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身边新闻 > 宁波 正文

因地制宜 分类建设 美丽乡村“华丽”升级

2017-06-07 07:45:50 来源: 宁波日报 记者 何峰 通讯员 张冬彦

  春晓三山村村口。(何峰摄)

  双狮社村民在大树下聊天。

  (张冬彦何峰摄)

  何婆岭村民将旧斗笠改造成花盆。(何峰摄)

  清代古宅与体育健身场和谐相处。(记者余建文摄)

  我市正深化美丽乡村分类创建,着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转型提升。

  十七房古村通过“活化”改造,使马头墙与现代生活共存,留住乡愁韵味;北仑三山村规划超强,将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旅游创建有机结合,志在成为城市的“客厅、餐厅和卧室”;象山何婆岭村最大程度利用老物件,拆出空间,村民出主意出劳力建设“园林”村庄。这些都是因地制宜、分类创建美丽乡村的生动实践。

  美丽乡村分类创建中,合格村重点推进环境洁化、村庄绿化、水质净化、村道硬化、村容序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基层治理网格化“八化”建设;示范村在合格村基础上,打造一批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

  市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创建美丽乡村合格村1000个以上、培育美丽乡村示范村150个以上。

  ——编者

  做好“村头、桥头、门头、田头”文章

  春晓三山:都市里的乡野度假区

  春晓街道三山村位于北仑区南端,由双狮等5个村合并而成。三山村背靠群山,又面朝大海,一手牵着九峰山景区,另一只手牵着洋沙山景区。三山村景色秀丽,老街风情、美丽乡村、三山溪源风情和花海风景,自北向南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卷。

  去年12月份,我市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在春晓召开,三山村是重要的参观考察节点,曼妙的乡村风情,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

  “三山村的改造和提升,其实已经推进了好多年,去年借现场会的东风,整体又上了一个台阶,也算是‘厚积薄发’。”三山村党总支书记叶云良骄傲地说。早在5年前,街道和村里就请了宁波大学的专家为三山村做了整体规划,并一步一步得到落实。尤其是春晓街道举行“最干净村庄”评比以来,三山的村容村貌得到很大的提升。

  宁波万水千山旅游设计院是三山村提升工程规划和设计的担纲者,负责人何红亮说,“三山村位于港口和城市之间,地理位置独特,生态优美,是一个能品读‘港通天下书藏古今’的地方。我们工作的重点是把‘村头、桥头、门头、田头’的文章做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热衷于知名景点,反而喜欢流连于乡村田园,体验当地的生活,了解当地的文化。游客需求的变化,必然要求相应的产品出现,而三山正是一个能把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旅游创建有机结合起来的区块。

  一进入三山村,大家便被村口白墙黑边的牌碑所吸引。村口的一个个绿化点,不但起到改善村庄环境的作用,还承担着村民在茶余饭后散步休闲、健身娱乐的功能。而在三山村的双狮社,村口精致的小公园仿佛是一本装帧精美的书本的扉页,总能赢得游客的连连称赞。

  “三山有山更有水。有水则灵,一条水路会激活一个村庄。”叶云良说。三山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做好水文章是村庄改造提升的重头戏。“三山村主街前有一条暗河,被空心板封实。设计时把这条河变成景观河,这样就把水系打开,变成村庄的中轴线,村庄一下就灵动起来。”何红亮说。通过设置连续的亲水平台、步道、植载景观灯等,这条曾经的暗河成为风景优美的水岸空间。村民欣赏着岸边的美景,听流水潺潺,感受自然野趣,拉近了人与水的距离。

  “堰潭水,清又清,冬暖夏凉好惬意。”堰潭是三山村穿村河道的重要水源,更是村民珍爱的宝贝。改造提升中,在岸上保留大树、草地,铺设了人行道,增设路灯、座椅、花池等设施,形成人性化的空间环境。如今,堰潭就像一枚绿宝石,镶嵌在三山村里。

  “三山有最传统的街巷,肌理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反映了地域历史文化形态特征,是三山村民传统生活的写照,在工业化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叶云良说。三山村街景改造工程由雨水管、排水沟、污水管道、铺装路面、广场路灯和绿化工程等组成,解决了先前拥挤杂乱、功能单一的问题。

