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活动休闲 正文

八婺风采 工匠精神

2017-05-11 16:03:26 来源: 婺城新闻网
婺窑灰釉刻宝相花天球瓶--2009年获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特等奖
婺窑灰釉刻宝相花天球瓶--2009年获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特等奖
婺州窑“印之韵”
陶瓷印

       从万里长城到故宫,从赵州桥到都江堰,从张衡造地动仪到鲁班制斧,从“糖人李”到“面人张”……“工匠精神”贯穿于华夏文明,创造了遍布九州的卓越历史,是中国“龙之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改革开放启蒙大浪潮之后,在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工匠精神”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匠人”们被推向了更高的荣誉颁奖台。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工匠精神”。今年,各级总工会组织评选“浙江工匠”、“八婺工匠”。

  在婺城区,就有不少深耕传统技艺,传承文化经典的优秀“工匠”。一坛大漆,一块陶土,一把刻刀……他们一经拾起,便把玩了大半生;任时运浮沉,任时光荏苒,他们只专注于眼前这门“看家手艺”的日益精进。千百个冬去春来,姹紫嫣红看遍,八婺大地之上的匠人们一代接着一代,唯“八婺匠心”不改,前仆后继,薪火相传,在当今新的时代换发出新的风采。

        倪建新:

  一笔大漆留乡愁

  自18岁时初学漆画,年复一年,这坛大漆已伴着倪建新走过了45个年头。“既然下决心要做一件事,就要坚持一辈子,把它越做越好。”老匠人的言语淳朴无华,却踏实可信。

  一幅漆画可大如屏风,可小如扇面,从一遍又一遍地打底,到几番费思量的轮廓设计,再到一次又一次的调色配比,一个个局部落笔的把握,一层覆盖一层的铺陈描画,各色人物花鸟活态渐生,颇显气度,一幅稍精致的作品,倪建新总要忙活半月有余。“做一个物件,就要想着人家能用一辈子,哪能不精益求精呢。”倪建新说。

  中国传统漆画以大漆作画,在绘画原理及手法上与西方油画异曲同工,却在工艺上有其卓越之处,单论打底一项,就要刷一道,晾干一层,如此反复,直至刷出如婴儿皮肤一般的温润滑嫩。在绘画元素的取材上,中国漆画多展现传统民间故事,装饰手法多借鉴剪纸花纹,油然而生虚实相生之趣。

  旧时各家请漆工师傅上门,多是因为婚嫁之仪或乔迁之喜将近。在八九十年代,因为活儿多,时间紧,倪建新手头总会备上一个小本子,按各家的好日子做好排期,漆好了新郎家的大床、衣柜等大红大件,又赶去画新娘的床头柜、书柜、圆桌等喜庆嫁妆,婚礼当日,两家物件往婚房里一放,便是天造地设的一整套。一把把的大红喜糖被塞进倪建新手里,让爱吃甜食的他甜在嘴里,乐在心里。

  遥想当年,倪建新也正是着迷于这项民间手艺的精妙绝伦与浓浓情意,才早早立下志愿,要当一名功夫过硬的“漆工师傅”。他从生产队出来,跟着一个远近闻名的漆工师傅到各家户上做活,开始了漆画生涯。一个月的时间里,倪建新帮着师父做些杂事,师父也招呼他做些打底的活儿。无奈家贫,因为交不起填工分的钱,很快,倪建新就被招回生产队,重新扛起了锄头。可是,一扇门被关上的同时,总会有一扇窗被打开。倪建新省吃俭用,托人买来各类美术书、纸、漆和笔,趁别人在田埂上休息的时间研究漆画。又从各家借来精彩的漆画作品,回家临摹。这份执着感动了很多人,甚至有人主动给他买了漆。

  一晃数十载,倪建新从最初免费帮人画,到逐步上道,直到名震十里八乡,直至带出徒弟七八十人,成为婺城区漆画非遗传承人,创办漆画传承基地“紫阳漆画馆”,启动公益创投项目“漆画进校园”,如今,又走进莘畈乡,以大漆墙画助推基层廉政文化建设。这其中,老匠人虽坚持不懈,心中却不是没有过没落的,九十年代末,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红火的漆画礼俗不再,倪建新也经历过门庭冷落。可他相信,“等人老了,就会开始恋旧,想找回乡愁,要是大家都不做这些老手艺了,大伙儿去哪儿找故乡啊。”这不,老倪在花甲之年迎来了属于所有工匠的好时代。

       陈新华:不拘一格传婺窑

  连日来,陈新华辗转于婺城区雅畈镇汉灶村“婺窑小镇”项目基地,带领徒子徒孙们为半月后的全面开放做着紧锣密鼓的准备。项目落址于省级文保单位汉灶古窑旁,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项目建成后,八方来客可在其中的婺窑文化博览馆了解婺窑千年历史,采购名家作品,可在婺窑体验基地亲身感受国家级非遗项目婺窑烧造技艺,还能在婺窑名家工作室与大师切磋一二,一睹现代工匠风采。这意味着婺窑在文化产业化发展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茅草铺的屋顶配上草编的灯罩,堆塑的婺窑神农氏,这里的每一样装饰都是如陈新华一般的现代工匠别具匠心的作品。其中最醒目不过用那古今婺窑残片筑成的门廊。门廊取古婺窑口碎瓷片作基,上用现代婺窑水洗残损件垒砌,外以婺窑摆盘镶嵌,虽为人工打造,却浑然天成,自有一番淡雅之气,竟要比完好的瓷瓶更要耐看几分。

