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身边新闻 > 舟山 正文

300多名知青重访东海农场 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7-03-13 16:03:07 来源: 舟山日报 雪声
  他们最大的已有80岁高龄,最小的也有近60岁。 3月11日,320多名昔日定海东海农场的知青,从上海、杭州、宁波和我市各地赶来,专程回到阔别几十年的农场,寻找当年的青春足迹,重叙战友情深。
 
  一幢幢知青宿舍,一片片土地和橘林,还有那水库、河流、池塘、水井,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亲切,一切又是那么的令人感慨。“东海农场职工最多的时候有500多人,到这里的知青共分5批,分别是1963年、1964年、1972年、1975年和1977年。”老知青刘信土说,来时大多20岁不到,那时农场还是一片咸碱地,田块之间有滩涂沟壑,他们就先种咸青(一种专用于除咸碱的植物),然后逐渐种棉花、水稻、大麦、橘子等作物。
 
  “40多年前,我们还是愣头小子、黄毛丫头,离开父母,告别城市,来到农场干活。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都要出去干活,手上和肩上的血泡只有自己知道。”1975年的知青姜萍说,农场留下他们太多的欢笑与泪水,也磨炼了大家的精神和意志。
 
  今年70岁的俞银福为参加这次活动专程从杭州赶来。从1963年5月至1970年10月,她在东海农场干了7年多。她说,刚来时,条件艰苦,有时连洗脸水也没有,晚上就拿着碗到山上去接,当时他们来的杭州知青共60人,一半在东海农场,一半去了朱家尖顺母农场。这7年时间,她开过拖拉机,作为农场机耕队队员转战定海各水库工地赚工分。1966年的春节还是在小沙一水库工地旁一人武部长家过的。
 
  在联谊现场,笔者碰到一对老夫妻,男的叫马召远,女的叫沈薇。夫妻俩老家分别在宁波、嘉兴,年轻时投靠定海亲戚来到舟山,然后再到农场。他们既当过农民,又因为农场办磁钢厂当过工人,回忆过去岁月,感觉那是一笔精神财富。
 
  “在农场吃了那么多苦,后来再苦也不会觉得苦了。”这是知青们的普遍感受。正如他们的队友——杭州娃哈哈集团掌门人宗庆后所说:这15年知青生涯艰苦生活的磨炼,使自己的斗志更坚强,同时也能吃得起苦,练就了比较好的身体,为以后重新创业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他们中许多返城后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不少成为公务员、企业骨干、专家学者。如今大部分已退休,有的继续发挥余热。
 
  “东海农场是我们曾经的青春家园,是一段充满生命活力的青春岁月,是永远不会忘却的人生记忆,是许多人社会生活的人生起点,更是我们日后奋进的精神财富。”活动组织者之一、原浙江海洋学院(现浙江海洋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柳和勇激情洋溢地说。
 
  相关链接:定海区东海农场,位于舟山本岛西北部,自1958年开始围垦建设,原先以晒盐、种棉为主,后兴办东海磁钢厂。1991年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后又进行数次改制,现属于国有农场,归东海农场有限责任公司管理。面积已由昔日的五六千亩减少至现在的2500多亩,目前由20余户种养专业户承包。
 
              
标签:农场 知青
编辑:董佳宁(实习)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