  同时,村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造道路结构,改善交通条件,补全村内生活公共设施,增强旅游服务设施。依据“清新、自然、卫生、秩序”的原则,适当保留有特色的传统建筑,对其他建筑立面进行修饰,实现整体美观,形成“村庄即风景”的格局。

  “口袋富,更要脑袋富。老百姓对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把文化设施作为投入重点。”叶云良说。自三山村文化礼堂建成以来,开蒙礼、成人礼、重阳礼和综合培训、春泥计划时时在线,体育活动、歌舞比赛、戏曲搭台等轮番上演。这个集表演、培训、活动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场所,已悄然成为三山村民的精神家园。

  “在村庄提升工程中,村民的配合和支持尤其令我们感动。”何红亮说。改造完成后,农家乐和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三山已成为都市里的乡野度假区。假以时日,这里必将成为城市的“客厅、餐厅和卧室”。

  泗洲头何婆岭:

  山坡上的园林村庄

  本报记者何 峰

  通讯员张根苗

  小桥流水人家,翠竹亭台篱笆,古井菜园黛瓦……象山县泗洲头镇何婆岭村坐落在山坡上,村口是一湖碧水的新民水库,村庄在一片苍翠中自山脚顺势向山腰延伸。

  “以前村庄毫无规划可言,老房子破败不堪,露天茅坑随处可见,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村党支部书记汤雄伟告诉笔者,何婆岭村原先基础薄弱,村内“一户多宅”、乱搭建等现象较为普遍,村容村貌杂乱无章。

  那时的何婆岭村虽然依山傍水,竹林、茶叶等资源丰富,但乱糟糟的面貌让人望而却步,本村人纷纷外出打工谋生,一度走向空心村的边缘。

  从2013年开始,何婆岭村借“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契机,结合精品村、特色村创建,开始梳理式改造和提升。保持原汁原味,不盲目拆旧建新,对有文化价值的较完整古建筑予以保留,通过拆改利用、合理规划,如今的何婆岭村是一个“园林”风格的世外桃源。

  “我们村的建设有几个特点,一是在原有风貌基础上进行提升和改造,最大程度地利用老物件,做到物尽其用;二是将拆出的空间统一规划;三是和谐合理拆建,村民热情高涨地参与美化家园。”汤雄伟介绍。根据资金有限的实际情况,他们将拆除的木料、梁条、砖瓦、石头、石板、墙板等废物有效利用,有些用于栏杆、亭阁、花坛等园林小品的建设,有些老物件经过改造点缀在村口巷尾、房前屋后,成为乡土风情中的一品一景。

  何婆岭人将穿村而过的小溪作为中轴线,两岸修建了亭台廊桥,种植了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尽显江南园林韵味。顺溪修建的休闲步道,沿路美观的栏杆由“一户多宅”清理后留下的旧房梁、旧木桩改造而来。步道一侧摆放着10多个村民丢弃的咸菜缸,缸里养着从池塘捡来的水葫芦,中间放上盆栽,与旁边的竹子相映成趣。在改造中,村里将沿溪的5口古井予以保留,拆下来的木条加工成护栏,既凸显了园林特色,又保证了安全。

  建设时,虽然村里出的工钱远低于市场价格,但村民都争着来,出主意出劳力,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建设美丽家园。休闲道的石子路虽然没有漂亮的图案和花色,但这些溪卵石是村里的妇女花了几天的时间铺设而成。初夏时节,拱桥流水,凉风习习,通过用心打造,这条休闲小道已经成为何婆岭人剪不断的乡愁路。

  行至村庄中心,是去年建成的农耕文化长廊。为完善村庄的硬件设施,让游客在何婆岭村能驻留较长时间,村里将拆出的空间建设成长廊,放上木桌和竹椅,成为游客休憩、赏桂、品茶的好地方。

  村子环境变美了,村民的习惯变好了。这些年,村庄同步实施“净化、美化、绿化”工程,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太阳能垃圾处理站等设施,保洁员实行“一天一扫、日清日洁”,现在全村呈现条条村道有绿化、家家户户有绿草的怡人景观。今年,何婆岭开始推广垃圾分类,村民已经养成把厨房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的习惯,并按时把垃圾放在自己门口。

