项费用是常有的事。15年的高校工作,也让他和学生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退休后,尽管自己和老伴身体状况不佳,每月医药费需要不少费用,王绅森仍然想尽办法从收入中拿出一笔钱,帮助困难学生。2012年,他通过媒体得知常山女孩徐玲玲考上了大学,但由于生活拮据四处打工,便陆续资助了她18000余元。

  为了帮助更多学生,王绅森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一些收入。自2012年起,他开始依靠回收废旧物品挣钱助学。

  每天晚上10时许,老人就推着三轮车出门,直到凌晨三四点钟回家。周边的饭店、旅馆、小超市都是老人废品回收的来源,一个晚上下来,他可以捡满两辆三轮车,每个月能挣到四五百元。多年来,几乎天天如此。

  “年纪大了,经常腰酸背痛,身体不如从前。”老人说,虽然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但一想起自己的努力能帮助更多孩子完成学业,就又有了劲头。

  去年,他资助的徐玲玲已完成学业,并成为一名教师。她给老人寄来了信和照片,王绅森自豪地笑着:“我觉得我的付出特别值得。”

  热心市民主动帮他收集废品

  王绅森拾荒助学的感人事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众多杭州市民以行动支持老人的凡人善举。

  “王爷爷好,我们是旁边面馆的,看到您助学的新闻,深受感动,我们为有您这么一位热心、善良的邻居感到自豪……”8月21日凌晨,老人和平时一样蹬着三轮车回家,看到门口放了一个编织袋,整齐地装着各种废旧物品,还有这封信。

  小区邻里、周边超市也纷纷将可回收物品送到老人家中,劝他注意身体。有邻居这样写道:“这是我们小店这几天留的空瓶、旧纸箱,您这么大年纪,晚上就不要出门了……”看着来信、留言,老人非常感动。

  老人所在的杭州市下城区潮鸣街道小天竺社区,得知老人拾荒助学的故事后,联系了专业废旧物品回收公司,上门帮助老人回收物品,减轻他的负担。

  8月21日下午,浙江大学学工部、人武部工作人员代表学校,前往老人家中看望,并向他表示敬意。浙江大学学工部副部长蔡荃对记者说,王老一直十分支持、关心学校工作,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在蔡荃印象里,王老为人谦和、热情,他的助学行为,让浙大校友感动。

  浙江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黄河说,王绅森老人虽然退休多年,仍心系困难学生,充分表现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非常难能可贵,他的精神值得更多人学习。

  其实,除了坚持助学,王老还以更多善行,温暖、影响着周围的人们。

  在王绅森所住小区的单元门口,挂着50多把雨伞,全是他在废旧物品回收时捡出并修好的。“我看有些伞还能用,就修好挂在这里,谁有需要都可以拿,愿意还也可以,不想还也不要紧。”如今,这些雨伞已成为小区的“共享雨伞”,解决了突降大雨时路人的燃眉之急。

  老人在部队里还学过雷达和无线电技术,“现在也没有荒废,一般的家电我都能修。”老人用自己的“手艺”,将废弃的收音机、电扇、钟表等,变废为宝,送给有需要的人。

  在回收废旧物品时,一旦发现手机、钱包等遗失物品,老人也总会想尽办法找到失主。2014年10月,老人在刀茅巷拾到一部手机,设法联系到了手机主人。当机主得知老人捡废品是为资助困难学生后,非常感动,拿出1000元参与助学行动。

  “我想,善良和爱心是可以传递的。”王绅森说,他很高兴他的经历让更多人关注困难学生,参与爱心行动。

标签:善举 拾荒 助学
编辑:陶韬(实习)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