  “不管是瓷土、釉料,还是匠人,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成了什么样,总有它的用处。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手头的事,便是好的,成人成己,日子也就是开心的,该有的也都会有的。”站在残瓷砌成的门廊前,陈新华说。

  1973年,青春正好,脾气倔强,陈新华有些不情愿地走进古方陶瓷厂,这辈子难道就要跟一堆烂泥打交道吗?可当师父领着他在厂里的大缸中见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堆塑大狮子,这份惊艳就这样点燃了陈新华毕生理想的火焰。“那年,也是五月,恰巧也是立夏,我和婺窑结下了缘分。”陈新华回忆。

  唐代陆羽《茶经》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在茶圣笔下,婺窑茶具品质上乘,位列探花。这是婺窑唯一见于古代文献的记载。据贡昌《婺州古瓷》相关论证,婺州窑因州得名,与龙泉窑等同属婺窑系,兴于商周,盛于唐宋,于明清时期逐渐衰弱,前后绵延2700多年,首创化妆土工艺,于汉代中期即开始使用青、褐两色釉。西汉以前,婺州窑原始瓷多见于墓葬,做明器,胎厚釉薄,也曾出现过青黄釉、彩釉等丰富的釉色,及针点纹、网格纹、连珠纹等修饰图案。南宋时期,婺州窑吸收各地窑口之所长,烧制青白瓷、青瓷等,出产日用瓷及观赏瓷,远销全国各地,并出现出口瓷。

  “起初,婺窑出产各类日用瓷;后来,因为陶土颜色不甚好看,就率先用了化妆土工艺,也开始出产高端观赏瓷,但主要还是服务普通百姓的民用瓷;后来,景德镇白瓷出现量产,价廉物美,婺窑就改做酒坛瓦罐,成为婺民生活中最好的储存食物和酒水的容器;窑火不断。这就是婺窑工匠们的精神,有自知力,有创造力,更有一种永不自弃,尊重万物的品德。我们要传承的就是这些精彩的工艺和让人敬仰的美德,而不是一味地恢复和仿造。”陈新华说。

  正是承袭了这样的精神力量,陈新华走出古方陶瓷厂,开起了婺窑陶吧,到中国美院系统学习陶瓷史,与有关专家一同采集瓷片样本,解读婺窑特色工艺,钻研婺窑文化,衔接起婺窑千年发展史的百年断层,最终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婺窑小镇”,陈新华又将带着他的婺窑谱写工匠精神新的华章。

        顾童:“哲匠”之气制瓷印

  “在现代,我们不仅仅要继承精益求精的传统工匠精神,更要为这一精神注入‘哲匠’的丰富内涵,尤其在文化艺术品创作方面,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像古代匠人一样勤劳。”关于工匠精神,对于自己的陶瓷印创作,顾童有独到的见解。

  顾童出生于1971年的金华,母亲黄风华是一名教师,父亲酷爱书画。或是自幼受了父母的熏陶,儿时的顾童便展现出一定的文艺天赋,爱好文学,写得一手好字。于是乎,父亲顾成便买来字帖,找来最薄的黄表纸,要求女儿日日临摹,一天都不曾松懈,而后,便开始手把手地教她裁石制印。“起初,我真羡慕张禾老师,觉得女孩子就该美美地画工笔,优雅又端庄,不似父亲教我学的篆刻,刚裁好石,磨平了印面,还未及下刀刻第一笔,指尖已红肿,桌面已狼藉,石粉飞得满脸满手都是。”当时的顾童不是没想过放弃,可是,接踵而来的因印章被报纸采用而频频寄来的稿费激励着小小的她砥砺前行。“如今想来,真感谢当年没有现成的磨平的印石,伴随着印石的千锤百炼,小性子也渐渐被磨平了,耐心也就磨出来了。”已逾不惑之年的顾童说。

  中学时期,顾童师从金华著名篆刻家毕民望先生,一学就是六年。后来,顾童从事企业工会书画宣传、广告公司设计师等工作;后于2003年随先生赴景德镇投资创办《瓷都晚报》,受瓷都陶瓷文化的感染,迷恋上陶瓷艺术。

  在景德镇期间,顾童结识了众多陶艺大师,并有幸得到施果先生、汪建农先生的陶艺启蒙。后回到金华,拜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州窑“掌门人”陈新华门下,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先生、关宝琮先生的第三代弟子。顾童不仅得到陈新华的真传,也得到师爷关宝琮、徐朝兴、林乾良(西泠五老之一)的教诲,还得到卢心东、蔡毅、王义骅、韩天衡、高式熊、孙慰祖等西泠印社诸多篆刻名家的指导。

  从小修习的篆刻,而后恋上的陶瓷,加上一段“哲学家一样的思考”,成就了顾童的“陶瓷印”。顾童将书法、篆刻等“汉字元素”与金华、龙泉、景德镇三地的陶瓷工艺结合,创作的陶瓷作品在市级、省级、国家级、世界级的各项比赛中参展得奖累积40多次;相关作品在各级报刊杂志中发表18篇次。作品被浙江师范大学、金华市万佛塔地宫、鹤壁市博物馆等机构展陈。2015年8月,在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浙江首期培训(瓷器烧制技艺方向)班中,顾童担任班长,同时先后被浙江省文化厅评为优秀学员、被金华市人民政府授予“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标签:工匠精神
编辑:丁靓靓(实习)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