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身边新闻 > 嘉兴 正文

崇福:环境综合整治不仅要重“面子” 更重“里子”

2017-04-11 08:00:21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应丽斋 孔 越 桐乡市委报道组 魏衍方 通讯员 朱娟芬

  推荐人:网友“尛尛”

  推荐理由:看了前几期《嘉兴日报》刊出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我也有话要说。我所在的桐乡市崇福镇今年初以来变化很大,不仅仅是老城区交通变得有序了,就连农村农民家门口的垃圾堆放都得到彻底整治。听说,村与村之间还有擂台赛,镇政府大厅里有排行榜,连续3次位于倒数末3位,村干部要被约谈。我要为这种动真格的整治点赞,希望你们来崇福看看。

  【记者求证时间】2017年4月6日

  “我们桐乡市崇福镇环境整治办一年预算经费有1.3亿元,其中还设置了‘四位一体’的‘五水共治’奖励基金,每月考核,如果满分可得1万元;当然,如果接到督办单,来自省里的一次要罚1000元,嘉兴的一次罚800元,桐乡的一次罚600元,自己镇里发现的每次罚500元。奖要奖得动心,罚要罚得痛心。”还没等记者落座,崇福镇环境整治办主任李伟斌就“炫”起了崇福镇环境整治的实招。

  “我们镇党委政府要求,这一波崇福的环境整治要内外兼修,既重‘面子’,更重‘里子’;既重眼前,更着眼长远;既提升崇福的现代化气质,又最大程度尊重历史风貌,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崇福镇镇长王群说。

   点面结合,挖掘文化基因传承历史文脉

  崇福镇是原崇德县的县城所在地,作为县城存在了1020年。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如何因地制宜,让老城绽放新光彩?这考验着崇福的决策层。

  “我们着力点线面结合,在点上出彩,推出精品线路,达到全面提升,充分展现出崇福镇古今融合之美。”王群说。

  古运河滋养了一方水土,也孕育了崇福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古运河西岸的南北大街店铺林立,向北延伸至城外的北塘直街。东端与运河相接的崇福横街,全长345米,宽3米,至今完好保存着鱼骨状衔接格。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表示:“崇福横街是京杭大运河沿线历史风貌保存最为完整的历史街区。”而后随着皮草产业的兴起,崇福的皮草逐渐引领着时尚潮流,给小城发展注入了活力。古镇崇福,其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与时尚潮流的产业气息融会贯通,无可替代。

  漫步崇福镇区一条长300多米的横街上,前店后宅的传统商业街市风貌依稀可见,沿街的大宅院、明清风格建筑错落有致,一切仿佛在诉说着古镇曾经的繁华。中山公园内的孔庙、吕园和文璧巽塔古貌依旧;横跨于运河之上的司马高桥,秀丽古朴。可以说,这些历史遗存,不仅是今天崇福的代表性古迹,更是这座千年古镇的历史记忆。

  崇德中路,东起春风大桥,西至重九桥,全长505米。作为崇福镇历史最悠久的一条东西主干道,沿街两边共有商铺百余家,住宅户近200家,经过立面改造后,仿古的砖木结构,呈现民国初期建筑风情,并与崇福横街的整体风格一致,还原百年前古城风貌,提升了道路整体档次。

  “今年我们将参照这样的模式,对北大街也进行街景一体化改造,打造一条精品线路。”崇福镇副镇长钱惠良告诉记者,除了街景精品线,崇福还将打造一条运河水路精品线,启动的运河沿线的绿道景观提升工程,将全力打造运河古城休闲旅游带。

  绿道景观工程以“线形栈道、小型游憩节点、大型文化节点、片状集中绿地”为特色,重点将落在运河两岸的林带、沿河建筑、驳岸以及桥梁上,并在运河沿线打造“古运八景”,形成一条凸显江南古运风情,展现崇福城镇发展脉络的运河文化长廊。

  “运河绿道将成为崇福镇区一条绿色出行、游憩休闲的步行交通环线,更是展示运河人文底蕴、普及城市发展脉络的运河文化长廊。”王群介绍。

  据了解,近3年来,崇福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亿元,不仅完成了崇德中路立面改造、语溪大道全面贯通等工程,还加大了绿化工程的投入力度,绿化面积达到391.26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4.5%,建成区面积由培育前的6.5平方公里扩大到12.05平方公里。

   内外兼修,创新城市精细化管理

  受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崇福镇的居民有着深厚的“老县城”情结。从心态来看,流动着“老县城”血脉的现代崇福居民,对教育、医疗、交通、居住环境等有更高的要求。

  “以前的崇福,老旧、狭小、人多、车多,很多道路还断头,管理跟不上,被人称作‘脏乱差的小城市’,有人曾这样形容过崇福的街道——‘要和商贩抢马路’。”钱惠良是土生土长的崇福人,说起曾经的崇福,他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外在美了,我们更要注重内在的管理水平和长效机制,达到大都市和景区化的管理水平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王群信心满满地说。对于提升城镇品质和能级,崇福“对标”先进城市,做好统筹协调工作,编制好发展规划,进一步创新城市精细化管理,注重管理长效化、智能化。

  智能化——解决城镇交通拥堵的问题。崇福首先要着力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难问题,做好、做细、“做顺”城市交通框架,提升城区智能交通管理水平。采取了疏堵结合、分类处置的方法,提出了“两清两罚”——清除占道设摊和乱堆乱放,对违章停车和越门经营进行处罚。今年初以来,崇福又对锦绣路的世纪大道和中山路路口的两个信号灯实施了智能化改造,并累计排查各类交通安全隐患十多处,新增383个公共停车位,缓解停车难。

  去年,崇福镇投资850万元,在桐乡建成首个乡镇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了镇区综合交通管理体系,不仅缓解了交通压力,还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免费、便捷、绿色的出行方式。崇福还对该镇25个公厕按二类标准进行改造提升,对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提升,取缔语溪广场、崇德西路等马路市场,设置光明路夜市一条街,烧烤进房、固定摊位、油烟地排等,进一步提升了小城市环境和形象。

  长效化——建立长效考核机制。“每月现场考核合格分为90分以上”“市创建办考核较差的村,年终扣除村支部书记奖励基金600元每次”“镇督查组考核低于90分(含)的,年终扣除村支部书记奖励基金500元每次”“每季度考核中的前4名给予奖励20万元”……

  在崇福,环境生态督办考评已经步入常态。钱惠良介绍,崇福从去年起实施“四位一体”长效保洁机制,充分发挥检查考评的“鞭子”和“镜子”作用。制定考评细则,量化工作任务,将考评结果与执法人员、环卫工人工资及村干部工作考核挂钩,严格奖惩。

  陈家埭村多年来环境卫生排名一直在全镇的中下游,村党支部书记深感压力巨大。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在对全村进行大范围环境整治后,该村的排名跻身全镇前列。该镇还多次请来桐乡市的保洁专家对长效保洁工作进行培训指导,并组织行政村的村支书们去排名一直靠前的村开现场推进会,进行学习交流。

  在记者采访间隙,李伟斌的手机响个不停。“一定是群里有人在发消息。”李伟斌说的是“崇福日常保洁”微信群,群里有近百人,包括镇分管领导、各村工作人员等,“青阳路桥段河面有层油污。”“知道了,我们立即派人前去查看。”……“有了这个群,整治效率提升了不少。”李伟斌说。

  “百年机遇已来临,全镇人民有信心……”胡金林作为一个“老崇福”,用一个多星期创作了这曲《唱崇福》,感叹崇福城乡面貌由内而外的改变。

标签:崇福 环境 整治
编辑:赵佳青(实习)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