  优美的环境、浓郁的乡土风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何婆岭,村民通过承包农家乐餐厅、开办农家客栈、销售土特产等方式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致富,原先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回来了。目前,何婆岭村有农家乐和民宿11家。

  “建设,带来了村庄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让何婆岭村民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建设,也提升了村民的素质,营造了村庄和谐的邻里氛围。”汤雄伟说。

  十七房村:

  “活化”改造,让马头墙与现代生活共存

  本报记者余建文

  通讯员戴旭光

  “穿梭于巷弄间,仿佛穿越在明清老街。青石板回响清脆的脚步声,手指划过斑驳的墙,探寻掩藏在粉黛瓦墙里的往事”。这是很多游客在镇海十七房景区旅游时的感受。

  十七房村保留着国内目前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时期风格的古建筑群,“整个古建筑群面积有5万平方米左右,而现在开放游览的景区只有1.8万平方米”,在十七房村村主任方明侠看来,景区外那3万余平方米古建群的保护和改造,已经“不能再等了”。

  十七房的旧宅大院主要分布在庙后、路沿郑和郑家三地。来到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恒德”院落,以幢为单元的小四合院彼此以廊巷相连,四通八达,雕刻精湛。但一走出院落,四周便是各种模样丑陋的水泥房所,与景区一河之隔的老街上线缆密布蛛网,“四处乱窜”。方明侠说,像“恒德”这样的大宅,全村有近20处,但陷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民自建房的分隔、“包围”,环境很差。套用现在的话说,这些新民居,已成为古村的“癌细胞”。

  近年来,景区发展了,十七房村名气越来越大,同时面临新苦恼:古村保护该怎么做?有专家直言不讳:走出景区,走在村子的路上,有时候会有种“城中村”的错觉。

  早在几年前,十七房村就有了古村重构的计划,邀请宁波大学编制了详细方案。专家提出,十七房村本身是一个主打历史文化牌的村落,很多老房子庭院布局还是很好的,但部分建筑物有重建需求。因此,在保持老房子传统布局的基础上,根据村民的自身需求、房屋现状等去对房屋做一个延展部分,完善房屋功能,让马头墙和村民现代的居住要求能够共存。

  今年,借助于品质城镇建设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工程的契机,十七房村对古村改造、保护的思路更为清晰。方明侠说,现在,古村主入口白墙黑檐的设计凸显村庄气质,村里还建造了仿古味十足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未来,景区西侧的“恒德”区块按照明清风格建设,拆除掉杂乱的新农居,打造一条呈十字型的郑家路明清历史文化街区,恢复澥浦老街风貌,“景区的西大门一开,就与老街贯通,让游客进入到古村生活的内部”。眼下,先要把基础设施搞好,把各种线缆统统入地,并结合治水工程,使全村的水系“活”起来。

  地处澥浦镇中心的十七房,如何在整体布局上实现历史与当下的和谐共存?村中有大量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房子,除了民宅、办公房,还有样式各异的小工厂,不可能一下子抹去。方明侠说,村里有了初步设想,村中心区块以景区和古建筑群为主,东面是特色农庄,南面是300多亩的“花海”。“花海”南面的庙后自然村实施新农村整体重建,使之成为“花海”环绕的村庄,而最北面区块则体现新城镇化风格。而在建筑改造上,以“黑白灰”立面为主,多用简约直线条,使建筑“化整为零”,体量“化大为小”,外观处理上巧妙运用江南建筑特色元素,结合村庄风貌特色,采用添加窗框、清洗墙面、更换瓦片等方法,让建筑更灵动,与环境更和谐。

  我国首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中国美院建筑学院院长王澍曾说过,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是,在不改变古村落面貌的同时,实现“隐形”城市化,“我们既需要民族的审美,也需要时代的创新和表达,两者是不冲突的。”保护好古村落、古民居,是用建筑留住心底那一缕乡愁。

标签:分类 建设 美丽 乡村
编辑:江小来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